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晓正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河北邺城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血案,成都王司马颖大开杀戒,以陆机、陆云、陆耽为首的江东陆氏被满门抄斩!曾经叱咤风云的江东陆氏为何一时之间引来灭门之祸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东吴末年,皇帝孙皓曾经问丞相陆凯:“卿家中几人在朝?”答曰:“二相五侯十将。”孙皓连连赞叹。曾几何时,顾、陆、朱、张四家是撑起东吴的四大支柱。陆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274年,大将军陆抗病逝,他的五个儿子分别统领其旧部,抗击晋军。280年,晋军大举南下,陆抗的长子陆晏、次子陆景力战而死,剩下三子陆机、四子陆云、五子陆耽幸免遇难。从此,陆机、陆云带着幼小的弟弟回到老家吴中华亭(今上海松江县)闭门读书。
在长达十年的苦读期间,陆氏兄弟展现出了他们过人的文学才华。写下了很多轰动大江南北的优秀文章,如《思亲赋》、《述先赋》、《祖德赋》等,他们通过文章表达了自己恢复荣耀、复兴家族的志向。可以说,十年间他们兄弟在一直等待出头之日。
终于,太康九年(289)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内外群官清能、拔寒素。”290年,陆氏兄弟怀着满腔热血来到首都洛阳,准备一显身手。他们造访了太常张华,张华文学素养很高,十分喜欢陆机、陆云这两个晚辈,答应亲自推荐他们入仕,并提点二人,南方口音太重,要想在北方为官必须改正,学会洛阳口音。
有了太常张华的亲自推荐,陆机顺利成为太子洗马,陆云出任浚仪县令。都是不小的官职!在他二人的带动下,江东名士看到了出头的机会,纷纷北上洛阳,联络陆氏兄弟。而陆机陆云二人,由于出身江东名门,也自己觉得有提携东吴子弟的责任。不久,在他二人周围就形成了一个江东圈子,他们满怀信心,希望能与新的王朝共同进退。可惜,他们太一厢情愿、太不了解北方的政局。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文人饱受政治打击,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无不受到当政者的压制,使他们不得不与当政者妥协,放弃政治思想与诉求。平时只谈谈宇宙与人生,言与意的关系等虚无缥缈的高大上话题,可以说北方文人是在夹缝中生存。而陆机陆云所说的治国之道,他们根本不关心。所以,陆氏兄弟开放、自由的南方思维根本就融入不了北方政坛。这时,许多南方士人来很快就察觉到了政治气氛不对,返回了家乡。顾荣等人就都劝陆机,与其在北方郁郁寡欢,不如回老家。 而陆机依然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名望,自负地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没有南返。
他们不但没有南返,还不知收敛,锋芒毕露,与权贵卢志、王济等人发生言语口角。使他们的局面更为不利。这时,陆氏兄弟着急了,变得急功近利起来,他们觉得要迅速改变自己地位就必须依附于权贵。于是,投靠了西晋开国元勋贾充的外孙贾谧。当时贾谧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往自己脸上贴金,招揽了许多文人,如石崇、潘安、左思、欧阳健等与陆机陆云一起合称“金谷二十四友”,名动一时。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大展宏图时,“八王之乱”爆发了。
此时,陆氏兄弟尝到了投靠权贵的甜头,又投靠了赵王司马伦,被司马伦引为相国参军。但是“八王之乱”太乱,你方唱罢我登场。司马伦很快兵败被杀,陆氏兄弟也被关进了监狱。幸好成都王司马颖将他兄弟二人救了出来。如果这时陆机陆云二人迷途知返,就此返回江东也就免去了杀身之祸,但他们二人丝毫没有醒悟。没有知人之明,还非要在政治漩涡中继续搏击。
免除了牢狱之苦,二人对司马颖感恩戴德,同时也看到司马颖的强大,向趁机建功立业,决心效忠于成都王司马颖。凭借过人的才华,陆机很快被任命为大将军参军,平原内史。但是,事情仿佛又回到了陆氏兄弟来到洛阳的起点。那就是,司马颖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很复杂,陆氏二人还是那样的锋芒毕露,不知收敛。
机遇突然降临了,司马颖任命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精兵二十万讨伐长沙王司马乂。陆机此时欣喜若狂,这是超过父祖的荣耀!陆氏将重新复兴!
但是,在权利斗争复杂、将领们各自心怀鬼胎的环境中,一个南方人如何统领二十万北方将士?果不其然,战斗刚一开始,手下将领孟超就不听指挥,贪功冒进,导致全军覆没。战斗结束后,各级将领又纷纷落井下石,指责这个南方人。司马颖怒从心起,下令将陆氏一族全部诛杀!
陆机此时泪流满面,对着陆云弟弟说:“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家乡华亭的景色多么美好啊!远处的天际与大海连成一片,时不时飞过几只白鹤,鹤鸣宛如歌唱!可惜这样的美景再也看不到了!
李白有诗:“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无论李斯也好,陆机也罢。每次看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遭遇,就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有饱经风霜后的大彻大悟;有对追逐名利的无限懊悔;有对无情上苍的怨恨;也有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