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战国时代,风云变幻,战争四起,各诸侯国为生存发展,为争霸称雄都在不停地进行明争暗斗,纵观历史,你就会发现战国时代的战争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战争都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无论是大规模的对峙战争也好,如同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或者后来的灭国之战,还是小型的争端也好,比如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几次纷争,这些都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
无论是强盛的国家也好,还是弱小的国家也好,战争都是国家性质的,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农民起义,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那么就有人问了,为什么在战国时代,数百次战争中,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呢?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战国时代,秦始皇善待功臣,是否与血统有关?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从血脉方面来进行思考,与之相同的还有大秦帝国建立之后秦始皇嬴政对于开国功勋的态度,虽然后世对秦始皇这个人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说他实施苛政,也有人承认他的千古功劳,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这个人对于给秦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都是以礼相待的。
秦王朝建立之后,尉缭依旧是秦朝的文臣之首,为秦国的灭国之战立下过重大功劳的王贲、王翦父子依旧是秦朝的统兵大将,蒙恬、蒙毅两兄弟也是秦王朝的肱骨之臣,他并没有像大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那样有过狡兔死走狗烹的行为,所以,对这两件事情很多人都认为是血脉所起到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人们有着一种先天的阶级和地位观念,他们认为掌权者并不是以能力或者说贡献来决定的,而是与这个人本身的血脉传承来决定的,嬴政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很放心的将秦朝的权力交了出去。因为他也如平民百姓们有着同样的认知,认为自身本身就是贵族传承下去的,本身在血脉上就有着优势,所以不必担心有人会抢夺他的权利。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而战国时代之所以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陈胜吴广实在忍受不了压迫喊出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血脉和阶级观念才渐渐地从人们的心目当中淡化出去,人们才真正的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有了自身的追求。
战国时代,没有发生农民起义,血脉观念并不是唯一因素
那么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吗?答案实际上是否定的,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战国时代没有农民起义?又为什么否定上述的观点?
其实要理解上述观点的错误性并不难,我们只需要通过战国时代的几个实例就能够加以证明了;事实上,战国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那个年代的人已经不再遵守周朝所订立下的礼乐制度,同时,那也并非没有违背血脉和阶级特点的事情发生。
田氏代齐,臣子篡国打破王位传承的血统和阶级观念第一个实例我们来看田齐国取代姜齐国的事件;很多人对于战国时代的齐国历史不是十分的了解,一提起齐国,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他的开国君主姜子牙;姜子牙作为武王伐纣的最大功臣,作为周王朝的异姓诸侯,他在周王朝强有很高的地位。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同时,姜子牙的齐国也是各大诸侯国当中地位比较高的国家,大部分人对于齐国的认识就停留在这些方面,但实际上到了战国时代,我们所见到的那个齐国已经不是人们认知中的齐国了。那个时候的齐国不再是姜氏掌权的国家,它是被原本齐国的大臣田氏夺走王位之后建立的田齐国。
所以,那个由西周分封而来的齐国已经不复存在了,虽然这件事情不是广为人知的,但齐国确实经历过权力的斗争,也经历过统治者的变迁;本身这种由臣子代替君主的行为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就是非常僭越的,可以说,这样的行为如果失败那是要诛灭九族的。
但是田氏成功了,不仅成功了,还成为了齐国后代的掌权者;问题就出在这里,田氏本身不具有姜氏的血脉,不是由周朝亲自分封的诸侯,他只不过是篡夺了姜氏的权利而越俎代庖了而已,应该并不是人们所承认的地位、阶级和血脉。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可是田氏齐国照样发展非常鼎盛,尤其是在齐威王进行变法之后,国内的平民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齐国也成为了能够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诸侯大国,田氏的权利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承认。除此之外,不仅国内的臣子承认了田氏的地位,其他的各大诸侯国也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所以从这里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血脉并不是人们承认统治者地位的唯一衡量标准。
三家分晋,却成为正统诸侯国第二个实例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事件;与我们上述所介绍的田氏一样,韩、赵、魏三家本身也是晋国的家臣,后来这三大家族的权势地位逐渐扩大,便渐渐地代替了晋国原本的统治者,甚至将晋国一分为三,成立了韩赵魏三大诸侯国。
这比之上述提到的田氏就更加过分了,!田氏虽然篡夺了姜氏的王位,但齐国的国号并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国家并没有灭亡,它的统治根基依旧存在,国内的人口土地也没有承受太大的损失,就好比封建社会成立之后的王朝更替一样。
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事件却是彻底的将晋国变成了过去式,此后,他们更是迫使周天子承认他们的地位,并且纷纷以王自居,虽然这三大家族的人原本在晋国有着很高的地位,但从血脉和传承来讲却并不是晋国权力的正统享有者,而他们所建立的国家并不是周朝所分封的正统诸侯国。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如果真的按照血脉的传承去衡量的话,韩、赵、魏三家的存在都是没有道理,而且不伦不类的;但在整个战国时代,并没有人对他们的来历提出质疑,或者说人们依旧承认这三个国家是中原地区文化的正统传承者;由此也可以看到,血脉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标准。
