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氣排球比賽現場,阿姨們為自己加油打氣。  “站在球場上,我還是能夠找到當年比賽時候的激動。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年輕時候,自己也沒有老到不能動。”  這是57歲的合肥隊氣排球選手馮奇在贏下一場小組賽後留下的感慨。在他周圍的幾片場地上,類似的話也從不少與他年齡相仿甚至更年長的球員口中說出來。  這就是一場中老年氣排球邀請賽的真實場景。  4月27日,自貢城投·2021薩馬蘭奇盃氣排球邀請賽(自貢站)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為期4天的比賽中,這座南國燈城見證了屬於中國中老年人的獨特魅力。  氣排球,一項只有“30多歲”的年輕運動,卻成為了中老年人們熱愛的運動舞臺,並且形成了一股幫助全民健身得到更廣泛普及的關鍵力量。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戴著紅領巾的“少年”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4月27日一大早,自貢市郊剛剛投入使用的四川輕工業大學新校區裡,幾乎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這曲歡快而活力四射的《少年》。  校區的中心廣場上,一群來自音樂學院的年輕學生正邊場邊跳,而就在她們身旁,一群紮好紅領巾、頭戴熊貓圖案頭飾的運動員也跟著載歌載舞。  如果遠遠看到這一幕,經過的路人或許會以為這是一場中學或者大學的體育活動啟動儀式。然而,這群運動員絕大都數都已經是“60後”的中老年人,其中不少甚至都已經是爺爺奶奶輩了。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比賽現場。  這是薩馬蘭奇盃氣排球邀請賽(自貢站)的主辦方在開幕儀式上特意設定的一個環節,就是為了展示中老年運動愛好者們的熱情和活力。而歌詞這正好反映出了現場所有老將們的心聲。  “我們都是一直運動的人,身體可不比現在那些年輕人差。”從河南趕來參賽的60歲張阿姨在開幕儀式後說起自己的身體情況,語氣裡還透著一份驕傲,也正是這種不服老的精氣神,讓她們紮上紅領巾並且戴上頭飾之後,非但不違和,反而很可愛。  正如這位張阿姨所說,幫她們保持著這份活力和激情的,就是他們即將參加的氣排球運動。  “氣排球是大概在30年前發明的新的運動專案,這個專案在我們國家開展得非常廣泛。”參加了這場邀請賽開幕式的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北京2022冬奧會組委會副主席、薩基會創始理事長於再清就一直是氣排球的支持者和推廣者之一。  “這是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專案,對於全民健身,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老百姓的健康非常有好處。”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1995年,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先生來中國視察群眾體育開展情況,在觀看了鐵道科學院氣排球隊的展示後就表示:“氣排球這項運動既適合老年人,也適合中年和青少年。”  也正因如此,薩馬蘭奇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推廣這項運動,如今,他們在自貢舉辦了首屆全國性氣排球賽事。  賽事組委會工作人員張茂梁就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透過此氣排球的開展,既讓奧運精神和奧運文化在中國、在四川進一步推廣,也是希望能夠為中老年群體搭建一個全民健身的舞臺,讓大家在運動中找到快樂。”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競技中帶著社交,氣排球太合適了  比常規皮質排球輕了100克左右,場地也比正規的排球賽場小了一半,這些資料讓氣排球運動看起來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強度和競爭性。  然而,當來自全國各地80支球隊的老年選手站上球場,比賽的激烈氛圍和帶給周遭觀眾的緊張感,並不比正式排球專案差多少。  “上前上前……後面的我來……打個快的!!”比賽開始後的這幾天,在四川輕化工大學的室內體育館裡,每支球隊在賽場上用各地的方言說著各有特色的“暗號”或者戰術,加上拍打氣排球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響徹球場。  幾乎每場比賽開始前,所有老將們都會聚在一起,全力喊上一聲“1、2、3,加油”。而在比賽過程中,飛身扣球和滑跪救球更是屢見不鮮,甚至有一些身體狀態比較好的中年組參賽選手,為了爭回一兩個球,甚至願意將自己“甩出去”接球。  “剛報名這個比賽做志願者的時候,真的沒想到場面會這麼激烈。”一位輕化工大學大二的學生志願者向澎湃新聞記者感慨,“叔叔阿姨太激情了,整個館子都熱火朝天,好像是學生比賽一樣。”  