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应该放养还是圈养?这是摆在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个问题上,很多父母各执一词,争执不休。不可否认,圈养的孩子更懂礼貌,更合规矩。但圈养的孩子千篇一律,放养的孩子更有个性,与众不同。

小编觉得孩子的生活圈子本来就很小,家长如果不主动去创造,那么孩子将一直受到圈子的限制,眼界和格局也会受到阻碍。因此,想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家长需要做的是“放养”而不该是“圈养”。

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1、社交能力大有不同

多带孩子外出,可以提高孩子的胆量,也能提高他的社交能力。孩子在跟别的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也能学会很多的技能,懂得人与人交往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最合适。

而喜欢宅在家里的孩子,时间久了,就不知道在现实中该怎么跟别人相处了,万一受游戏负面的影响,在现实中往往表现出孤僻。

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2、身体素质差别大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喜欢出去玩和喜欢宅在家里的相比,活动量大的孩子身体素质会好一些。

喜欢宅在家里的孩子,如果用更长的时间玩手机或者是看电视,影响孩子的视力是必然的,同时因为活动不够,身体的抵抗力相比较爱活动的孩子来说也会差一些。

3、对世界的认知大不同

喜欢宅在家里的人,对世界的认知通过间接渠道来获取,或者是网络或者是书籍;而喜欢出去玩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更直接,所以受到刺激的角度是各方面的,所以效果会更好。

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放养”,是指父母适度放手,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成长环境,适当为孩子创造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令孩子可以较早的了解社会,获得一定的锻炼,有别于严厉的、教条式的应试教育。

不要把“放养”误认为“放任”。

那些忙于工作而放任孩子的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放任”,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在公共场合,偶尔会遇到这样的“熊孩子”——一刻不停地跑跳玩闹,影响了周围的人。而一些父母却认为孩子还小,天性使然,于是听之任之,不加以必要的管理和约束。

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圈养”,字面的解释是指用笆篱、栅栏等把小动物围起来饲养。而在教育模式上的“圈养”,是指父母以爱之名,来约束孩子走一条有秩序,有规矩,科学的教育道路。

被圈养的孩子普遍更懂规矩,也能更适应社会规则。但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稍微娇弱一些。这类孩子应对变化的能力弱,容易感到恐惧和焦虑。

现在有些孩子,生理上的成熟与心智的发育不均衡,内心脆弱,大部分是由于父母的过度替代和保护所致。

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家长要遵守一条原则:放养可控,圈养适度!

在行为习惯上,也要对孩子多做“圈养”,因为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而不良的习惯由于积习难改,一味放养只会“助纣为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教育思想上,反倒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孩子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娃感兴趣的地方重点挖掘培养,鼓励孩子和同龄人多交流,多尝试,不要用过于严格的环境和要求来束缚孩子的身心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43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放养”和“圈养”的区别可不止一点,哪种方式对孩子更有利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