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核酸采样志愿者,前几天,张远在海淀区北下关社区,完成了她第一次核酸样本采集。
受疫情影响,本职是医学科研工作的张远,近期一直在居家办公。5月24日,北京市开始面向社会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发布会一宣布这个消息,我就登录网站报了名。”经过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和考核,6月2日,张远正式上岗,整个过程仅历时一周。“效率非常高,能为社区做点贡献,我很开心。”
虽然天气炎热,忙碌一上午完成了290个核酸采样,张远感觉还好。“社区对我们很关照,消毒、降温工作做得也很到位。跟上学的时候在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房里比,体感还要舒服一点,至少没有小鼠那么大的味道。”
张远把自己第一次当核酸采样志愿者的日记,发在了社交媒体上。除了感受,还有一些她的观察。
比如采样市民中,约有一半的人,口腔状况不太好,约四分之一,牙齿有缺失。“基本上,年纪越小的人,口腔状况越好一点。可能年轻人会更加重视。”另外,脱下口罩,皮肤白白净净没有痘痘的,一般牙齿状态也比较干净。“说明对自己形象比较在意。”张远说,志愿者队伍中,也有口腔医院的医生,她打算等有空了,跟专业的医生交流学习一下。
张远说,居家办公期间,她会一直参与核酸采样志愿工作,“既能帮助社区抗疫,又能有一些医学观察学习的机会,感觉很充实。”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毅
流程编辑: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