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日公佈2020年度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名單,餘杭區共有9家眾創空間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新增數量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餘杭全區共有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33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19家、省級眾創空間5家、市級眾創空間9家,這是餘杭大孵化器建設成果的最新體現。
大孵化器建設直接關聯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五鏈整合”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直接關聯“數字杭州、雙創天堂”的城市品牌打造。自2019年實施大孵化器戰略以來,全區已累計新增孵化載體56個,新增物理空間225.9萬平方米,2019年孵化載體內新增國家重點支援領域高新技術企業202家,佔全區新增數的45.5%。大孵化器建設在餘杭正呈現多姿多彩之態,煥發出無限生機。
勇於對標國內最先進地區
果斷拉開大孵化器改革序幕
早在2013年,餘杭區就啟動了科技創新“523”計劃,實施孵化載體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照深圳南山等先進地區,餘杭區在創新創業物理空間規模、孵化載體質量、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小差距,孵化載體建設工作亟待全方位提升,為此餘杭區正式拉開了大孵化器戰略的序幕。
大孵化器戰略是在原科技創新“523”計劃基礎上,整合空間、產業、政策、服務等各方面資源,加快推進大孵化器建設,透過強化物理空間保障、強化示範引領作用、精準對接優質資源、分類推進載體建設、完善創新服務體系等,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著力打造產業培育鏈條,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首先是做好整體佈局規劃,制定《大孵化器戰略三年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1年,建立各類孵化載體120個以上,其中8萬平方米以上孵化載體14個以上,新增創新創業物理空間580萬平方米以上,引進培育科創型企業4000家以上。其次,建立大孵化器工作專項小組,統籌實施全區大孵化器工作;構建孵化培育鏈條,明確孵化載體產業定位,逐步構建生物醫藥、數字時尚、智慧製造等特色產業孵化鏈條。
精準聚焦五大產業平臺
著力強化物理空間保障
餘杭區大孵化器戰略以五大產業平臺為主陣地,結合產業平臺實際,依照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穩步推進。其中,像杭州未來科技城重點圍繞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打通產業孵化堵點,健全產業化落地機制,推進南湖小鎮、5G創新園、181社群(大健康)、鯤鵬產業園、菜鳥物流專案一期等重點孵化載體專案建設。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推進區域內工業廠房提升改造和工業廠房、樓宇建設,加快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加快推進生物醫藥加速器、啟迪萬華科技園、中國數碼港、超豐紡織提升改造區塊等重點孵化載體專案建設。臨平新城重點推進迎賓路沿線和東湖公園周邊區塊、九喬國際數字商貿城、南星區塊產業空間建設,加快餘之城國際創新中心等重點孵化載體專案建設。良渚新城重點推進勾莊、大陸、安溪工業園區提升改造,加快良渚國際生命科技小鎮、萬科未來之光、良渚智谷等重點孵化載體專案建設。錢江經濟開發區重點推進區域內創新空間的整合提升,加快聯東U谷·杭州仁和智慧製造加速器等重點孵化載體專案建設。
2019年,臨平新城的亨石孵化器、錢江經濟開發區的智慧製造創新創業產業園被認定為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實現市級以上孵化器“零突破”,五大平臺全部擁有了市級以上孵化器。餘杭區還把眾創空間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孵化培育後實現快速發展,促使一批又一批“畢業”企業成為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餘杭區堅持“把物理空間建起來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加快空間擴容。透過新建園區、工業園區提升改造、存量盤活等方式,利用節能減排、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倒逼機制,加快淘汰“兩高一低”落後產能,加快創新創業物理空間供給,對全區孵化載體物理空間情況進行多次排摸,梳理物理空間來源82個,其中5萬平方米以上物理空間14個,2萬-5萬平方米物理空間21個,1萬-2萬平方米物理空間11個,有18個重點孵化載體專案被列為餘杭區2019年重大創新載體建設專案。
加快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科技企業動態培育庫
為進一步最佳化大孵化器扶持政策,餘杭區出臺《餘杭區企業孵化載體扶持政策指導意見(試行)》,加大了對孵化載體的補助力度,單個孵化載體每年最高可以獲得500萬元的補助,將孵化載體建立成效直接與補助掛鉤。
同時,餘杭區有關部門深化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人才創業險”“科技成長貸”“人才貸”等金融產品。“人才創業險”是全省首試的“人才創業保障”新險種,著力解決高層次人才創業研發的後顧之憂。為此,餘杭還聘任五家銀行的50餘名業務員成為科技(金融)專員,累計服務企業1000餘家,為329家科技企業提供貸款9.7億元。
在科技企業培育庫建設方面,餘杭區重點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倍增計劃。首先是充實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最佳化高企申報的機制和流程,提供“一對一”的企業診斷及評分預估,幫助企業提升認定透過率。其次是以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市級高新技術企業、“雛鷹計劃”企業為重點,為企業量身定製“成長指南針”,推動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轉型,為成長壯大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儲備庫。三是加大研發投入補助力度,鼓勵引導企業根據自身運營情況及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建設研發機構,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如今,餘杭區孵化載體數量和麵積迅速擴充,2019年全區新增孵化載體45個,是2018年新增數的5倍;新增物理空間184.3萬平方米,是2018年新增數的2.63倍,其中透過提升改造的孵化載體面積50萬平方米。全區孵化載體總數達到127個,總面積達590.9萬平方米,紮紮實實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提供了物理空間保障。2019年,餘杭新增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3家;新增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7家,其中國家級9家、省級9家。圍繞生物醫藥、數字時尚、智慧製造等產業,餘杭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孵化載體26個,新建創新服務平臺12個。顯而易見,大孵化器戰略的實施有力助推了區域特色產業的發展,成為推動區域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原標題《餘杭實施大孵化器戰略取得階段性成效》,作者 徐贛鷹,編輯 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