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中美混雙組合征戰世乒賽,“乒乓外交”2.0的具象

中美混雙組合征戰世乒賽,背後則是中美關係的使命與責任:中美兩國已經深深地相互巢狀在一起,並且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結構中的“中流砥柱”,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北京時間11月21日,在國際乒聯紀念“乒乓外交”50週年晚宴上,兩對中美跨國配對組合林高遠(中國)/張安(美國),卡納克(美國)/王曼昱(中國)亮相。他們將在24日開幕的2021年休斯敦世乒賽中參加混雙專案的比拼。

50年前,小小銀球敲開了中美人民友好之門,實現了以“小球轉動了大球”的“乒乓外交”;50年後,年輕一代的中美乒乓球運動員設計和升級了“乒乓外交”,致敬前輩,亦將留下另一段中美人文交流的佳話,“人民日報體育”也對此進行了解讀。(報道連結:中美混雙組合亮相世乒賽,這記“落點”背後有幾重精彩)

評論丨中美混雙組合征戰世乒賽,“乒乓外交”2.0的具象

“乒乓外交”是中美兩國運動員共同的歷史記憶,激發著一代代運動員。這一次,中美兩國乒協設計和升級了“乒乓外交”,同時也為“乒乓外交”注入了新的內涵,可謂“乒乓外交”的2.0版。

中國乒協主席,同時也是WTT世界乒聯理事會主席的劉國樑認為,乒乓外交的精神就在於“透過場上的較量和場下的互動,世界各地的體育和文化交流也在賽場內外融會貫通”。在一個更加全球化的世界,外交越來越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體育競賽無疑具有更加鮮明的公共外交的色彩:

乒乓球是競技比賽,但首先要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之上。中美混雙組合要跨越地域、語言的界限,進行充分的溝通,只有坦誠合作才能在賽場上拿到好的成績。中國乒乓球隊員此前也有與外國球員組隊征戰的經歷,且取得了良好成績,這說明,合作是可以跨越和超越國界的。

競技比賽都有規則,而規則並非某一方制定,而是多方參與,共同制定。從乒乓球比賽規則的演進我們能夠看到世界上很多規則演進的路徑與規律。規則的生命力在於參與性、開放性、進化性。

乒乓球是中國的優勢專案,但是,乒乓球如果只是中國的,那就失去了共享的意義和價值。“中國乒乓,世界共享”,這是中國乒乓球事業發展的信心與實力的彰顯,更是一種格局和擔當。保持乒乓球運動的生命力需要更多的參與和懸念,透過與其他國家球員進行合作,一起訓練、比賽,讓中國乒乓球的能量傳遞出去,使乒乓球運動在世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乒乓球也就世界化了。劉國樑也說:“乒乓球需要新鮮血液、需要新的冠軍、需要新的偶像。”

“乒乓外交”2.0版展現了中國乒乓球的成長之路,也展現了國乒的實力與責任擔當。50年前的“乒乓外交”是無心插柳,但能上演一幕外交佳話,根源在於中美關係處於歷史性轉折點上。中美兩國領導人將友誼之球從地球一端推向了另一端,改變和塑造了世界格局。從一開始就面向和解決全球性議題,這是中美關係的性質和使命所在。

50年後的今天,中美關係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並且在未來50年也將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程序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混雙組合征戰世乒賽,這是“乒乓外交”2.0版的具象,背後則是中美關係的使命與責任:中美兩國已經深深地相互巢狀在一起,並且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結構中的“中流砥柱”,只有合作才能共贏,只有合作才能面對急劇城市化、工業化的歷史大變局,才能塑造一種面向未來50年的合作共處的大國政治和全球文明新規則、新形態。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70 字。

轉載請註明: 評論丨中美混雙組合征戰世乒賽,“乒乓外交”2.0的具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