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聽慣了別人叫他“冠軍老爸”,高勇現在有了新的目標。

一手帶出高群翔和孫坤坤兩名亞運會滑板健將,高勇日前走進即將承接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滑板專案比賽的西安閻良區滑板場地,為的不是探望正在這裡訓練的自家孩子,而是把新滑板交到10名小學生手上。

穿上護膝護肘、戴上頭盔,這些新手“萌娃”站在滑板上扭動身體、憨態可掬。高勇卻是一臉嚴肅,在這場滑板捐贈儀式上扯著話筒講解技術要領,還不時俯下身幫孩子糾正腿型。

“我的技術一般,基本只能在平地上玩玩。”高勇說,“但我有眼光,能夠看出哪些孩子適合這項運動。”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1965年出生的高勇,白髮已經爬上雙鬢,被一頂“街頭風”的平沿帽蓋住。在西安土生土長的他本是名平面設計師,卻和家裡的兩個孩子一樣,被滑板改變了人生。

“我年輕時是不折不扣的體育迷,足球、籃球、乒乓球,逮住什麼都看。”高勇說,“2002年高群翔出生時,我就想著讓他練一個專案。”

與大多數家長選擇那些能激發孩子潛力的運動不同,高勇讓兒子學滑板,起初是為了壓制他的躁動。“他4歲時就學會了騎腳踏車,對一切有速度感的東西都興趣濃厚。到他快6歲時,我決定讓他練滑板,是為了讓他學會怎麼壓住速度。”

這無疑是他第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僅因為這項運動具有一定危險性,也因為如今仍屬小眾運動的滑板,在十多年前更不為人知。

“那時候沒有精力和條件上網查資料,我就在書店翻到一本滑板教材,邊自己學邊給高群翔講。”高勇說,“那時候西安的標準場地基本沒有,我們經常要在街邊設定道具來練。”

可能是他們家族的血液裡就有這種激情,高勇妻弟的孩子孫坤坤看到高群翔玩滑板很“酷”,也纏著姑父要練。自此,高勇騎上電動車前後各帶著一個孩子去練滑板的場景,就成了全家共同的記憶。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高勇一家合影(左一為孫坤坤,右一為高群翔,右二為高勇)

“孫坤坤比高群翔大五歲,但晚練一年,兩人的條件都很好:身高適中、腿長,能在板上做出舒展的動作。”高勇說。

2010年前後,國內滑板運動開始升溫,陸續有比賽引進或創辦。2012年,高群翔在上海首次拿到一場滑板比賽的冠軍,在圈內揚名。2017年,他奪下全國職業滑板爭霸賽冠軍,並在一年後蟬聯桂冠,成為國內滑板界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孫坤坤不遑多讓,在2017年全運會滑板專案上斬獲兩塊銀牌。這對“兄弟檔”也在2018年亞運會上聯袂代表中國出戰,分別進入了碗池組和街式組的前八。

如今,兩人正攜手備戰即將在家門口舉行的全運會,賽場就設在有“中國航空城”之稱的西安閻良,也許是為了鼓勵運動員的夢想高飛。

負責這片場地營建的閻良區城投集團副總經理張宇告訴記者,滑板場地屬於西安閻良石川河極限運動中心的一部分,碗池和街式兩塊場地的總建築面積2725平方米,按照國際競賽標準設計。目前,場地旁的集裝箱配套用房等設施均已建成,周邊的燈光、管網以及綠化等也在提升當中。

“極限運動中心在建成後將輻射到西安主城區的極限運動愛好者,透過相關賽事的舉辦和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成為閻良一個永久的體育文化資產。”他說。

高勇“大膽”的決定接二連三。在這塊高水平場地的吸引下,他今年初把全家從西安主城區搬到了50多公里外的閻良,讓10歲的女兒也轉學至此,“閨女練滑板已經3年多,出去比賽拿過不少獎。在這裡,她能有更好的學習與訓練條件。”他說。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再就是讓滑板運動“滑”進校園。近期高勇編寫了適合於少年兒童的滑板教材,把自己的想法同當地教育工作者交流,獲得了閻良區一所小學的響應。目前,高勇每週末在閻良區舉行的滑板培訓班都有上百名學員,不久後,滑板就將正式進入這所學校的體育課程。

“把這項運動引進學校需要很大的魄力。”高勇說,“我與其他教練不會辜負這種信任,會讓孩子們在更安全的環境裡享受滑板的樂趣。”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高勇在給學生講授滑板基礎技巧

高勇坦言,自己現如今不再是“個體戶”,而是透過俱樂部的執行,在未來培養出更多有堅韌不拔品質、勇於表達自我的滑板少年,擴大這項運動的“人才池”。

“專業練滑板這類極限運動的孩子,未來出路肯定和練傳統體育專案的運動員不同,我們沒有先例可循。我在摸索,其他家長都在看著我摸索。”他說,“成功與否,都是在啟發後來者。”

編輯:弦月 | 稽核:禾亦

來源:2021第十四屆全運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10 字。

轉載請註明: 全運會場館故事|“冠軍老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