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出生日記」太陽系的誕生歷程,太陽成為勝者,主角卻是木星
(【宇宙出生日記】欄目內容較多,我們會以連載的方式介紹,本篇是第五期。篇幅較長,如果不能一口氣看完,建議先收藏後看,感謝你閱讀本文!)
根據目前科學家的觀測,我們的太陽系是一個擁有一顆恆星、8顆行星、同時擁有無數如小行星、矮行星、彗星等小天體和星際物質的巨大系統。從內到外的結構分別是太陽,八大行星、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和比柯伊伯帶更加寬廣的奧爾特雲。
太陽的直徑雖然只有不到140萬公里,但影響範圍極廣。它的磁場可以影響到100億個光年以上的位置,在那裡和宇宙輻射達到平衡,這就是太陽的日光層。前年有新聞說NASA的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其實只是飛出了日光層,距離真正太陽系的邊緣還遠著呢。太陽系的邊緣,要根據太陽引力的影響範圍來計算,據估計,這個範圍甚至可能延伸到1光年以外。
如此巨大的系統,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今天,咱們走進【宇宙出生日記】欄目的第五期,探索一下太陽系的起源。
大約在46億年前,在銀河系距離銀心大約2.6萬光年的位置上,有一團巨大的星際塵埃和氣體。這團星際物質,說起來也是來自於一顆更古老的恆星。它在超新星爆發後,噴發出來的物質瀰漫在這裡。因此,是它用自己的遺骸,造就了另外一顆偉大的恆星——太陽。
太陽的形成在這片星際物質的某個區域,有一些物質比較密集。就像宇宙黑暗時代的波動、銀河系形成的最初期一樣,物質密集的區域引力也更大,吸引更多物質靠近,坍縮,形成更大的引力,吸引更多的物質。在這裡,絕大部分物質,都是氫。
經過大約1500萬年的凝聚後,在不到46億年前的某一個瞬間,這團“氫氣球”被“點燃了”。說是點燃,並不是燃燒,而是發生了核聚變。這個瞬間是什麼樣的瞬間呢?那就是壓力和溫度都達標的瞬間。核聚變對於反應條件的要求極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原料(氫),以及足夠的溫度和壓力。當這顆“氫氣球”足夠大時,內部就會形成巨大的壓力和極高的溫度。那麼,多大才算足夠大呢?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得出精確的數字,只知道大概範圍太陽質量的6%~8%之間。
很幸運的是,太陽很容易就突破了這個臨界值。於是,這顆質量達到2000億億億噸的巨型“氫彈”引爆,點亮了整個太陽系。
第一回合較量就在太陽形成的過程中,在幾億公里以外,還有一團“氫氣球”也在不斷地膨脹、發展,大有要和太陽抗衡的模樣,這就是木星。
不過,它的成長速度顯然沒有太陽那麼快。最終,太陽以壓倒性的優勢奪走了絕大部分氫,將太陽系99.86%的物質全部收為己有。而殘餘的0.14%中,木星獨吞了其中的0.1%,只留下0.04%的物質給其他天體。即便如此,它的質量仍然只有太陽的1/1000左右。
由於質量太低,所以木星內部完全不足以自發進行核聚變反應,只能以行星的形式圍繞太陽公轉。人們給它起了一個悲涼的綽號——失敗的王儲。
儘管在第一回合的較量中,木星以失敗告終,但它絕不甘心。接下來,將是它大顯身手的時刻。
其他行星的形成至此,成為太陽系絕對主宰的太陽,反而退居幕後。太陽系的舞臺上,將上演木星的“獨角戲”。
在木星形成的時候,太陽系只有它和太陽兩大天體。在太陽系的其他區域,還只有各種石塊或者金屬塊,以及一些小的“氫氣球”。由於太陽風的作用,氫等較輕的元素都被吹開。它們在距離太陽比較遠的區域,形成了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相對比較重的元素,就像颱風裡的胖子一樣紋絲不動,留在了太陽系的內側。在天文學上,除了氫和氦,其他元素都被稱作“金屬元素”,它們形成了今天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而正是這些金屬元素的存在,讓科學家推測太陽系是誕生於一顆死亡的恆星。因為在大爆炸後,宇宙中主要元素只有氫,氦和鋰都極少。氫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恆星,聚變合成了更多的氦,但不會聚變為更重的元素。只有在超新星爆發後,才有可能形成碳、氧甚至是鐵、銀、金等元素。所以說,不論你手上戴的鑽石,還是脖子上掛的金項鍊,都是來自於同一顆古老恆星的遺骸。
因此,從這個角度說,太陽算不上地球的“母親”,說它是地球的大哥還差不多。
