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气排球比赛现场,阿姨们为自己加油打气。  “站在球场上,我还是能够找到当年比赛时候的激动。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时候,自己也没有老到不能动。”  这是57岁的合肥队气排球选手冯奇在赢下一场小组赛后留下的感慨。在他周围的几片场地上,类似的话也从不少与他年龄相仿甚至更年长的球员口中说出来。  这就是一场中老年气排球邀请赛的真实场景。  4月27日,自贡城投·2021萨马兰奇杯气排球邀请赛(自贡站)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期4天的比赛中,这座南国灯城见证了属于中国中老年人的独特魅力。  气排球,一项只有“30多岁”的年轻运动,却成为了中老年人们热爱的运动舞台,并且形成了一股帮助全民健身得到更广泛普及的关键力量。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戴着红领巾的“少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4月27日一大早,自贡市郊刚刚投入使用的四川轻工业大学新校区里,几乎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曲欢快而活力四射的《少年》。  校区的中心广场上,一群来自音乐学院的年轻学生正边场边跳,而就在她们身旁,一群扎好红领巾、头戴熊猫图案头饰的运动员也跟着载歌载舞。  如果远远看到这一幕,经过的路人或许会以为这是一场中学或者大学的体育活动启动仪式。然而,这群运动员绝大都数都已经是“60后”的中老年人,其中不少甚至都已经是爷爷奶奶辈了。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比赛现场。  这是萨马兰奇杯气排球邀请赛(自贡站)的主办方在开幕仪式上特意设置的一个环节,就是为了展示中老年运动爱好者们的热情和活力。而歌词这正好反映出了现场所有老将们的心声。  “我们都是一直运动的人,身体可不比现在那些年轻人差。”从河南赶来参赛的60岁张阿姨在开幕仪式后说起自己的身体情况,语气里还透着一份骄傲,也正是这种不服老的精气神,让她们扎上红领巾并且戴上头饰之后,非但不违和,反而很可爱。  正如这位张阿姨所说,帮她们保持着这份活力和激情的,就是他们即将参加的气排球运动。  “气排球是大概在30年前发明的新的运动项目,这个项目在我们国家开展得非常广泛。”参加了这场邀请赛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副主席、萨基会创始理事长于再清就一直是气排球的支持者和推广者之一。  “这是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对于全民健身,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老百姓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1995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来中国视察群众体育开展情况,在观看了铁道科学院气排球队的展示后就表示:“气排球这项运动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合中年和青少年。”  也正因如此,萨马兰奇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推广这项运动,如今,他们在自贡举办了首届全国性气排球赛事。  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张茂梁就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此气排球的开展,既让奥运精神和奥运文化在中国、在四川进一步推广,也是希望能够为中老年群体搭建一个全民健身的舞台,让大家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竞技中带着社交,气排球太合适了  比常规皮质排球轻了100克左右,场地也比正规的排球赛场小了一半,这些数据让气排球运动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强度和竞争性。  然而,当来自全国各地80支球队的老年选手站上球场,比赛的激烈氛围和带给周遭观众的紧张感,并不比正式排球项目差多少。  “上前上前……后面的我来……打个快的!!”比赛开始后的这几天,在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室内体育馆里,每支球队在赛场上用各地的方言说着各有特色的“暗号”或者战术,加上拍打气排球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响彻球场。  几乎每场比赛开始前,所有老将们都会聚在一起,全力喊上一声“1、2、3,加油”。而在比赛过程中,飞身扣球和滑跪救球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一些身体状态比较好的中年组参赛选手,为了争回一两个球,甚至愿意将自己“甩出去”接球。  “刚报名这个比赛做志愿者的时候,真的没想到场面会这么激烈。”一位轻化工大学大二的学生志愿者向澎湃新闻记者感慨,“叔叔阿姨太激情了,整个馆子都热火朝天,好像是学生比赛一样。”  当然,这次的中老年气排球比赛如此激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参赛的80支队伍中,不少参赛者都是曾经有专业运动经验的退休老人。  就如在小组赛前两场获得连胜的河南大宋气排球队,虽然她们只有5名队员来到自贡,但都曾经是一起打排球的队友,不管是身体条件和默契程度都高出对手一截。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队中58岁的主攻朱英华,虽然不能像以前跳得那么高,但身高超过175公分的她如今只要侧身抡臂,同样能够把气排球打出足够的“杀伤力”。  “四年前左右接触到气排球,然后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和以前的队友们一起打球和锻炼。”朱英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今她也是这项运动在河南的推广者之一,“其实不一定要有基础,一样可以打得很好,所以气排球推广很快,吸引很多中老年人。”  确实,相比于气功、柔力球或者门球这类中老年项目,气排球在不用身体对抗的情况下有着更强的竞技性,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老年能够参与的全民运动中为数不多拥有团队合作和团队交流的集体项目。在训练和比赛中,沟通和交流也能够让队员们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这次我们就是和一群好朋友一起过来的。”来自安徽的冯奇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比赛的胜负并非最关键的,一群朋友借着这个机会运动,并且可以一起旅游,让生活更加丰富,“我们就准备比赛结束,凑着五一在四川旅游一趟。”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气排球发展,未来潜力巨大  具有比其他中老年参与的运动项目更好的竞技性,又带有社交属性,这也是气排球在最近几年得意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2017年的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上,气排球就正式成为群众体育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这也标志着该运动受到官方的认可。在那届全运会上,来自浙江的一群“60后纯草根”球员,最终问鼎了冠军,也让这项运动的大众化标签更加突出。  “气排球对健身非常有好处,不像以前打得皮质排球,球小、重量大、飞行速度快。”聊起气排球,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总是可以侃侃而谈,在他看来,这项运动就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眼、手、脚的节奏,而且对于那些身体还在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同样也有锻炼身体和促进身体成长的助力。  正因如此,作为萨马兰奇基金会的创始理事长,于再清也借着这次全国性的气排球邀请赛,联合安踏集团向自贡的江姐小学、自贡市运动技术学院、荣县中学、解放路中学等各区县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直属学校(单位)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体育装备。  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萨基会理事长李玲蔚就表示,像气排球这样的运动能够让更多包括青少年和中老年参与进来,也能为全民健身的普及出一份力,“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不过,作为一项“30多岁”的年轻运动,气排球在全国各得的普及程度还各不相同。  来自河南的朱英华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今她们一年也就是三四项气排球比赛,训练之外能够和其他地区选手交流和切磋的机会比较少,“气排球最早是在铁路系统里比较流行,所以南方和沿海城市可能发展得比较好。”  但安徽的老将冯奇就表示,他们一年可以有十几项赛事,“这项比赛结束之后,我们回去就要备战市里和省里的赛事了。”  尽管气排球的普及程度各不相同,但是包括朱英华和冯奇在内的多位老将也表示,“越来越多人已经喜欢上这项运动,他们也不一定以前有基础,而且年龄上跨度也很大。”  这就是气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潜力——于再清也表示将继续大力发展气排球,“这么多人希望有机会从事这项运动,然后到各地参观景点,感受风土人情。这是非常有利用健康,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的好项目。我们还会接着干下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发自四川自贡来源:澎湃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30 字。

转载请注明: 一场气排球凝聚中老年人!他们还是运动少年,没有一丝改变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