當然,這次的中老年氣排球比賽如此激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參賽的80支隊伍中,不少參賽者都是曾經有專業運動經驗的退休老人。  就如在小組賽前兩場獲得連勝的河南大宋氣排球隊,雖然她們只有5名隊員來到自貢,但都曾經是一起打排球的隊友,不管是身體條件和默契程度都高出對手一截。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隊中58歲的主攻朱英華,雖然不能像以前跳得那麼高,但身高超過175公分的她如今只要側身掄臂,同樣能夠把氣排球打出足夠的“殺傷力”。  “四年前左右接觸到氣排球,然後最開心的就是能夠和以前的隊友們一起打球和鍛鍊。”朱英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今她也是這項運動在河南的推廣者之一,“其實不一定要有基礎,一樣可以打得很好,所以氣排球推廣很快,吸引很多中老年人。”  確實,相比於氣功、柔力球或者門球這類中老年專案,氣排球在不用身體對抗的情況下有著更強的競技性,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老年能夠參與的全民運動中為數不多擁有團隊合作和團隊交流的集體專案。在訓練和比賽中,溝通和交流也能夠讓隊員們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絡。  “這次我們就是和一群好朋友一起過來的。”來自安徽的馮奇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比賽的勝負並非最關鍵的,一群朋友藉著這個機會運動,並且可以一起旅遊,讓生活更加豐富,“我們就準備比賽結束,湊著五一在四川旅遊一趟。”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氣排球發展,未來潛力巨大  具有比其他中老年參與的運動專案更好的競技性,又帶有社交屬性,這也是氣排球在最近幾年得意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2017年的第十三屆天津全運會上,氣排球就正式成為群眾體育的正式比賽專案之一,這也標誌著該運動受到官方的認可。在那屆全運會上,來自浙江的一群“60後純草根”球員,最終問鼎了冠軍,也讓這項運動的大眾化標籤更加突出。  “氣排球對健身非常有好處,不像以前打得皮質排球,球小、重量大、飛行速度快。”聊起氣排球,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於再清總是可以侃侃而談,在他看來,這項運動就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眼、手、腳的節奏,而且對於那些身體還在發育階段的小學生,同樣也有鍛鍊身體和促進身體成長的助力。  正因如此,作為薩馬蘭奇基金會的創始理事長,於再清也藉著這次全國性的氣排球邀請賽,聯合安踏集團向自貢的江姐小學、自貢市運動技術學院、榮縣中學、解放路中學等各區縣教育體育行政部門、直屬學校(單位)捐贈價值100萬元的體育裝備。  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薩基會理事長李玲蔚就表示,像氣排球這樣的運動能夠讓更多包括青少年和中老年參與進來,也能為全民健身的普及出一份力,“體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不過,作為一項“30多歲”的年輕運動,氣排球在全國各得的普及程度還各不相同。  來自河南的朱英華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如今她們一年也就是三四項氣排球比賽,訓練之外能夠和其他地區選手交流和切磋的機會比較少,“氣排球最早是在鐵路系統裡比較流行,所以南方和沿海城市可能發展得比較好。”  但安徽的老將馮奇就表示,他們一年可以有十幾項賽事,“這項比賽結束之後,我們回去就要備戰市裡和省裡的賽事了。”  儘管氣排球的普及程度各不相同,但是包括朱英華和馮奇在內的多位老將也表示,“越來越多人已經喜歡上這項運動,他們也不一定以前有基礎,而且年齡上跨度也很大。”  這就是氣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潛力——於再清也表示將繼續大力發展氣排球,“這麼多人希望有機會從事這項運動,然後到各地參觀景點,感受風土人情。這是非常有利用健康,促進文化交流和旅遊的好專案。我們還會接著幹下去。”  作者: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發自四川自貢來源:澎湃新聞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30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場氣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們還是運動少年,沒有一絲改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