第二回合較量其他行星形成後,太陽系大致有了今天的雛形。但是,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太陽系形成的終點,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在這個時候,木星利劍出鞘,開始攪局。
研究顯示,木星在誕生之後,並不是固定在這個軌道上的。由於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它也一直在擺動。有的時候,它會更靠近太陽一點,最近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今天火星的位置;有的時候,它也會被其他氣體行星拉走,遠離太陽。
科學家提出這種猜測,不僅因為計算機模擬有這樣的現象,而且在尋找系外行星的時候,科學家發現其中很多氣體巨星都在宿主恆星附近很近的位置上,有的甚至比水星還近。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太陽系初期時,木星和土星等天體也在太陽系內側,後來才進入到現在的軌道的。
就是在木星橫行於太陽系的時候,整個太陽系的引力場都被擾亂,很多天體也被它牽著鼻子走。就好像一條大河向東流,河面上的樹葉也不可能原地不動。
很多小石塊開始互相碰撞,太陽系就像是失去了交通崗的十字路口,車禍不斷上演。這段時期,被稱為是太陽系的轟炸年代。
生命的契機這種碰撞不是壞事,因為大片的區域都被木星的引力清空,小石塊要麼因為碰撞結合成小行星,要麼直接墜入大行星上,融為一體。在這段時期,地球也遭受到了小行星的狂轟濫炸,被炸得面目全非。不過,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水都隨著小天體、彗星等砸在地表,給地球帶來了如今廣袤的海洋。
科學家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地球現在的位置過於溫暖,並不適合在形成的過程中就收集到水。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顯然這些水都是地球形成後才來的。
另外,木星把太陽系內側的空間清空,減少了小天體的數量。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我們現在可能每天都要活在小行星的威脅中,甚至地球生物會不會早就被它們滅絕,也不好說。
同時,還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有機物都未必是地球的“土特產”,很有可能是小天體帶來的。更有甚者,很多人認為連最早的生命,也是從宇宙中來的,這就是生命外來論,或者宇宙生命輪。
被流放的冰巨星不僅太陽系內側的小天體受到嚴重的影響,即使是天王星、海王星這樣的冰巨星,也無法獨善其身。
科學家指出,最初的時候,海王星比天王星更近。但是在木星和土星的合力作用下,兩顆冰巨星被驅逐出去,並且途中交換了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的軌道偏心率被加大。
它們在新的軌道上執行過程中,攪亂的那片區域的小天體。其中一部分進入太陽系,砸到了地球身上,帶來了水甚至有機物,而另外一部分被驅趕到更遠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柯伊伯帶。
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天文學家David Nesvorny表示:在早期的太陽系,行星數量遠比現在要多。他的模擬結果顯示,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會形成很多像天王星或者海王星的冰巨星,但是它們並沒有那麼好的運氣,最終被放逐,離開了太陽系,成為了宇宙中最孤獨的行星。
可以想象,太陽系的早期,簡直就是一場宇宙版的列國紛爭。天體之間互相影響,有一些成功上位,有一些永遠離開,還有一些,徹底消失……
消失的天體讓科學家非常頭疼,它們深深地影響過太陽系,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下一絲痕跡,只留下無數未解之謎,讓很多現在的天文現象都找不出原因。我們很難再找到它們的痕跡,只能從現在的天體中尋找它們的遺骸。
就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就很有可能存在一顆行星,它掀起了巨大的波瀾,改變了太陽系的命運,最終完全消失,給人類留下了許多的謎題。那麼,這顆行星到底是誰?它到底如何改變太陽系的命運呢?我們將在【宇宙出生日記】第六期為大家解答,如果感興趣的話,不要忘記關注我哦,我們一起從宇宙大爆炸開始,一直旅行到百億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