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短短20年,德国军队是如何崛起发动二战的?
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都以惨败告终。那么,夹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对二战的影响如何?一言以蔽之:这个时期的德国,在为洗刷一战战败的耻辱而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而希特勒上台是在1933年,这15年的德国,有一个名词——魏玛共和国。
德国皇帝成了历史,但魏玛共和国并没有丢掉日耳曼人的传统——坚韧。
一战后,战胜国处置德国的《凡尔赛条约》,被德国人视为奇耻大辱。复仇的种子,在很多德国人心中生根发芽。这次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清零,本土13%的面积被割走,工业损失极为惨重。不过,被瓜分后的德国,依然保持(在欧洲)了大国骨架。类似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远不如苏联,但也继承了苏联的大国骨架。
有了大国骨架,至少的德国工业体系没有被摧毁,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德国就可以开动这些机器。6千多万德国人,并没有因为帝国的倒掉,就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德国进入魏玛过渡期后,打着产业合作化的旗号,对之前就比较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进行更新换代。
这里要提及一个关键人物——瓦尔特-拉特瑙。
拉特瑙在1919年出任德国的建设部长。他还有三个身份:一,德国著名的工业家,德国通用电气总公司的创始人;二,政治家(担任过外长);三,犹太人。
第三个身份暂时可以忽略。拉特瑙在一战后就说:要不惜代价把德国的军事工业至少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自此后,德国不管是建立新厂,或旧厂翻新,会突显其军事产业功能。尤其是被用于军事上的机床,德国非常可疑地进行大规模生产,截止于1929年,德国生产的军用机床,可以大规模出口欧洲和东亚国家。
当时的东亚国家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引用德国货在情理之中。可进口德国精密军事机床的,竟还有法国——德国的世仇,一战的胜利者。
法国在《凡尔赛条约》占了德国大便宜,比如占领洛林和阿尔萨斯,还能开采德国的萨尔煤矿15年。之后呢?法国就枕着一战的胜利呼呼大睡,军事工业发展远不如德国,拥有的都是旧式武器。自己生产不出精密军用机床,法国只能放下战胜国的面子,向德国购买军用机床。
法国就不担心德国会报一战的战败之仇吗?法国相信德国没这个能力。何之?《凡尔赛条约》对战后德国的军队人数有严格限制:不允许超过10万人。对超过6000万人口的德国来说,10万人的军队能干什么呢?
法国认为可以高枕无忧矣!
而德国也为只能有10万人规模的军队而苦恼,这点子兵力维护国防都极其勉强,还怎么对外开战?
德国人聪明,有的是办法。
德国并没有违反《凡尔赛条约》,军队人数确实没超过10万人。但是,德国却把这10万人的小规模军队,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只要需要,德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部队人数扩充到100万人以上。如果把德国军队比喻成一台军用机床,每一名德国士兵就是一个零部件。生产一个零部件,都能带动下游相关产业。
德国名义上的军队只有10万,可用以训练士兵的军官多达数千人。这些人打着文化部的旗号,混迹于柏林各个目的可疑的研究所……
还有德国的海军。战前德国海军规模就不大,战后只允许德国拥有1.5万名海军。德国深知海军的重要性,1.5万人根本不够用。德国还是那一套,让更多的海军军官,不以海军军官的身份,进入各军事机构。
与德国军队实力不断增强相对应的是,德国的军费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长。1925年,德国军费已达4.9亿马克。4年后的1929年,这个数据已刷新到8.27亿马克。
德国人对一战后遭到的奇耻大辱不能释怀。上至部长,下至普通士兵,都憋着一口气,意图向战胜国进行报复。加上德国缺乏所谓的民主土壤,魏玛共和国和之前的德意志帝国没有任何区别,不过换了块招牌而已。相比于民主,复仇的口号更能煽动德国人,最终导致了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的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