楠木軒

下一站,貝索斯和馬斯克勇闖太空

由 圖門耘 釋出於 科技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資料派”(ID:business-data),作者:關注新技術的,36氪經授權釋出。

留下一封給130萬員工的公開信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要“退位”了。

北京時間2月3日,隨著亞馬遜2020年Q4財報對外公佈,創立並執掌亞馬遜27年的傑夫貝索斯正式宣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過渡到亞馬遜董事會執行主席,未來CEO工作會交給安迪·賈西。

與比爾蓋茨、馬雲等一樣,就算離開了一線公司的運營,貝索斯依然是亞馬遜的靈魂人物。而這位全球首富的下一站,是和另一個新晉首富馬斯克一樣,準備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勇闖太空。

 激流勇退,接班人敲定

貝索斯創造的亞馬遜帝國,如今正走在最受追捧的路上。

貝索斯,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最新一季財報,亞馬遜第四季度淨銷售額1255.55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874.37億美元增長44%。第四季度淨利潤72.22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的32.68億美元增長121%。由於假日電商需求激增,並且亞馬遜將會員日Prime Day推遲到了10月,加之AWS雲服務業務勢頭強勁,第四季度營收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000億美元。

財報中,作為亞馬遜最重要業務的AWS,第四季度營收127億美元,同比增長28%,略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的128億美元,亞馬遜CFO在電話會議上表示,AWS在本季度結束時擠壓了約500億美金的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68%,亞馬遜雲服務在國際業務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論是美國還是全球,AWS的增長都十分強勁。”亞馬遜投資者關係主管菲爾德斯提到。

2020年全年,亞馬遜營收3860.64億美元,同比增長38%,淨利潤213.31億美元;AWS營收453.7億美元,同比增長30%,淨利潤135.31億美元。從財報中,2020年的亞馬遜在疫情影響之下達到了新高峰,雲計算業務AWS更是成為貢獻超過公司一半利潤的主要來源,而貝索斯選定的接班人安迪·賈西,正是一直以來AWS業務的主要負責人。

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現年53歲的安迪·賈西在過去十年一直十分低調,但他領導的AWS部門卻是亞馬遜最重要的業務部門之一。1997年加入亞馬遜的他是亞馬遜資歷最老的員工之一,在早期曾經擔任貝索斯的第一位技術顧問,並且作為“影子”顧問伴隨貝索斯參加各種會議,也因此能夠深入瞭解亞馬遜的方方面面,隨後順利晉升為AWS業務的主管候選人。

在安迪·賈西領導下,AWS業務如從坐上火箭一樣不斷快速發展。透過簡化計算機服務並將其作為模組打包在網路上出租出去,小公司也能使用和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一樣的基礎設施,這讓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控制基礎設施成本,併為亞馬遜挖掘到甲骨文這樣的巨頭未曾發現的機會。

雲計算最初並非亞馬遜的業務領域,但作為一家線上零售公司,亞馬遜對建立數字系統和執行技術方面有其專長。安迪·賈西在早期和初創公司建立聯絡,透過不斷試錯將AWS業務建立並發展起來,當2015年亞馬遜公佈其雲服務收入時,這個電商巨頭已經開始領跑雲服務領域,這為公司帶來了巨大優勢,Gartner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亞馬遜在全球雲服務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5%。

很顯然,當貝索斯決定任命安迪·賈西接任CEO職位時,他已經看到了雲服務對於亞馬遜的重要意義,一個對於公司業務和本人一樣瞭解的人,一個能夠判斷未來趨勢的人,作為繼任者而言再好不過。

不過在接棒同時,亞馬遜如今正面臨著來自員工和政府的雙重壓力,受到疫情影響,去年開始不斷有亞馬遜員工走上街頭,抗議公司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沒有為工人提供足夠的衛生防護,還有不少人對於這個經濟蕭條下市值暴漲的巨頭電商有所怨言。

而在去年9月,眾議院司法機構反壟斷小組委員在進行長達16個月的調查之後也提出: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形成壟斷。歐盟也對包括上述巨頭企業開啟反壟斷訴訟,並將在近期進行聽證會,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希望亞馬遜、蘋果、Facebook、谷歌終止其為了鞏固主導地位阻止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的商業行為,若未能達成結果,亞馬遜將會面臨鉅額罰款。

對於安迪·賈西來說,如何處理好這些將會是他上任之後面臨的首要挑戰。

 貝索斯的新篇章

財富自由之後,追求更寬廣的人生。

貝索斯在公開信中說“Day 1基金、貝索斯地球基金、藍色起源、《華盛頓郵報》以及其他讓我感到激情澎湃的事業。我從未如此精力充沛,這不是事關退休。”

而上一個這麼做的世界首富直到今天依然在忙碌。

(比爾·蓋茨,圖片來源於網路)

沒錯,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比爾·蓋茨,當貝索斯創立亞馬遜的第二年(1995年),蓋茨就以129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成為世界首富。1999年,他與妻子梅琳達成立了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並在2000年1月辭去微軟CEO一職。從那之後,這位曾經的天才程式設計師和世界首富,就開始了新“創業”,他的目標是致力於消除不平等,因為“人類在健康、財富和機遇上的不平等大得可怕,它們使得無數的人們被迫生活在絕望之中。”

