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記者趙陽)北京冬奧會已落幕,隨著競賽場館對公眾開放,“冰絲帶”“冰立方”“雪飛天”“雪游龍”和“雪如意”這些奧運建築又將迸發出新的活力,詮釋著中國對可持續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外形靈動飄逸、冰面平滑如鏡的國家速滑館被稱作“冰絲帶”。冬奧期間,各國運動員在這裡13次打破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冰絲帶”也被運動員們讚歎為“最快的冰”。
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亞軍克羅爾感覺這裡就像是自己的主場,冠軍努伊斯更是激動地感嘆“所有運動員都能在這做到最好”,德國速滑選手費利克斯·裡吉亨在社交媒體上坦言,每次踏入這座不可思議的建築,都被驚豔到說不出話來。
如今,“冰絲帶”已經成為市民爭相拍照打卡的雙奧地標。未來,它將成為北京四季運營的大型冰上活動中心,除了舉辦國際級賽事,也可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各類冰上運動,供2000餘市民同時體驗冰上活動。
創新性索網結構組成的“輕質屋頂”、近1.2萬平方米的超大冰面、智慧場館系統靈敏控制建築內部環境、二氧化碳製冷劑打造高質量冰面降低能耗……一眾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冰絲帶”在細微處展現綠色、可持續的冬奧理念。
“冰絲帶”設計總負責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鄭方清晰地記得當初為“冰絲帶”命名時的靈感閃現。
“透明的建築外觀彷彿一條輕盈的絲帶覆蓋在體育館表面,我眼前一亮,想著就用‘冰絲帶’吧,相信大家會喜歡這個名字,希望它傳遍全世界。”鄭方說。
“北京冬奧會的遺產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可持續發展’,”張家口賽區總規劃師、北京賽區首鋼滑雪大跳臺總設計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說,“這屆冬奧會向世界展示了可持續奧運的中國模式。”
張利帶領團隊設計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佇立在群山之間,曲線靈動,“如意柄首”的環形設計獨具匠心。
在這裡,中國傳統文化與冬奧綠色理念巧妙結合。德國跳臺滑雪運動員阿爾特豪斯說:“即便坐在那裡,看著周圍的燈光環繞整個賽場,都令人十分欣喜,特別酷。”
“雪如意”的設計團隊充分考慮了場館的賽後可持續利用。這裡除了會舉辦各種大型冬季運動賽事外,也將為公眾提供室內外多種活動體驗。
在“如意柄首”設計的“空中俱樂部”可容納近千人觀賽、觀光、舉辦各種展覽、儀式等室內活動。遊客可以沿賽道兩側的臺階徒步觀光,一覽山川河流秀色。賽道底部的足球場也可承辦大型文化活動的開幕式、演唱會等戶外活動。
“體育和建築有一種共性,它們都鼓勵人們發現更好的自己。我和同事希望將北京冬奧會所倡導的理念融入未來的專案之中,幫助更多人在城市生活中發現更好的自己。”張利說。
在延慶賽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賽道蜿蜒曲折,線條流暢。賽道中部的巨大螺旋成為這條賽道最醒目的標誌。
德國運動員約翰內斯·路德維希認為,整個螺旋彎以及之後的彎道使運動員在滑行過程中面臨很大的挑戰,可以說“是延慶賽道最有趣的地方,也是最與眾不同之處”。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師張玉婷是“雪游龍”副設計主持人。她說,選址決定前並沒有刻意設計螺旋彎,而是在選址考察後依託整個山體走勢不斷修改設計的成果,充分體現了建築設計與自然環境的完美融合。
“在冬奧會最後一個比賽日,我站在看臺上看著大家慶祝、留念、不捨、離別, 往日的種種畫面呈現在眼前,默默流下感慨的淚水。正如我們的賽道一樣,我們一路蜿蜒,終將到達終點。而終點亦是起點。”張玉婷說。
“雪游龍”預計在今年“五一”期間面向公眾開放,在賽後持續利用新起點上再出發。
未來,人們將有機會從大眾體驗出發口出發,享受這條賽道帶來的刺激與快感,或者在屋頂的步道遊廊上沿蜿蜒的賽道迴環攀升,登高望遠,近距離擁抱自然。為青少年運動員預留的出發口也有望使“雪游龍”成為未來雪車雪橇運動的培訓基地。
在多位建築師眼中,冬奧場館所傳遞的可持續的創新理念也已經成為北京冬奧會重要的人文遺產。
國際滑雪聯合會官員莫雷西參觀當時還在建設中的首鋼大跳臺時,親切地將它稱為跳臺滑雪運動的“第一個家”。
“我深深感受到這句話的重量,因為一個建築只有為人們帶來愛和歸屬感才能稱之為家。在那一刻,我見證了奧運把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在一起的神奇魅力。”張利說。
“奧運使我們在那些宏偉壯闊、光彩奪目的空間裡認識自己,共享夢想成真、相互依存的感覺,並且為智慧城市和未來低碳生活提供範本,”鄭方說,“冬奧場館的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智慧執行等技術,將從賽場直接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延慶賽區總規劃師、總設計師李興鋼認為,以冬奧場館建設為契機,中國國內工程專案設計會更加註重環境可持續、經濟可持續、社會可持續等。
“每一個參與場館設計、建設、賽事執行組織的人都是冬奧的寶貴遺產。我們力圖把自己獲取的經驗記錄下來,為後人所用,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以造福後人的心境,面對當下的問題。”李興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