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现在留学生都削尖脑袋留国外的情形,在民国时期,绝大多数留学生都是放弃了国外较好的环境与条件,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发展的。那时的中国还是一片凋敝,远不如今天的中国这么繁荣昌盛,为何却出现这样反常的现象。难道那时的留学生都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吗?(当然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形成风潮的根本原因)
我们将目光追朔到绵延38年的民国时期,来看看是什么原因?
政府向留学生大开仕途之门
当时清政府已将科举制度废除,对留学生大开仕途之门。清政府下诏组织留学生回国考试,依考试结果授予他们进士举人等旧式出身,那时的清政府本意是为了削弱反清的革命力量,但在浸淫了科举功名多年、从小接受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学生眼里,这无疑是进入政界的捷径和敲门砖。袁世凯时期,报名考试的250名左右的留学生们,有六成以上的人都被录取,第一等级进入中央各部,第二等级取得中央各部实习资格,待一两年之后,推荐任用。第三等,分发到各地方省委任职。国民党建立初期,也吸纳了很多高级留学知识分子加入,并担任重要职务。
“最不济也能在大学混个教授”
当时,有个小说《三博士》里主人公说道,留学回国,就是再倒霉也能去学校当个教授。虽然是小说杜撰的戏言,但当时社会情形,却果真如此。举两个例子,胡适当年在美国读书时,还未拿到博士毕业证书,北大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要知道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这样的器重与待遇是没有多少人可以抵抗住的。顾维钧也有相似的经历,在美国还未拿到博士学位,袁世凯就已邀请他归国担任总统秘书。这样的机遇,给你,你动心不?
与国内学生反差明显的待遇水准
清末,很多国人对自身文化经济丧失信心,唯有学习西方强大的科技军事才能富国强民的观念渐成百姓共识。谁能担此重任,最得力的推进者莫过于留学生了。当时,坊间不言而喻地存在着一个鄙视链。西洋留学的看不起东洋留学的,东洋留学的看不起本土上学的。甚至在薪酬待遇上,镀过一层金的留学生可以是本土学生的三倍。英美留学归国可挣得月薪200块到250块。而本土大学生只有60块到90块。
大家说,这样高的社会地位,加上远超当时平均水准的物质待遇,浓厚衣锦还乡意味的灿烂前途,留学生争先恐后回国发展,你还会觉得难解和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