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满江红
《满江红》素来以仄韵的结构创作,前有岳飞所著《满江红·怒发冲冠》最为广传,是按旧律仄韵多不协律,而姜夔所写《满江红》改变了原有的仄韵,以平韵所写,开创了一个新的格局。
姜夔模拟画
姜夔的《满江红》原词: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与、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应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江楼,帘影间。
姜夔在《满江红》中塑造的是一位巢湖仙姥的和蔼可亲的形象,带着雍容华贵的气质保卫着一方百姓,没有男神仙的严肃也没有过人的本事,但却能够给人安稳的形象,这便是词人姜夔心中的一方神仙。
全篇词的开端便描绘着巢湖奇幻的自然风光,先是为仙姥出行渲染了气氛“旌旗与、乱云俱下”旌旗乱舞和乱云翻滚的气势甚是强大;其次描写仙姥出行的排场,全词姜夔未描写仙姥形象但却令人可得知其华贵优雅的一面;再者描绘仙姥归去,“闻佩环”夜已深,仙人也离去,但仿佛还能听到远处的环佩余音,令人意犹未尽。
而姜夔在后片则描述仙姥的神奇事迹,其中将历史夹杂着现实,使全词呈现浪漫主义色彩,其中结局引出仙姥的女性形象,抬高旧时女性地位,借以贬低无所为的男性。
姜夔 小重山令
姜夔所作《小重山令》是同样用梅喻人寄托相思,同是咏梅之词却没有姜夔其余咏梅词一样广受讨论,其中《小重山令》与别的咏梅之诗词最大的不同便是姜夔对地点和梅花种类的限定,很准确的将咏梅定为是潭州红梅,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下《小重山令》。
姜夔《小重山令》插图
引《小重山令》原文: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
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姜夔所著《小重山令》的前两句便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地为湘江岸边,本是情人相会的好地点,如今却没有情人相伴,一个“绕”字很好的交代了词人姜夔在此地徘徊已久,甚是悲苦凄凉;且有万千愁绪在心间难以挥散而去。
后便从人转到梅的描述,正面点题,告诉了读者人的愁绪,以愁绪之情观看梅花,颇有代入感,也很容易的使人联想至愁上加愁的思绪,利用“移情”的手法很好的融合了这一种情绪。
“相思血”是词人姜夔借娥皇和女英的相思血来比喻红梅之红,以此暗喻是词人的恋人的相思血,由此刻画出姜夔思念深的情怀,充满着愁苦与相似情味的红梅形象,是姜夔对恋人无比的眷恋之情。
以上便是姜夔的《小重山令》的赏析,词人手法甚是独特,很好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红梅。
姜夔爱情
姜夔是为“白石道人”,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中以写词更为著名。姜夔自幼丧母,其父在他17岁时便病逝,故跟随姐姐生活,后常出游。姜夔的一生,其感情经历为人瞩目,因其常写诗词纪念情感。
姜夔塑像
其中姜夔用情最深,一生难以忘怀的便是合肥的柳氏姐妹,柳氏姐妹是为合肥歌姬,一个擅长吟词填曲,一个能歌善舞,两人均才艺出众,姜夔便与她俩相生相惜,情感浓密,建立了难以忘怀的情谊。
那是姜夔20岁的时候,出游至合肥,便结识柳氏姐妹,姜夔一生的诗词中也有很多是纪念他们之间的情谊,和在诗词中描绘难以忘怀的感叹。姜夔在合肥生活的期间,他们建立了真挚的爱情关系,可惜别离后便不得相见。
姜夔28岁时,曾拜访父亲故友萧德藻,因姜夔才华出众深得其赏识,遂得其侄女相许诺,遂姜夔迎娶萧氏为妻,其中萧氏甚是温柔体贴,但终超越不了柳氏在姜夔心中的地位。萧氏还曾得知姜夔与柳氏姐妹的爱情,曾大度的欲纳其为妾,而对于姜夔来说,当时取萧氏为妻一半是盛情难却,一半是家境窘迫,为了生计,而没有爱情可言。
在姜夔36岁拜访苏州范成大时,被其邀约作诗相赠,深得其赞叹,遂将府中歌妓小红相赠,并在其家中住了一个来月。小红便成为其红颜知己,两人相处甚是愉快,姜夔还为其写下诗词描述那段时日。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跋王献之保母帖》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书法代表作,他的遗世真迹并不多,但《跋王献之保母帖》足以见得姜夔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跋王献之保母帖》为小楷纸本,全长共316毫米,全文总计101行,如今被故宫博物馆所珍藏。该帖中姜夔的笔法精妙、典雅俊俏。且姜夔深受唐代初年各位书法家书作风格的影响,不随大流,清新脱尘。