楚国自立为王,依然被各大诸侯国所承认第三个我们来看楚国自立为王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在战国七雄当中第一个称王的其实是楚国,它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称王,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独立于了周王朝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已经是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地位了,这样的行为是对于周朝统治的藐视,是对周朝制度的污辱。
楚国的统治者也不具备西周姬姓的血脉传承,但其依旧不服从于周天子的命令,依旧可以凭借着地理和本身的国家实力发展因素而自立为王,可是独立出去的楚国并没有脱离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承,它依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后也为华夏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也承认其战国七雄的地位,所以本身的家族地位和统治者的身世并不足以成为禁锢平民百姓的牢笼。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秦武王灭周迁九鼎,实力才是最大的话语权第四个我们来看武王灭周迁九鼎事件;如果说上面的三个例子只是停留在诸侯国和本身的执政贵族上的纠纷,不足以说明血脉的微弱性的话,秦武王灭周这一事件却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我们上述所提到的血脉是建立在周王朝的基础之上的,从西周到战国这上千年以来所谓的贵族以及诸侯全部都是由西周的天子分封而来的,天子确定了它们手中的权力,确定了它们在周朝的统治地位,确定了它们本身所处的阶级,因此它们的血脉才会被平民所承认,才会变成所谓的高贵。
所以,周朝的王室其实是这种血脉的本源,按理来说是最不应该被取代的,可是到了春秋时代之后,周天子对于各大诸侯国的控制越来越微弱,在中原地区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各大诸侯国更是纷纷以王位自居,不再理会周天子的抗议,整个天下也成为了战国七雄的天下。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而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因为经历了两代商鞅变法而强起来,直接动了消灭周朝的心思,在秦武王的时候将周朝一举击溃,并将代表着周王朝权力的九鼎全部搬运到了秦国,自此,周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整个中原地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如果说血脉真的能够阻止人们的欲望,真的能够阻止人们对于王朝的不轨之心,那么秦武王灭朝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从这里来看,很多人印象中的那种血脉和地位在战国的时候早已化作了泡影。
战国时代,没有发生农民起义,并不单纯凭着血统约束
战国时代只是一个用实力来说话的年代,谁的综合国力比较强?谁就能占据着一席之地?换句话说那个国家的实力强盛,哪个国家对血脉的传承就有着新的定义。
综合上面四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在战国时代并不是不存在起义,只不过没有平民阶层对于统治者的反抗而已,只不过,我们平时所定义的起义,都是社会底层的民众所发起的而已。
其实话说回来,就如同陈胜吴广喊出的口号那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有本身所谓的血脉,不过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工具而已,历史的潮流自有它的定律,不可能单纯的凭借着血脉上的传承来得以约束。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从来都不存在天生的王侯将相,所谓的王侯将相不过是从流寇转型过来的而已,但这个转型是存在着风险的,转型成功就是王侯,如果转型失败了那就是流寇,这就是所谓的成王败寇。其实在战国时代这样的纷争就已经存在了,并不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因为血脉和地位上的压制和恐惧,而导致低阶层的平民百姓甘愿被压迫。
讨论
对待开国功臣态度上,汉高祖与秦始皇迥然不同的原因我们再来谈谈汉高祖刘邦,他之所以对一些开国功臣赶尽杀绝是有三个因素造成的,首先,刘邦本身就是布衣之士,他担心有人像他一样从最底层做起而推翻他的统治,毕竟他本身就是一个市井中人,他能够做到的事情,相信有其他人可以做到,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比如说韩信等。
这些人不但拥有封地,拥有军队,他们还拥有很丰富的斗争经验,如果真的揭竿而起的话,大汉的统治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刘邦不得不为他的江山做好最安稳的打算,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反抗事件。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其次,是因为他与自己妻子吕雉的博弈将很多人卷入了其中,大汉王朝建立之后最大的一场风波当属刘邦与吕雉之间的斗争了,既然皇帝和皇后阵营不同,那么自然会导致朝廷的大臣分成两派,刘邦对于吕雉阵营的人自然容纳不下,吕雉也会为了自身权利和地位的安稳费尽心机地除去刘邦身边的人。
所以,韩信的人头落地了,陈平加入了吕雉的阵营,樊哙也成为了两人斗争的牺牲品,这场斗争虽然没有硝烟,但却充满了血雨腥风,直接导致了朝堂上的人才凋零,让人们留下了刘邦对功臣刻薄的印象。
其实在这一点上,汉高祖刘邦与秦始皇嬴政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不说嬴政对于中华文化传承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也不去提他对于历史的贡献,单纯的看他的统御能力,想必在所有的华夏帝王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秦始皇能够很好的把握臣子的心思,能够很好地运用他们的能力,所以在他在位的时候,秦国是井井有条的,无论是秦朝建立之前的灭国之战也好,还是后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好,他的统治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他并不需要通过谋害权臣来保全自身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如果秦始皇还在,那么大秦帝国必定不会灭亡的原因。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再次,刘邦实施的郡国并行制所带来的影响;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并没有像秦朝那样直接推行郡县制,而是推行郡县和诸侯国并存,可是诸侯国本身拥有着自治权,这样的自治权会导致权力欲望的膨胀,自然会有与刘邦对抗的念头。
我们从混乱之时没有反叛的郡县,只有反叛的诸侯;这一点也可以看到这个问题;所以刘邦不得不诛杀一些人以保证自身权利地位的稳定,这是制度上的缺陷,并不是血脉问题所导致的。
后记
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嬴政与汉高祖刘邦之间的差距,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实与他们的出身关系并不大;战国时代之所以没发生过底层阶级民众起义,与血脉上的因素也没有太大的关联,历史发展形式其实是由君主的决策能力所决定的,如果一个君主能够运筹帷幄,能够寻找到最合适的制度以及政策,那么国家必然会是安定的。
参考文献:《史记》、《吕氏春秋》、《战国策》、《资治通鉴》、《汉书》、《左传》等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501 字。

转载请注明: 战国无起义,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刘邦诛杀功臣,并非血脉因素作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