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霍伊。
籃球內線是比賽中對抗最激烈的區域,也是進攻最有利的區域之一。在三分球未盛行的年代,往往越靠近籃筐的位置,得分轉化率越高;對於球隊來說衝擊內線的次數越多,整場比賽進攻越合理。
當今快節奏的比賽中,遠距離進攻手段的優勢逐漸明顯。無論是fiba還是nba,二次進攻時間也由回表24秒縮短為14秒,潛移默化地減少了內線進攻機會,這項技術也逐漸邊緣化。
但在球隊整體投籃狀態不佳,無法開啟局面的情況下,內線進攻依然是最穩妥和最見效的得分方式之一。內線進攻的前提無非是要位,進攻球員需要創造一個十分有利進攻,且能夠接球的位置。
要位的細節有六,其一與防守球員爭奪位置時,儘可能地開啟雙手的雙腳佔據更多空間,增加卡位寬度,以防對方干擾傳接球;
其二要位身體呈坐椅子的姿勢,降低自身重心,增加要位穩定性,便於與防守球員身體對抗;
其三頭膝腳三點保持在同一直線上,來平衡自己的身體,以免身體對抗時失去平衡,丟掉有利位置;
其四不要妄想只用背部發力身體對抗,這樣很容易被防守球員撤椅,應該採用胯部和腿部發力;
其五當防守球員腳步移動至前方準備干擾傳接球時,進攻球員應該趁著對方重心不穩,腳步迅速反卡至前方位置;
其六卡要位時手部動作根據裁判的尺度變化,吹罰較松要位手可以適當地撥開防守球員,吹罰較嚴要位手只能向上支開,不能壓,撥,抓,推防守球員。
要到內線進攻有利位置後,應該把握好時機,及時呼應隊友傳球。接球時最好採用跳步雙手接球,朝著籃球飛來的方向伸手跳去。當接球后雙腳同時落地,任一腳都可作為中樞腳,任意方向都可進攻,同時還能避免防守球員飛身攔截傳球。
接球后雙手牢抓籃球,抬起雙臂和舒展肩部形成一道“護欄”進行護球,可有效避免對位球員在身後掏球。
最後籃下終結得分時,進攻球員可以利用合理衝撞區在空中主動找對抗,藉助防守球員身體的回彈力量,實現平衡完成上籃。不建議躲閃和後仰出手,這不僅讓出了自己的出手空間,來增加出手難度,同時還失去了製造犯規的機會。
對抗後平衡
躲閃後仰失去平衡
另外對抗上籃通常採用外側手出手,內側手可以適當地擋住防守球員,能夠避免在空中身體接觸時被對方切掉或封蓋籃球。
內線進攻機會都是轉瞬即逝,這些內線要位,接球以及得分細節,也通常決定著內線進攻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