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伴随着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教师作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能够收获到为人传道解惑得来的尊重、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但却需要无数的坚守和奉献,体会诸多教化育人的艰难和甘守清贫的不易。只有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充满热爱,才能做到初心不改,奉献一生。
今天让我们走近那些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学校和老师,品味他们的教育人生,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以高水平专业群助力精准脱贫
近年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立足产业办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理念”打造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学院通过打造高质量专业群,创建师资孵化平台,鼓励教师提升学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将党员教师归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种类型进行考核,实施党员“四个一”工程。在党员中每1-2人联系一个乡村产业实践点,每季度开展1次实践点技术服务,每年为实践点解决1个技术难题,在实践点开展1项科研课题,为乡村产业发展助力。
不仅如此,农学院大力帮扶精准扶贫学子,为“精准扶贫户”开设“精准扶贫”专项招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助力贫困家庭完成学业。近年来,农学院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与碧江区桐木坪乡、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建立“院乡共建”服务模式,从学生暑期三下乡、教师进企业进农村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与合作。
“把科研做在田园农庄,把文章写在田间地头,把党的旗帜插在大地上。2016年至2018年贵州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农学院共15个项目立项。我们立足本土,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为地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农学院党总支书记舒高攀说。
市民族中学特色办学全面育人“花园学校”扬帆起航
在风光旖旎的锦江河畔,坐落着有“花园学校”之美誉的铜仁市民族中学。经过六十多年的时代变迁,市民中以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4年“铜仁市民族中学”与“铜仁市实验中学”整合为新的“铜仁市民族中学”。
“新的市民族中学秉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始终坚持‘讲文明、思进取、促和谐’的校风,努力整合两校办学资源,汲取原来两校的优长,在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全校师生同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充分发扬‘爱学生、精技艺、乐奉献’的良好教风和‘尊师长、勤思考、善合作’的学风,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长足进步。”市民中副校长张延舟说。
近年来,学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加强对教师业务的检查力度和规范学生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程序,执行教学开放周活动制度,实行推门听课;规范做好月考、会考及高三年级各类考试过程中的管理与监控,科学做好考试结果的分析研判和运用,为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借助校内外专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及时开展培优补弱工作各学科专题讲座,全方面综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与2019届相比,今年民中一本上线人数增加36人,上线率上升2.02个百分点,完成市教育局确定目标的210%,上线超额;二本上线人数增加168人,上线率上升7.74个百分点,完成市教育局确定目标的104%,实现了逐年上升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中在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积极推动特色教育工作,按照“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总体思路,切实推进学校的发展,积极践行“4+2”特色教育工程,高度重视学生“艺术和体育”两方面素质和特长的培养,尤其是在张进华贵州省体育名师工作室成立后,先后指导上千名全省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全省体育教学的提高添砖加瓦,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思南县兴隆场初级中学让学生实现最完美的自我让老师成为最幸福的教育人
清晨的阳光穿过叶梢,操场上洒落斑驳的影子,在这里背靠青山坐落着兴隆场初级中学。
近年来,兴隆场初级中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
学校通过建立班级竞争机制、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精准把脉老师教学“黄金期”,构建老师成长平台,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加强教师培养、落实教师待遇,让老师成长成熟起来,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指定每位教师负责8-10个学生的品行教育和学习教育,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有充分的话语权,建立监管记录和年末考核,精准施教,促进后进生、学困生飞跃转变。
不仅是教育教学,学校还积极开展兴趣班。开设书法课,坚持每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学生书写书法作品,每学期进行一次作业评奖,全校师生现场观摩学生作业本,学校每年评选校园之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邀请省内知名教授、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传授知识方法,交流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全校师生注重文化教育、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虽然我们是乡镇学校,但是我们的老师个个都有教育情怀,个个都有敬业精神,老师的心中没有差生,力争让每个学生实现最完美的自我,让老师成为最幸福的教育人。”兴隆场初级中学校长安绍富说。
据了解,兴隆场初级中学2017年至2019年教育教学质量均位于铜仁市乡镇学校前三名。今年166人参加中考,600分以上6人,580分以上29人,500以上88人,人均分593分(含文综),被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71人,高中上线率达96.4%。
特教老师田亚丽“折翼天使”守护者
