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空手道,不少人會想起周星馳電影《破壞之王》中的空手道大師兄斷水流。
空手道也叫唐手,源於唐代,主要是以空手和赤足進行搏擊格鬥,是一種磨鍊精神、體魄、技術、探究真善美的體育技術。一襲白衣、兩相鞠躬,是空手道的入門級“配置”。如今這項獨特的運動已被推崇為全民健身的體育專案,並正式入選奧運會專案之一。走進中小學校園,一群小“道友”正在身體力行“始於禮,止於禮”的空手道精神。
童澤彬:“小武士”成校隊主力選手
放學後的新塘小學空手道教室,有這樣一群學生,他們身著道服,摩拳擦掌,為即將開始的訓練做著準備。作為空手道校隊的“主力選手”,六年級的童澤彬也在其中。
童澤彬與空手道的不解之緣可以從多年前說起。“最早知道空手道這個運動是在看動漫的時候,電視裡的高手,可以徒手單挑好多壞人,那時候就覺得空手道特別帥氣。四年級的時候,學校裡請來了一位老師教我們空手道,一招一式就跟我動漫裡看到一樣。”童澤彬一邊回憶著對空手道的“初印象”,一邊比劃著老師教的動作,“那時候老師就教了一遍,我回家憑著印象把動作演示給媽媽看,他們都說我是小武士。”
就這樣,懷揣著對空手道的熱愛,憑藉良好的身體素質,童澤彬從眾多學生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了校隊。“我們空手道比賽一般就是分為‘組手’和‘型’兩個大類,‘組手’比賽由兩人直接對抗,由裁判參考標準進行打分。我主攻的方向是‘型’,和他們不一樣,比的是空手道的固定招法,教練說考驗的是我們的爆發力、節奏還有平衡力。”說著,童澤彬興奮地站起身,迫不及待地展示著“招牌動作”,站定,半蹲,出拳,整套招法一氣呵成,簡潔有力。
“校隊訓練的時候,雖然大家都是一個學校的,但年級不同,平常也不怎麼見面。有時候我們動作不規範,童澤彬都會認真糾正,告訴大家正確的姿勢。”從大課間到選修課,從課間零碎訓練到課後系統鑽研,從不缺席訓練課的童澤彬是新隊員眼中的暖心“前輩”,更是童媽媽眼中的“小拼命三郎”。
“前段時間為了讓孩子們增強平衡力,教練讓小童練習劈叉,最開始練離地還有20多釐米,每天吃完飯就活動筋骨練劈叉,現在已經能接近地面了。”童媽媽笑道。
兩年來,童澤彬在各大空手道比賽中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榮譽,在他看來,“空手道有種特殊的魅力,不管場上多激烈,一回合結束我們一定會站定問好,教練說習武先講武德,我希望一直學習下去。”
屠玲佳:君子之拳讓學生脫胎換骨
屠玲佳是新塘小學的體育老師,也是教導處副主任。“2018年,校長提出推廣空手道教育,我不是教練,但作為後勤負責人在接手這項工作時也是全身心投入。”屠佳玲拿出一沓資料,細數學校空手道建設以來的一點一滴。
教室、護具、服裝、教練,無一不需要用心安排。“學校採用的是外聘教練加本校老師結合的教學模式,最早是體育老師帶頭學習空手道,再推廣至全校學生,每週兩次大課間時間練習空手道。”
為此,屠玲佳與教練一起“定製”全新教學課程,開設各類體能訓練課程,透過對學生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力等多方面的培訓,提升學生的空手道技術。
在屠玲佳看來,空手道的意義在於心、體、技的同步進行,而對於心的練習是放在首位的。她說,校園內推廣空手道後,還讓一些頑皮學生髮生了可喜的改變。
“我們學校有一個比較好動的男同學,老師拿他束手無策,家長因為工作繁忙也無從管束。”為了讓這名同學有更好的學習狀態,屠玲佳與男孩班主任商量了一下,安排他上空手道選修課。
“其實空手道的練習和學習是相通的,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拳握不緊打拳手腕就會受傷,漏記知識點,踢腿的軌跡就會踢到練習的同伴。”讓屠老師欣慰的是,這名學生學習空手道一段時間後,表現明顯好轉,日常上課時安靜了很多,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家長高興地告訴老師,孩子放學回到家能專注寫作業了。
對於空手道進入亞運會這件事,屠玲佳倒是毫不意外:“空手道的受眾面很廣,而且它並不是廣義上的野蠻搏鬥,更多的是一種君子之拳,兼具體育剛性,藝術靈性與美學感性的綜合性運動。接觸空手道讓我看到了它的無限可能,也希望‘求至高人格、守忠誠之道、養努力精神、重尊卑之道、戒血氣之勇’的道場訓可以走進千家萬戶。”
【來源:蕭山網—蕭山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