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爸爸真棒(babazhenbang),作者爱丽思
“不是说国际教育遇冷了么?怎么我想去的国际化学校都早早招满了,排队的学生多到要开新春季班呢?”
上海一所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小K感叹道。
今年年初,小K拿到了三所海外高中的预录取,后来疫情爆发,考虑到未来出国形势不稳定,小K决定留在国内继续读高中。谁知联系了几所国际化高中的招生办,大家的回复都是:秋招早就满了,现在只能排队等插班,或等春招班。
小K满头问号,疫情之下,不是说选择国际化赛道的人会变少么?怎么感觉出国留学的热度一点儿都没减呢?今年申请国际化高中的学生都有怎样的特点?
我们和小K一家有着同样的疑问,于是专门咨询了深耕国际化教育12年的渊学通顾问四老师, 她的回复是,国际化赛道没有降温,但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一是学生会更为关注国际课程能申请全球范围内的顶尖高校,不只英美,比如最近很热的留学目的地新加坡、日本、德国、荷兰等地的高校。
△国际化学校开设的国际课程,几乎被全球高校认可,为学生做好了多国申请的准备
二是今年学校的生源更多元了。受“中考改革”、 “低龄留学遇冷”等影响,今年备考国际化高中的有中考转轨生、双语学校融合课程班的本地学生、江浙来沪读书的牛娃,以及一批从美高、英高回流的小留学生。
所以不受户籍限制的、最优质的一批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学位竞争会更激烈。
生源,比往年更多元中考改革, 15门科目全考
做两手准备,中考生提前半年拿国际高中的预录取
今年上海中考考生8.4万,创近三年来新高,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大家都说,明年的考生会更难,因为他们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届。
全学科、全测评的新中考,共考察15门科目,满分也将由630分改变为750分,给升学增添了很多未知。
为了使升学有保障,很多在体制内读书的家庭会做两手准备,在中考前半年先拿几份国际化高中的录取,后面6个月再全力准备中考,化被动为主动,把选择升学路径的主动权留在了自己的手里。
国际化学校春季招生,避开了中考备考最紧张的1-6月,不少学校会在10月、11月、12月设置考试,因此学生有机会在中考前,直接锁定offer,给学生一个“保底”的可能。
摇号后,为稳定本校生源设直升通道
双语学校校外招生名额设限
民办摇号后,十二年一贯制双语学校为稳定生源,会设小升初、初升高的直升升学通道。
同时教委对学校各学段招生总人数有所限制——如下图,上榜海外大学升学榜的一贯制学校星河湾、平和、世外、协和、包玉刚等,高中部的招生总数都没有超200人。
一方面是总人数少,另一方面是直升多,因此留给校外转学、插班的名额相当有限,造成了一些优质国际化高中的竞争激烈。
民办学校到了高中阶段,全国招生
江浙牛娃、美高和英高回流的海归都来了
民办国际化学校到了高中阶段,不限户籍,全国招生。比如沪上名校包玉刚、领科等,春招前就启动了江浙宣讲会,因此会吸引不少非本市的牛娃。
另外,今年最特殊的是,受疫情影响,原计划去国外读高中的学生大部分会留在国内,其中不愿倒时差上网课的,会考虑转到国内的学校继续完成高中学业。
△图为“在人间”采访的为赴美留学投入超百万的家庭。而据最新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发布2019年度国际学生数据报告,去年仅美国就有36,842名低龄留学生来自中国。
要知道,这些孩子已经经历过海外高中学术、面试层层选拔,可以说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家长已经投入了太多,所以再回国内读书,也必定会拼一所国际化资源和学术能力全在线的学校。
这三大原因,共同推动了国际化高中的生源多样化,以及让头部名校变得更为抢手。
一起冲“名校”都要避开这三个误区
无论是转轨、直升还是海外回流的择校家庭,选国际赛道后都想进一所优质的国际化高中,未来申请海外名校。
为避免大家陷入择校误区,四老师也特别准备了备考的三个提醒。在这里我们原封不动分享给大家。
误区一:国际化名校的考试比中考简单
其实不然。不少名校的入学考试,甚至比中考更难。
比如A类名校,世外、平和、星河湾、领科等, 数学笔试几乎都会涵盖AMC、微积分等超纲题,还有各省市的中考压轴题及奥赛题,难度大于中考。
B类以上学校的基本阅读理解会采自托福和雅思考试,超出中考的范围;另外英语写作部分字数、表达等要求为中考难度的两倍多。
误区二:成绩好=读名校
很多家长觉得学校看学术,尤其是英语,其实这并不是全部,招生更关注的是沟通力、自主性。
四老师说,在“渊学通”补课后插班考上世外初中的小C,当时和她同时竞争的学生,成绩都很强,而小C能被录取,关键加分项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
学校为什么这么选?因为国际课程的课堂模式就要求学生跟别人交流、合作,课后要做调研、组织活动,而且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GPA,关乎升学。换句话说,这就是国际课程的培养要求。
△截图为某双语学校的毕业条件
误区三:读国际化高中,压力肯定比体制内学校少
的确有学校更注重孩子身心及各维度的发展,不鸡血,也不大量刷题,但另一类偏重结果导向的国际化高中,压力不比体制内学校少。
所以在申请前,大家一定要深入了解每所学校的入学门槛、学校风格等,并且和自身情况做匹配,如果差距太大,其实花再多的时间备考意义也不大。
我们见过太多学生备考太仓促,不了解即入学,最后极其不适应的案例。所以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有个“进度条”安心下来好好努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