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起,各地高考陆续“放榜”,考生志愿填报受到高度关注。教育部23日发布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做好考生志愿填报服务工作。各地要精心组织实施“五个一”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即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志愿填报政策培训、提供一本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组织一场线上直播咨询活动、播出一档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节目、发布一期志愿填报预警信息。
高考成绩发布后,考生和家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填报志愿。要填报好高考志愿,除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志愿填报咨询和宣讲服务之外,考生和家长还需要有正确的志愿填报意识,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本省的高考录取政策,填报适合考生长远发展的志愿。
为了让孩子充分了解掌握政策变化、熟练掌握填报流程和操作方法,家长可以帮助收集信息、进行参谋,也可以找专业的志愿填报机构咨询,但也要认识到,最终选择学校、专业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毕竟,未来的路要自己走。曾有大学新生进校后反映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填报志愿时,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兴趣,也对高校缺乏了解。要填报适合自己的志愿,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填报高考志愿,还需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拿到高考成绩后,有不少考生就用考分进行志愿定位,这是不准确的。各地实行知分(考分)、知位(排名)、知线(控制线)填志愿,考生定位学校和专业,应根据本人在全省的具体名次。因为高校在录取时,依据的是考生在全省的排名。随着各地推进平行志愿投档,高分落榜的情形大幅减少,但是可能存在考生“定位不准确滑档”等情况,因此,考生需要准确定位适合报考的院校,并根据高考录取规则,规避志愿填报的风险。教育部要求学校给全体师生进行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其用意也在于此,让考生吃透高考政策和录取规则。
高考不是求学的终点,考生通过高考被大学录取,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考生和家长不能只重视被录取的环节,而不考虑上大学后的学业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不能盲目从众,追逐所谓热门,包括对于新增的专业,都要结合自身的兴趣意愿,以及学校的具体办学情况进行选择。这样填报的志愿,才是适合自己的志愿。
(文丨熊丙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