不同於挑戰科技行業那樣直接和純粹,蓋茨退休之後希望解決的是人類持續了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其中最迫切的是全球貧困地區的醫療和教育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太大而且難以在短期內根除。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把目光放在三個方面,透過對全球健康、農業和金融服務、教育這三者的資金與技術投入,他們期待逐漸把世界改造成“更積極的創新型資本主義”(2008年達沃斯論壇),能讓第三世界和跨國企業從中受益。

具體來說,比爾·蓋茨出資700萬美金舉辦發明競賽來研究新型汙水處理系統,目的是為了解決落後地區的廁所不乾淨問題,因為廁所衛生問題關係到上百萬人的生命健康;為了解決奈及利亞的脊髓灰質炎,蓋茨拿出4億美金為當地人接種疫苗,並和當地領袖面對面把一切相關問題都解釋清楚以獲得對方信任,此外他還對核能等清潔能源如何在落後地區應用充滿興趣。當然,蓋茨做的事情還遠遠不止這些,各種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距離他的終極目標還有很長的路,但他希望“建立一個新世界,不會再有人過著每天1美元的生活以及沒有人死於我們能治療的疾病。”

如果說比爾蓋茨的夢想是看向地球解決當下人類面臨的各種難題,那麼貝索斯就是看向太空,他最心心念唸的其實是擺脫地球束縛把人類帶往太空。

18歲時,貝索斯就在畢業演講中說,他希望“為200萬到300萬人在地球軌道上建造太空酒店、遊樂園和殖民地。目標是將部分人類搬到太空,並將地球打造成一個公園。”這個想法如同火苗一樣一直保留下來,直到2000年,已經將亞馬遜打造成世界第一大的電商平臺之後,貝索斯成立了藍色起源,開始去實現這個兒時的夢想,透過每年出售價值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藍色起源擁有了充足的啟動資金。

就在前不久的1月14日,藍色起源完成了新謝潑德火箭(New Shepard)助推器和乘客艙的第十四次試飛,代號NS-14。試飛首次使用了一個新的助推器和一個經過升級的乘客艙,這次成功試飛也是藍色起源在首次將人送上太空邊緣之前的最後一個步驟。一位訊息人士稱,藍色起源的下一次試飛,也就是NS-15,還將包括人員裝載的測試,這將是這個公司邁向載人太空旅行的最重要一步。

有訊息稱,藍色起源給新謝潑德火箭制定了非常野心勃勃的時間表,每六週進行一次試飛,儘管具體是否能如約完成還有待評估,和“火星人”馬斯克相似,貝索斯接下來毫無疑問要把自己的大部分熱情放在藍色起源上。

未來,這個完全自主驅動的火箭發射系統將飛到34萬英尺的高空,搭載上百名乘客欣賞太空美景。但貝索斯的野心還不止於此,飛上太空還要前往月球,他在2019年向大家介紹的“新玩具”Blue Moon登月艙,就是用來完成2024年美國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所需的著陸器,至於是否能夠如期實現,現在卻仍舊未知。

 兩個首富的太空夢

因為特斯拉股價暴漲而成為首富的伊隆·馬斯克也有自己的太空夢,他在2002年創立的SpaceX也致力於飛往太空。

作為星球上最有錢的兩個人,都擁有各自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巧合。而馬斯克的SpaceX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各自又有不同之處,這也讓人看到了人類新一輪太空競賽的影子。

馬斯克創立SpaceX幾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積蓄,為了能夠持續發展,SpaceX拼了命爭取各種訂單。但造火箭的燒錢比造車更多,火箭升空爆炸對馬斯克來說就像是“家常便飯”——就在昨天凌晨,SpaceX的星艦SN9挑戰高空飛行測試失敗也發生了爆炸。

但馬斯克把100萬人帶往火星的終極夢想依然還在,最近在社交平臺ClubHouse上和網友聊天更是提到了要在五年之內登上火星,也曾經說如果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藍色起源,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馬斯克相比,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卻低調得過頭,從2000年成立到現在,藍色空間一直都在進行研發和試飛,貝索斯每年都賣掉價值10億美元的股票為其輸血,所以這家公司沒有太多營收壓力,其遵循的是“慢就是細,細就是快”(slow is smooth,smooth is fast)的思路,不用搶政府訂單,潛心研發20年。

藍色起源的目標並不是徹底離開地球,而是為了實現人類在地球之外的新可能,從公司名稱“藍色星球地球是生命的起源地”就能看到一些端倪。

亞馬遜(Amazon)的公司以A開頭命名,貝索斯曾表示,希望公司能像亞馬遜河一樣包容萬物,並且作為字母表第一的字母出現在最前列。掌舵27年,貝索斯將其打造成了市值1.7萬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如今轉身繼續投入兒時熱愛的事業,也許是多年前就做好的籌備。

但要把人類帶上太空,光靠兩個世界首富或許還遠遠不夠,太空競爭的大幕拉開,需要的是比金錢更重要的品質,如同他在信中所說:

“不斷創新,不要在最初的想法看起來瘋狂時感到絕望。記得開拓眼界,讓好奇心成為你的指南針。它依舊是一切的開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