《跋王献之保母帖》书法欣赏
“跋”是一种文体,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为熟知的体裁是“序”,既有类似于论说文的,也有记叙文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抒情散文之类。有的序于议论中掺杂着感慨,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政治意见以及人事态度,而有的则夹叙夹议。自唐起,序又称为引,到了宋代,又称之为跋。二者尽管是一回事,但言语上略有分别,跋通常是对序的补充,往往更加简洁明断。
而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就是王献之《保母帖》的题跋,对其多加褒奖,赞其有七美,非其它书帖所能及,并以之与兰亭相比较。
姜夔重视文人意趣,不主张俗文,除此帖之外,姜夔的《续书谱》是他另一部书法佳作,也是南宋年间书论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姜夔在其中提出了有关书法艺术的诸个方面,表达了他的真实感悟与心得。他虽然“崇晋贬唐”,但他并非全盘否定“唐法”,在此书中他运用了很大的篇目全方面地、系统地去阐述了观点,并予以论证。
扬州慢 姜夔
南宋词人姜夔所写的《扬州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在词人姜夔二十余岁时,那是扬州遭受金军袭击,江淮军战败,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却是十分衰败。姜夔心中一直憧憬着扬州城的繁华,但却只见到衰败的扬州城,甚是惆怅,遂有感作此词。
姜夔《扬州慢》配图
《扬州慢》开头是词人姜夔所写的小序,姜夔常用序文交代他写作的缘由和背景,这样便能使读者明确写作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主旨,方能使读者更能深入了解词人所想传达的情绪、
全文使用的是对比的手法,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和姜夔所见的扬州城的残破进行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姜夔先从自己的所见所感写起,从他早年经过扬州城时所感受到的热闹繁华,由“荠麦青青”来表现当时的繁盛时代,但现在却只剩“废池乔木”、的萧条之境。而关于那场战争,至今还使人心有余悸,一个“厌”字则恰当的形容当下人们深受战争之苦,对战争和剥削的厌恶之情。
词的下阕姜夔引用诗人杜牧的典故,进一步深化“黍离之悲”的主题,因杜牧留有众多关于扬州的不朽名作,姜夔假设若诗人杜牧得以重返扬州之地,见此现状会是如何的悲痛,以此表达出词人姜夔对扬州的残败的心痛和对战争的痛恨。
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自号为“白石道人”,姜夔所处年代为南宋常受金朝对峙和袭击,阶级矛盾十分复杂,因此满腹才华的姜夔深有为国奉献的精神和投身政治的抱负,且其文学天赋甚强,但由于阶级矛盾的复杂性,姜夔屡不得志,常将情绪和情怀以诗词形式抒发,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下姜夔的代表作有哪些吧。
姜夔画像
姜夔的创作的风格被誉为“空灵”之感,诗词字句所用皆精神华妙,后借鉴前人创作风格,自成一家,是为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学诗初期以黄庭坚为导师,后学习陆龟蒙的创作手法,加上聪颖勤奋,其所作词句均为精心刻意雕刻但其诗风多为清妙秀远,在其代表作《诗说》上对诗的创作甚有见解,后也成为其词创作的参考之物。
姜夔的词的代表作有《江梅引》、《点绛唇》、《鹧鸪天》、《踏莎行》等,其中多以梅花隐喻离别的情人,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也《满江红》、《扬州慢》、《念奴娇》等词是为描述姜夔的壮志难酬的情怀。
姜夔在南宋最为出色的便是诗词的创作,其中其代表作为《白石道人诗集》,其中可以游览词人姜夔波折的一生和不得志的年华,也不乏有姜夔对世俗的呐喊。且姜夔不仅擅长诗词写作,也精通音律,可谓才艺双馨,其中姜夔在音乐上的代表作为《白石道人诗歌》。
以上便是关于姜夔代表作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姜夔的创作才华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