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孩子也都有学习的需求。那么也就有这样一群既平凡又特殊的老师,他们的学生因为身体或是智力上的残疾,被称为“折翼的天使”,他们正是这群“折翼天使”的守护者——特教老师。他们年复一年,用爱与坚持敲开了孩子们的心门,带给孩子们爱与希望。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的田亚丽老师就是其中一员,在从事普通教育12年后,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田老师登上了特殊教育的讲台。
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老师、保育员、治疗师,个个都是全能。特教老师除了专业过关外,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田老师告诉记者:“我们需要用漫长的时间才能教会孩子们上厕所、擦屁股、吃饭、穿衣、洗手等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但是看见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这些事情,能够脱离老师、家长照顾自己,我们的喜悦不比普通学校的老师看见自己的学生考上大学的那份喜悦差。”
在田老师的记忆中,有一个言语加智力障碍的学生,平时非常安静,每次对他进行言语训练的时候,他总是非常认真且吃力的跟着老师练习,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却还是连最简单的字音都说不清楚。但他那股认真的劲儿却让田老师铭记在心,让田老师更是觉得要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成长。虽然是特殊学生,但他们也渴求进步,他们也是有爱的,当他有零食的时候他会高兴的跑过来,叫老师吃。当看见其他同学摔倒了,他们同样也会立刻跑过去把同学扶起来,拍掉身上的土,在田老师眼里,他们就只是一些需要很多关心的孩子。
孩子的一个手势,一声不太清晰的问候,甚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无不牵动着田老师的心。尽管不能像普通老师那样享受桃李满天下、功成名就的喜悦,但每次看到学生们有了一点点的成长变化,田老师内心总会很感动、很欣慰,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充满动力。“这就是特殊教育的魅力所在,会让你情不自禁的爱上它。”田老师满足的说道。
八年的特教工作,收获了很多荣誉,也让田老师深深的体会到,特教老师不仅要“为人师”,还要“为人母”,特教老师需要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信心、细心,八年的酸甜苦辣,八年的风雨历程,也让田老师更加热爱特殊教育,也坚定了继续在这条特殊的爱的道路上前行的决心。
张艳琴“常胜女将”的山村支教故事
2009年,怀揣着诗和远方的张艳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山村教育。被分配到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坪场镇最偏远的村小教一年级。面对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的面孔、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十分担忧自己做不好这个知识的领路人。“做孩子的启蒙老师,心里一直没底,我一直在探路、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寻找针对农村孩子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帮助每一位同学。”张老师肯定地说道。
为了能教好孩子,实现授人以渔,她不断地向学校的老教师请教,向同事请教,向书本请教,不断地进行课堂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经过不懈努力,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校级骨干,再到镇级骨干。2015年,她所带的第一届毕业生在全县六年级终端监测评比中获得“四类校”一等奖。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以及所教学科在每学年全镇同级同科期末考试评比中一直名列第一、第二,也被全镇教育界笑称为“常胜女将”。
在她工作的11年里,从学生晨读、课间操、吃营养餐等她都全程参与、全程陪伴,无微不至。并常常以一颗爱生如子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张艳琴班里有一个叫蒋昌来的单亲家庭孩子,与八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境极为贫困。每到开学季,他都因交不起学费而迟迟不来学校报名。听到这一消息,她第一时间赶到这位同学家中了解情况,之后,雷打不动,相继为这位学生缴了3个学期的学杂费。时至寒冬,看到这位学生仍身穿单衣和一双破凉鞋,在课堂上冷得直打哆嗦,张艳琴也时常给他买新棉衣、新棉鞋;遇放学时下大雨,其他父母都纷纷送来雨伞,而他却孤零零地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泪流满面时,作为班主任的她,走过10多里的泥泞山路,送他回家。
十几年如一日,她一直全身心投入教育,将全部的爱都放到了学生身上。“时常在出门时女儿熟睡着,归来时女儿睡醒了,有时女儿感冒发烧都顾不上,以至女儿很好奇地问我,‘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我的心底一阵酸楚,五味杂陈。”她哽咽着说,“但我不后悔,依然觉得讲台才是我人生最大的舞台,奉献才是我人生最大的贡献。”
徐雅娜走上三尺讲台不忘初心
2018年从铜仁学院毕业的徐雅娜,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美好向往,2019年如愿考上了教师工作,成为了江口县民和乡铁厂完全小学的一名特岗教师。
受小学语文老师的影响,徐雅娜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爱,也正是这份敬重和喜爱,徐雅娜心里一直暗暗期待自己也能走上三尺讲台。但是由于从小学习不是很优秀,徐雅娜高考不幸落榜,为了朝着教师梦想前行,在大专期间徐雅娜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文化成绩也不断提升,后来专升本成功,顺利完成学业,步入社会后如愿考进教师队伍。
从校园出来再重回校园,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学习的心。徐老师告诉记者,大学时她的专业属于艺体范畴,接触的都是艺体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学校严重缺老师,才担任起语文教学。相对其他专业相对应的同事,徐老师刚开始教学还不是很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也能享受到专业水平的教学,徐老师经常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习教育理论、坚持专业自修、参加培训……任一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期间,由于一年级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徐雅娜便慢慢引导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还会遇到一些较为特别的学生,“班上有一名学生是特殊单亲家庭,妈妈已经改嫁,爸爸时常酗酒,酒后会把对妈妈的不满发泄在小女孩身上,所以小女孩很怕和外界沟通。刚开始过来的时候,我上课讲话稍微大声一点,她就会被吓到大小便失禁,别人孩子书包里是书本,她的书包里总少不了两条裤子。”徐雅娜对小女孩家庭情况作了详细了解后,在学习生活还有心理上给予小女孩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慢慢指导孩子,也去教育家长,还让班上的同学多多帮助小女孩,现在小女孩已经能够正常融入校园生活了。
徐老师说:“我喜欢每天早上一进教室看到孩子们纯真笑脸,喜欢听他们上课时天马行空的回答,喜欢他们的天真可爱。这便是我每天最幸福的时候了。”(袁明 杨铜琴 石珍英 李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