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的真实原型—王近山将军
想必大家都看过这部经典战争题材电视剧 —《亮剑》,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时期,军人本色始终不改的故事。特别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经典台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剧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亮剑》的成功离不开主角-李云龙;而李云龙这个角色有一个真实原型,那就是王近山。
王近山将军1915年生于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许家湾,他在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野战军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淮海战役、上甘岭战役等重要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有人把王近山将军事迹与李云龙做过比较,他们有近 60%的相似点: 相似点一:根据同名小说《亮剑》拍摄的电视剧中,作者写到,李云龙出生在大别山湖北与河南交界 的地方,参加了“黄麻起义”,长征的时候是红四方面军的团长。 王近山是大别山区鄂豫皖三省交界的红安县人,也参加过“黄麻起义”。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曾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 相似点二:李云龙在参军以前是一个篾匠,王近山将军在参加红军以前也做过篾匠活儿。 相似点三:王近山和李云龙在抗日战争中也同为八路军 129 师的团长,都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将领。 相似点四:王近山和李云龙一样,性格桀骜不驯,纪律性差,常做离经叛道之事,还有一个“王疯子” 的外号。
相似点五:李云龙在伏击日军运输队的时候,无意中遇见了“日军官战地参观团”。李云龙带领他的 “杂牌”军队与他们肉搏,将敌人消灭。 1943 年 10 月,王近山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奉命率队赴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途经敌心脏地区 韩略村时,根据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王近山和部下,当 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伏击的竟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 相似点六:李云龙的第二任妻子田雨是在医院中为他献血,后又照顾他终生的一名护士。王近山的妻 子韩岫岩也是八路军医院的护士,有名的院花。 相似点七:王近山和李云龙不仅都是战场上的虎将,生活中也都有幽默诙谐的一面。 属于红安的王近山让李云龙红遍了整个中国,却没有给红安带来一丝红霞。其实,原型王近山的故事 比李云龙更精彩。
如: 解放战争中,杜义德人骑兵纵队司令员,王近山任师长。在一次战斗中,王近山的部队缴获一批战马, 将军特别钟爱。在一次行军过程中,这些战马受了惊吓,怎么也不肯过浮桥,担任部队殿后任务的杜义德 过来二话不说就毙了两匹马。那些马在王近山心目无异于“美人”啊!而今,居然让一个小子枪毙了!王 近山二话不说就提着枪上去了,破口大骂:“妈了个 X!你他妈敢枪毙我的马,我让你偿命!”拔枪就要打, 杜义德也不是好惹的,“别说是马,耽误了部队行军,老子连你一起枪毙!”两人都骂对方是“二杆子”, 警卫员吓哭了。后来徐向前来了,把王近山一顿臭骂。几年后,两人再次相见,已是我军的高级指挥员了。 从此,两个脾气相投的将军开始了他们的搭档生涯,从晋冀鲁豫到大西南,再到朝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15年,王近山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桃花乡一个穷苦人家,9岁就为地主放牛,13岁当长工。性子刚烈的他15岁就和一帮小兄弟参军。王近山打起仗来特别勇敢,第二年就从班长、排长升任连长。在一次战斗中,王近山与敌人“肉搏”,抱住敌人滚下山崖,脑袋被尖石刺了一个深洞,自此他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洗澡都不能用劲搓洗。就是这次战斗,他得了一个绰号——“王疯子”。他很快被提拔为红10师28团团长。伏击日军士官团(历史主角:王近山)1943年10月,王近山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时,奉命率队赴延安去保卫陕甘宁边区,途经敌军心脏地区韩略村时,根据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见那里的地形险要,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准备打个伏击,好狠狠杀一下鬼子的威风和气焰。10月22日晚上,王近山指挥部队进入阵地设下埋伏。王近山和部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即将伏击的竟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八路军总部也没料到,日本人更没有料到。10月23日上午8时许,公路远方腾起滚滚烟尘。王近山驾望远镜一望,路上一溜汽车,一查整整13辆,车上站满了日本鬼子。王近山心想,13辆汽车也就二 三百人,而他此时有1000多人,吃掉二三百人很有把握。此役,冈村宁次苦心拼凑的所谓“战地参观团”,除3名装死留下性命外,其余包括一个少将旅长,6 个大佐联队长,180个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这和《亮剑》中李云龙率部全歼“日军士官团”如出一辙。
可以看出王近山将军也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