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劉佳)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資訊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
消費維權負面資訊集中在直播帶貨等五大方面
在資訊傳播渠道上,“618”期間消費維權類資訊傳播渠道主要有微博、客戶端、微信、網站、論壇、新聞等。其中,微博資訊量最高,佔比37.84%;其次是客戶端,資訊量佔比26.58%;第三是微信,資訊量佔比15.01%。
監測期內,透過輿情監測系統共監測到“吐槽類” 消費維權資訊1232056條,佔消費維權資訊總量的18.99%。監測發現,今年“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資訊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價格競爭、簡訊騷擾、紅包活動、假冒偽劣等方面。
《報告》顯示,直播帶貨最火爆各方關注問題多。與部分消費者情緒化的集中“吐槽”“爆料”同步,相關政府部門、媒體對“直播帶貨”的持續與深度關注成為本次輿情監測的理性亮點。如近期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路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北京消協開展直播帶貨調查、人民日報評直播帶貨等,成為網友踴躍圍觀、進而深入詰問的熱點。
《報告》指出,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釋出訊息稱,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部門把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價格執法作為重點,嚴肅查處借疫情防控之機囤積居奇、捏造散佈漲價資訊、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對企圖渾水摸魚、頂風漲價的行為,露頭就打。
《報告》顯示,簡訊騷擾“特努力” 每逢節日就“敲門”。網友表示,部分店鋪以優惠券為誘餌,引導消費者加入其店鋪會員,收集使用者手機號精準推送節日噱頭的廣告簡訊。近兩個月以來,“五一”“兒童節”“618”,三次促銷輪番精準“轟炸”,讓人防不勝防。消費者即使不想消費,每月也會受到至少一次的各種廣告簡訊騷擾。
《報告》指出,紅包搶了幾百個開啟只有幾塊錢。消費者吐槽較多的紅包活動主要有:京東平臺疊蛋糕活動,部分使用者紅包沒有到賬,“要等10個工作日稽核,完美錯過 618”;淘寶618理想生活列車活動,有消費者反映“活動搶了40多個紅包,開啟只有10塊多,滿滿的失落感”。還有拼多多使用者遇到同樣的遭遇,“900多個紅包只有8塊錢”。
《報告》顯示,網購頻繁遇假貨得物App為啥貓膩多。網購遭遇假冒偽劣是網友反映強烈的熱點。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監測期內,共收集得物App有關負面資訊8735條,主要涉及假冒偽劣、鑑定費、優惠券等問題。相關負面資訊分別在6月9日和18日出現兩次峰值。
“618”槽點背後五大苗頭值得警惕
《報告》指出,本次監測期內,儘管監測到的“吐槽類”消費維權資訊僅佔消費維權資訊總量的18.99%,但綜合分析監測期內網路輿情集中“吐槽”的上述問題和典型案例不難發現,槽點背後的問題苗頭值得警惕。
五大苗頭分別是一是火爆的直播帶貨營銷場景中,平臺責任意識、品質意識缺失的現象值得警惕。五是電商多頭格局態勢下,個別購物APP平臺公然出現的霸王條款、“奇葩”規則值得警惕。
中消協建議:建立網路促銷消費投訴公示制度
線上輿情的消弭與紓解,取決於線下“實情”的疏導與處置。為有效消除“618”消費維權輿情的負向影響,並避免其週期性再現,中國消費者協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透過釋法賦權、依法監管以及制定行業規範等途徑推動和約束直播帶貨行為進入法治軌道。同時,相關組織嘗試依法建立直播帶貨服務規範的做法值得鼓勵,發揮社會治理、行業自律的積極作用,推動統一直播帶貨的程式和操作,完善直播帶貨評價體系,切實劃清規則邊界,有助於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是創新網路消費維權機制,透過建立網路促銷消費投訴公示制度、曬“紅黑榜”倒逼企業規範行為,自覺誠信。建立完善網路促銷活動中直播帶貨、促銷價格、紅包優惠等行為的誠信評價機制,補齊網路購物消費維權社會共治不足的短板,將審慎核實後的粉絲評價、舉報、監管部門的調查處罰資訊等記入評價系統,將違法情節嚴重、汙點資訊較多的平臺、商家、網紅等拉入“黑名單”,把規則意識強、消費者客觀評價好的網路平臺拉進“紅榜單”,透過市場監管與消費維權相結合的方式,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
三是加快推進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立法程序與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引導活動並重,從而實現對消費者保護個人資訊意識的“高喚醒”。透過完善立法明確個人消費資料資訊屬性及合法使用的邊界,切實加大對消費者個人資訊的保護力度。既要有個人消費資訊保護的相關機制和具體舉措,又要透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引導活動,營造依法保護個人資訊的濃厚氛圍,透過對消費者保護個人資訊意識的“高喚醒”,引導每一位消費者當好個人資訊的第一“守門人”。
四是建議加強對電商平臺的培訓引導與廣泛監督,對違法違規行為、霸王條款、奇葩規則等堅持露頭就打。一方面,透過行政指導、法律法規培訓、典型案例警示等途徑提升不同電商主體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知曉度,使其“知規則、明邊界”。另一方面,透過平時與特定時間節點相結合、網民投訴與執法監督相結合等形式多樣的網路促銷“監控哨”,實現對各種網路消費場景的全面監督監控,對違法違規行為、霸王條款、奇葩規則等堅持露頭就打,避免養癰成患。
五是呼籲電商平臺真誠正視消費者追求品質的新需求、新動向,切實同步提升行業綜合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切實保障消費者品質消費的良好體驗。“618”節節攀升的資料背後,是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的協同復工達產,是國內消費市場巨大潛力的釋放,同時也更應該是電商平臺渠道、身段“下沉”與消費者個性化、細分化的品質消費需求“提升”的充分互動。電商平臺需要真誠正視消費者追求品質的新需求、新動向,切實同步提升行業綜合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為供需兩側共同助推經濟加速恢復迴圈的生動實踐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