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双人四手联弹不稀奇,那你见过八人16手联弹的“壮观”画面吗?这一幕,出现在昨晚的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93岁著名音乐教育家郑曙星教授的八位学生们,共奏一曲拉维纳克的《加洛普进行曲》,场面格外有趣。“钢琴的曲目有很多,也是弹不完的。今天有那么多学生一起来为我演奏,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郑曙星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
教师节意味着感恩,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今年双节合一,恰合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与阖家团圆的节日传统。江晨、易小敏、解静娴、唐瑾、翁怡、姜姗、刘念劬、蒋超、欧阳菂(本场音乐会上台顺序),用真挚琴声献上一台“繁星曙光·铭记师恩”的音乐盛会。
音乐会尾声,特邀主持人王勇先是邀请台上八位演奏者向郑老师鞠躬,再请一楼和二楼的观众先后为郑老师鼓掌,此起彼伏的掌声里,让音乐厅现场宛如一首协奏曲,激荡着阵阵暖意。
“郑老师的很多教育理念是超前的,用一句时髦的词汇来形容,她教会我们‘正念’——要完全投入甚至钻到音乐里面,她激发了每个学生演奏钢琴时的内驱力和创造力。”从五岁起就师从郑曙星的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江晨告诉记者,郑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包括我们上台前的饮食以及服饰搭配,她都会关照,对她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要兼顾听觉、视觉等方方面面才算是完整的”。
“和今天台上各位师兄师姐比起来,我是年纪最小的,所以他们经常叫我小小师妹。”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解静娴,是郑老师从上音退休以后返聘状态时收的弟子。“小小师妹我都已经上了年纪了,但是在老师面前,我们永远是学生和小孩儿。”几天前,解静娴给郑老师打电话,祝她教师节、中秋节快乐。“郑老师在电话里说,她很期待这场学生们特意为她而办的音乐会,兴奋得有些睡不着觉。”
携年少时恩师曾指导过的中外名曲,以深情演奏感谢师恩
求真求实、真诚博爱,是郑曙星从教68年来笃行的教育理念。“如果能让学生体会到世界上音乐竟是如此奇妙,可以冲撞到你的内心,震撼你的感情,我就会感到一生无憾了!”郑老师曾这样说。
她在学生身上倾注大量心血,培养出一代代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桃李天下;她热爱教学,为师如母,犹如向晓之星那样照耀世界各地,熠熠发光。昨晚上台演出的演奏者们,带着年少时郑老师曾指导过他们的多部中外名曲,以及每个人的自选曲目与合作曲目感谢师恩。
“我对钢琴世界的认识,是从南汇路38号开始的。记得我的第一堂钢琴课,开始于1979年,之后的七年,郑老师从入门一直教到我附小毕业。”江晨说,郑曙星老师是她的启蒙恩师。如今,自己也已成为老师20多年的江晨,在教学中常常惊叹,郑老师的许多理念极具前瞻性。“比如从识谱开始,练琴就不能让家长陪,要独自面对各种困难;无论弹什么,哪怕是手指练习,也要很有音乐地用心弹;没有钢琴的时候也可以看谱练琴等等。”
在江晨小学六年级时,郑老师以极大的魄力,带她准备了一场独奏音乐会。昨晚江晨演奏的几首肖邦的曲子(《华丽圆舞曲三首》(作品34)、幻想即兴曲(作品66),就是那场独奏会的一部分。用江晨的话说,在学习这些曲子时,郑老师虽然“管头管脚”,连曲子最后一个长音能留多长,手什么时候离开键盘,脚什么时候离开踏板,头什么时候可以扬起来,曲子之间要停多久都要提要求,“但是在曲中的处理,却留给我很多可以自由选择的地方”。
“女孩子弹钢琴一定要像男孩子,要有冲劲儿、杀劲儿和气魄。男孩子弹琴有时候要像女孩子,得找到细腻的感觉。”这是郑曙星老师对学生们常说的话,如今解静娴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会用这句话提点她的学生。
昨晚,一身红裙的解静娴先是演奏了一曲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这是她从小和郑老师学习的中国作品之一。“郑老师非常爱国,一直和学生们说要多坚持推广中国钢琴作品。“这一次解静娴再次奏响《浏阳河》,是对郑老师的汇报,也是精神的传承——“像老师一样,永远对祖国有一颗热爱的心”。
另一首比才的《卡门主题变奏曲》,是一首比较新的曲子,充满炫技性,解静娴特意为这场音乐会练习了三周。“无论我何去看郑老师时,她都会提醒我不能因为埋头教学,就停止练琴,她督促我要开拓学习新曲目,不断提升自己。”
“郑老师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恩师,她把我从桂林带到上海学琴,很早就让我认识到音乐性在弹奏钢琴中的重要性。”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科教授唐瑾说,虽然自己只跟随郑老师学习了两年多,但是这段学习经历非常关键,引领她一步步走上了钢琴专业这条路。
