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想做的是歷史考古學家,所以喜歡看歷史書籍,電視和書籍都是有關歷史的,小時候最喜歡的課都是關於歷史的,而不是體育課。”
若非透過電視畫面,很難想象上述話語竟出自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之口。
這位在過去二十年讓中國男籃屹立亞洲之巔,創造一個又一個熱血時刻,並將在未來繼續引領中國籃球向前的功勳,說起曾經的夢想,卻並非是籃球。
“我是成長在上海體委大院裡,左鄰右舍,樓上樓下都是退役下來的運動員,都會說我條件好,但是小孩子都會有逆反心理,你讓我走這條路,我偏不走這條路。”姚明說。
直到16歲時,在一次訓練中,他發現球鞋摩擦地板、撞擊籃筐的聲音,奮力跑步時的風聲都很好聽,因此才萌生打籃球的想法,進而對籃球產生興趣。
“差不多在16歲的時候,那時候,我為什麼訓練自己都不知道。有一天在晚上訓練的時候,因為晚上週圍的聲音很安靜,哎,這球鞋摩擦地板的聲音很好聽,球撞擊籃筐的聲音很好聽。包括我在奮力跑步的時候,你能聽到風的聲音很好聽。那個時候,我突然感覺籃球很好玩。”姚明回憶道。
正如姚明所說,最好的天賦其實是愛好,在熱愛之前和熱愛之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機緣也好,巧合也好,天意也好,我最後還是喜歡籃球的。只不過,沒什麼東西是你從小必須熱愛的。最重要的天賦,我認為是愛好。你是不是喜歡這樣東西。”
若干年後,當姚明敞開心扉分享起關於自己最初的夢想,如此歲月變遷,滄海桑田,也足以讓拘泥於工作和家庭的網友們陷入回憶。
“我小時候還想當科學家,被現實打敗了”“我小時候夢想有很多,有兩項是作家以及畫家”“原來大家小時候都有一個考古的夢想”……
即便是已經成家立業、步入中年,或逐夢成功、或早已忘卻兒時的渴望和夢想,如今猛然想起,除了在心海中泛起些許漣漪,或許還有懷念和感慨。
只不過青春不常在,歲月已斑駁,隨著時間流逝,在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後,曾經的熱愛、痴迷,最終都會深深埋進心底。
在曾經的一屆六一晚會上,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被少年兒童提問道:“小時候的職業夢想是什麼?”
鐵榔頭的答案同樣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她說道:“其實小時候,我想當醫生,而且是當眼科的醫生。”
作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的主力隊員,郎平的傳奇故事已經家喻戶曉。
雖然沒能實現兒時的夢想,但如今站在教練席的郎平,如同眼科醫生一般,多次給陷入低谷與陰霾的中國女排帶來希望。
來源:中新體壇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