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权飘摇欲坠,但为何就是死而不僵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历时七年之久。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唐朝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这次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同时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总体来说就是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但再像步履蹒跚的一个老人,毕竟又晃晃悠悠的走了150年。那么,是什么原因支撑着它一路走来呢?有一下几方面的因素,我们来一一剖析:
(一)。中央的权威始终存在,老百姓对李唐王朝是高度的认可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皇帝都没有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皇帝狼狈,从唐玄宗被迫弃都逃往西蜀,从此开了一个头,以后的皇帝打不过了丢下老百姓就逃就跑,等官军剿灭匪乱以后,再来个回归。
据统计,首都长安六次在内斗亦或是外敌入侵时被攻破,皇帝九次逃难外地,狼狈不堪。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唐玄宗弃都而逃;
公元763年,吐蕃进犯,直逼长安,代宗李豫走陕州;
公元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叛变,靖难之师哗变,德宗逃亡;
公元881年,黄巢攻入长安,僖宗逃到成都;
公元885年,神策军溃散,僖宗逃凤翔;
公元894年,李克用进逼长安,昭宗逃往凤翔;
公元895年、901年,昭宗又逃离京师;
公元907年,朱全忠将昭宗劫持到洛阳,然后将其杀掉,唐朝灭亡。
但是就这么奇怪,其他王朝丢一次首都就基本上国灭了,而唐朝丢了这么多次,除了最后一次唐朝灭国外,其余几次政权始终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只有一个:李唐王朝无论在老百姓眼中,还是其他地方势力或外藩眼中,就是正统王朝。这一点谁也无法替代。
(二)。藩镇虽然割据,但他们拥护中央
自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便是大唐帝国的三大支柱之一,和朝堂官僚集团,控制中央禁军的宦官集团一起,互相平衡制约,切实有效地维护着帝国的统治。
安史之乱之后,朝廷的控制力减弱,藩镇割据加剧。朝廷和藩镇之间,一直官司不断,战争不断。由于藩镇诸节度使(相当于王爷)像向皇位那样的世袭,皇上不干,或者有的藩镇不老实,要扩大地盘,从而引起内乱。朝廷只好派出军队去用拳头说话,但是打来打去,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直到“中兴之主”唐宪宗的出现,在对付藩镇割据的历史问题上,他审时度势,连连用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平定淮西吴元、济淄青李师道后,各藩镇再度向朝廷献忠心,纷纷表示质子割地。在形式上将帝国重归一统。
就连最桀骜的河朔三镇亦不过划地自守,无造反甚至取代唐朝之野心。
当然,也出现过朱泚李希烈这样公然称帝的藩镇,但在神策军和各路节度使的合力打击下,迅速灰飞烟灭。
同时,我们不光要看到地方藩镇武装割据这个消极面,也要看到它的积极意义。南方的藩镇负责国家赋税的收缴,北方的藩镇担负着为国家抵御吐蕃、回纥、契丹等异族的责任。
(三)。中央的军事实力还依然很强大
应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在神策军的镇守下,朝廷获得安宁,国家进入稳定局面,社会重新出现繁荣景象。在很大程度上,神策军是唐朝历经安史之乱,还有后来各种叛乱、动乱之后,还能延续150年的坚强武力保障。
日本僧人圆仁曾经于唐文宗时期来到中国求法,对唐朝局势相当了解,他说:“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唐后期,由于朝廷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的局势使唐朝统治者认识到必须拥有一支由朝廷直接掌握的、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加强神策军势在必行。神策军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扩编。
唐朝自唐穆宗以后,天子多受制于宦官。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立。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控制皇权。
(四)。江南税负区还控制在中央手中
安史之乱,黄河中下游地区遭受破坏严重,淮河以南地区遭受战争的破坏相对小得多,唐朝中期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开垦及大修水利,插秧移植水稻,使江淮的粮产量大幅增加,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朝廷老百姓都有粮吃,无疑能保证局面的稳定。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
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直到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出现。
朝廷有钱了,什么都好办了。
(五)。朝廷面临的危机是内乱,而不是外患
由于唐太宗时代,文治武功达到极致,唐太宗还被西域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唐高宗时期,打下了高丽。唐朝的版图达到1200万平方公里,是唐朝的最大值。这些成绩,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无疑形成一种震慑。
举两个例子。薛仁贵当年“三箭定天山”,威震西域。后来突厥人听说薛仁贵死了,进犯边关。薛仁贵年届七十(69岁),带兵出战。薛仁贵前进途中遇到突厥军队,他去掉头盔铠甲,一身简便戎装去见他们。突厥人上前来仔细辨认,一看果然是这位尊神,大惊失色。纷纷下马排队拜揖,然后匆匆离去。
仆固怀恩叛乱,联络吐蕃、回纥等国,聚集三十万军队,掳掠泾州、邠州、凤翔,进犯醴泉、奉天。
郭子仪亲自上阵,远远的看到须发斑白的老将出阵,回纥兵都很奇怪,问道:“这个人是谁?”在得知是郭令公后吃惊地说道:“郭令公还在吗?仆固怀恩说大唐天子驾崩,郭令公去世,中国无人主持,所以才入侵。郭令公如今健在,大唐天子还在吗?”在得知皇帝健在的消息后,纷纷表示的确是被仆固怀恩给忽悠了。马上下令撤军。
这是什么?这就是威势!