昨晚,家乡在桂林的唐瑾,奏响了一首由广西作曲家陆培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山歌与铜鼓乐》。这首作品以广西少数民族音调为素材,并与当时还很少人使用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很好地进行了结合。“我深深明确自己作为中国当代钢琴家肩负着的光荣使命——让本民族的优秀音乐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发扬光大,这也是郑老师一直所教育我们的。”同为广西人的唐瑾说。
她是优雅博爱的“女神”,不仅传承技艺更要学会恩师的为人
解静娴人生中的好多个重要时刻,都有郑老师的提携和陪伴。比如她17岁时,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届塞勒德国国际钢琴比赛,当时郑老师全程陪同。“我说,‘郑老师,我今天想练琴’,她就说‘好,那你自己去练’。我说,‘郑老师,我想去外面逛逛’,她说,‘那你就去逛’。”备赛的日子里,郑老师并没有盯着学生一直练琴,相反,让解静娴用自由、开放、轻松的心态,完成了整个比赛过程,最后她发挥得很不错,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几个月前,我还给郑老师寄了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郑老师看得有滋有味。”江晨说。
正如郑曙星的多位弟子所提到的,郑老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上,除了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巧,还注重拓展大家的想象力。她经常提醒学生们,要多看书,多去了解不同的世界,吸收不同的知识,从生活当中感受音乐和艺术的真谛。她自己爱看不同的书,会给学生推荐好书,鼓励他们去看画展,也建议大家到大自然里走走,打开思路和视野,而不是把自己关在家里“死练琴”。
郑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了弟子们。解静娴小时候去郑老师家里学琴,印象里的老师一直是时尚优雅的“女神”。“我看到郑老师家里布置得非常优雅。她特别喜欢鲜花,每次去她家里,都有鲜花的芬芳。工作再忙,她也是打扮得非常得体优雅,有时候穿八盖裙搭配衬衫,头发吹得很好。她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非常有意思的小纪念品,是她的学生从世界各地给她带来的。”
“在我每次获得一个好成绩或者说取得新的进步时,郑老师都会送我一个小礼物,比如说毛绒玩具,等我长大了以后,她就送我水晶别针,让我非常感动。”解静娴说,老师给她的礼物,她都好好珍藏着。“最近,我又把郑老师送的娃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床头。看到这些小礼物,就会想起多年来老师的点滴关爱,给我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和力量。”
在郑曙星的教育下,她的弟子们学会了用一种既严谨又自由的状态去学习音乐。同时,郑老师也展示了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对学生的人生所产生的深远的正面影响——用专业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获得心灵的感悟,推动他们不断前行。学生们也纷纷表示,从技艺到为人,将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传承恩师的精神。
相关链接:
《黑猫警长》主题曲的创作者之一,也是郑曙星老师的学生
昨晚的音乐会钢琴演奏者里,出现了一位作曲家的身影——他就是《黑猫警长》主题曲的创作者之一刘念劬。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象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昨晚的音乐会上,刘念劬、江晨、唐瑾、解静娴共同奏响了一曲《外滩钟声与黑猫警长》(刘念劬),旋律一起,无数大小朋友都能跟着吟唱,瞬间把人拉回美好的童年时光。
刘念劬也用这段话专门表达了对恩师郑曙星的感谢:
人们一定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恩师郑曙星最早期的钢琴学生都不是钢琴系的?陆在易,林华,奚其明,陈学娅,加上我,有四位作曲家一位出版家。
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古老的故事:上音老院长贺绿汀委派刚毕业的郑曙星到附中去教作曲专业的学生,同时宣布作曲科的钢琴为第二主课,我们都是从钢琴科转作曲科的高材生,程度与钢琴专业的同学相仿,但老师又要设计更新的教案,让我们博博群书,了解更多的作品,恩师正是贯彻贺院长治学理念的楷模。
我深感荣幸的是:我们成为年轻的郑老师在附中的第一批钢琴学生,这就是贺院长化心思培养的未来作曲家,毫无疑问郑老师最早的教学实践是成功的,我们如今还簇拥在郑老师身边。
我个人对郑老师更有一份如慈母般的情怀,1962年我父亲北大学人刘静窗先生去世,是郑老师陪我走出伤痛,并在她指导下写出了我的怀念父亲的处女作《甜梦》流传至今。感恩郑老师。
作者:姜方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