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孫穎莎小學母校成功“破圈” 乒乓基因如何轉為辦學特色

由 公冶爾藍 釋出於 體育

7月30日,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乒乓球館,小學員正在進行乒乓球訓練。

  隨著東京奧運會上,國乒小將孫穎莎以一金一銀順利加冕“00後小魔王”,她曾經就讀的母校——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也在網路上走紅。在進入河北省乒乓球隊前,從2005年到2010年孫穎莎一直在這裡學習訓練。

  隨著這座石家莊市普通小學的意外“破圈”,人們發現乒乓球運動傳承已經62年的它竟然是一所“寶藏學校”。

  近日,在和平西路小學校園一隅的乒乓球館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見到了和平西路小學校長王維。身材魁梧的他一見記者便發出邀請:“記者同志來打兩拍?”——頗有些以球會友的意味。這所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的乒乓氣質撲面而來。

  1959年,後來曾榮獲全國千名優秀體育教師稱號的韓福魁老師成立了學校的乒乓球隊。當時學校只有兩張球檯,佔用學校小禮堂的一角進行訓練。1962年至1966年、1980年至1984年,原石家莊體校乒乓球隊兩度在此訓練,將學校的乒乓球開展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幾十年來學校更將 “全國體育傳統專案先進學校”“全國乒乓球重點單位” “全國乒乓球重點小學” “世界冠軍培養學校”等眾多榮譽攬入懷中,先後走出了孫穎莎、劉燚、沈燕飛、鄭沅等多位世界大賽冠軍,培養的球員後來足跡遍佈美國、日本、法國、西班牙、義大利……

  如何將乒乓球基因轉化為辦學特色?校長王維坦言,62年積澱下來的乒乓元素,不僅僅侷限於走出的世界大賽冠軍和乒乓球隊的天才隊員。

  如今漫步和平西路小學,乒乓文化是當仁不讓的校園風景:氣派的乒乓球館、標準的乒乓球檯、培養出的知名運動員的大照片和屬於他們的獎盃獎牌……

  但在作為體育傳統特色學校一校之長的王維看來,1455名在校生對國球運動的熱愛才是他真正的追求和底氣所在。“人人會打乒乓球,人人打好乒乓球。”

  每天大課間,和平西路小學的孩子們都會在操場上排起整齊的隊伍,手拿球拍,做起別具一格的乒乒球操——這套體操正是由乒乓球擊球的一系列動作編排成;對於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言,每週一節的乒乓球課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興趣是個好老師。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總會抓起球拍一溜小跑,去“佔領”操場邊的十幾張球檯。課間雖然只有10分鐘,孩子們依然要抓緊時間切磋一番。

  在眾多社團活動中,乒乓球社團最受和平西路小學學生的追捧。透過社團選撥者不僅會收穫小夥伴羨慕的目光,更重要的是透過每天課後集訓,佼佼者會正式成為學校乒乓球隊的一員,與乒乒球隊招收的特長隊員一同訓練。

  和平西路小學乒乓訓練中心教練員田躍祥、陳曉琳介紹,時下對於小隊員的培養,上級部門越來越關注,家長也越來越重視,訓練條件逐漸改善。作為學校的乒乓球隊,孩子們免費參加訓練。除完成正常學習外,乒乒球訓練幾乎全年無休,成為河北省乃至全國小學生乒乓球的一支勁旅。

  “打好每一拍,你就是冠軍”——這樣的標語至今懸掛在球館最醒目的位置。當然,最終並非人人都能成為專業運動員,世界冠軍更堪比金字塔的塔尖。

  校長王維認為,對於這所體育傳統學校的絕大多數學生而言,濃厚的“國球”氛圍不僅養成了孩子們將受益終身的運動習慣,更從小樹立他們為國爭光的意識——“乒乓在手裡,祖國在心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江濤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8月30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