在“安史之乱”中,在灵武继位的唐肃宗李亨,不得不“有病乱投医”,到外面的回纥部落去借兵。当然,这个兵不是白借,是要付代价的。唐肃宗和回纥约定的价格是:“收复了京城之日,土地与男子归唐朝所有,金帛与女人全部归于回纥。”
回纥出兵帮唐军收复了长安城、洛阳,唐朝再混蛋也不能让他们在这两个都城洗劫呀,于是又与回纥约定,唐朝任命回纥叶护为司空,封忠义王爵,并答应每年赠送回纥丝织品二万匹,每年向回纥购买数万至十万匹马,每匹马支付绢四十匹,病弱之马照价支付,这就是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虽然拿钱摆平了此事,但回纥还是甘心俯首称臣的。
真正对唐造成危险的,是吐蕃。公元763年的吐蕃进犯,兵发长安,唐代宗逃跑。但吐蕃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抢劫女人和财物,他们并不是要长期占领都城。所以,把长安城洗劫一空后,主动撤离了。代宗李豫走陕州以外,剩下的外患对唐朝朝廷再也没有构成实际威胁。
(六)。把持朝政的宦官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和条件
其实唐朝后期的官宦专权,才是朝廷最头痛的祸源。赋予宦官权力的,就是“安史之乱”的另一个主角唐玄宗。让宦官出任监军,其始作俑者正是唐玄宗李隆基。自从他开此先例之后,宦官监军就成了中晚唐历史上的一大弊政。在此后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李唐朝廷将一次又一次因为这项弊政而蒙受巨大损失。
他还是亲王的时候,高力士就对他倾心事奉,后来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之后,便奏请唐睿宗任命高力士为内给事,因诛除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唐玄宗又赐给他高官。从此以后宦官逐渐增加到三千多人,被任命为三品将军的人也越来越多,穿红、紫朝服的达到一千余人,宦官势力从此膨胀起来。
从开元时期起,以高力士得宠用事为标志,宦官作为一个强劲的政治势力,正式登上了大唐帝国的历史舞台——“宦官之盛自此始”。(《资治通鉴》卷二一○)
唐朝自唐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唐敬宗、唐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立。唐宪宗死于宦官之手,唐敬宗虽不是宦官拥立,也死于宦官之手。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神策军的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控制皇权。
但是宦官再跋扈,他们再有野心,也只是更换李氏的宗亲后人。宦官他们自己不敢,也不能当皇帝。所以,始终是李唐的国祚在延续,江山不会改姓。
不是结尾的结尾:安史之乱使唐朝从高峰迅速滑入谷底,它后来的的灭亡则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藩镇长期割据,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使皇帝大权旁落,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朋党之争,造成严重的内耗,朝廷的力量严重削弱。
争斗的结果是政权日趋腐朽,百姓的生活也日趋悲惨,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唐朝统治彻底崩溃,统治中国290年的大唐帝国寿终正寝了。
唐朝这么一个大王朝结束了,后来的政权没有一个具有李氏这么强的凝聚力、号召力,所以,国家开始四分五裂。
朱全忠(朱温)于公元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不久又杀之,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直到公元979年赵匡胤军队消灭了北汉,十国时期结束,正式进入宋朝,中国又迎来一个大统一朝代。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