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怕文人一支笔。这话可不是夸张,咱们就拿曹操举例子。
大部分人了解曹操都是从《三国演义》或者民间传说、戏曲、影视剧开始的,比方说这个唱戏吧,关公是红脸,曹操却是白脸,红色代表忠义,白色就代表奸诈,曹操的坏蛋属性都被定死了,这跟罗贯中一支笔把三国历史写成演义,给刘备加光环却给曹操抹黑有很大关系。
我当年初读《三国演义》也觉得曹操大坏蛋一个,一会灭吕伯奢满门,一会借粮官之头,一会用空盒逼死荀彧,一会儿为了自身安全装睡杀近侍......总之,堪称又阴险又狡猾,净干坏事儿。但年纪大一点忽然就回过味来:要是曹操真无恶不作,只有负面没有正面,怎么可能有那一大班子人愿意为他卖命?
所以说,《三国演义》和其相关的影视剧都不能尽信,就拿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黑点来举例吧:曹操患头风,神医华佗建议先用麻沸汤再劈脑取出风涎根治。曹操大怒,不分青红皂白,认定华佗想加害自己,不听贾诩相劝,坚持杀了华佗,结果自己病重,梦见伏皇后等一干人索命,不治身亡。
在罗贯中笔下这好像是个遭报应的故事,就差没给曹操来一句“你活该”了。但我们翻翻正史就知道,罗贯中这么写是经过特意设计的,他改变了大量的细节,就为了突出曹操多疑残忍。为什么这么说呢?对比下正史,就知道曹操杀华佗的关键原因和治病无关了。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来到曹操身边前就因为“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和《后汉书》的记载是一致的。没错,华佗本来是个读书人,沛相陈珪、太尉黄琬都曾经推荐他为官,但可能是早年对医学很感兴趣,华佗四处游历,学得一身好医术后渐渐名闻天下,没人再推荐他为官了,反而请他治病的人多了起来。
而请华佗治病的人里多有太守、郡守、将官、督邮、府吏等,他们让华佗的“神医”名气越来越大,传到了曹操耳朵里。华佗年纪渐长后,经常为自己选了医者这条路有些不开心、懊悔,因为在当时医者属于贱业、方技,虽然治好病能得到病人感激,地位却还是非常低的,权贵可以随便驱役。
史书说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很可能就是华佗行医时间长了渐渐开始厌恶让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这心态类似于大学生选错专业,悔不当初。他性子直,偏偏曹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于是这两人最大的冲突上演了——
“(华佗)久远家思归......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返回)”。
在此之前华佗就告诉曹操你的病没法根治,就算长期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三国演义》说华佗夸口可以治愈根本是瞎编),可曹操还抱着点希望。华佗请假回家后觉得不用侍候人的日子轻松多了,曹操几次三番叫他赶紧回来,他都“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借口妻子有病拒绝返回工作岗位。
曹操怒了,查出华佗妻子根本没病后深感自己被忽悠,威严受到挑战,于是不听荀彧劝(《三国演义》把劝曹操的人改成了贾诩),杀了华佗。他也找了个借口,说华佗明明能治好自己却故意不尽心,打算借帮自己治病而长期谋取好处,其实华佗真想要好处何必几次三番拒绝他的召唤呢?
《三国志》虽然有不少偏向曹魏的描写,但这段记载挺真实的,因为后面还提到华佗死后曹操爱子曹冲病重,无人可医,曹操后悔当时杀华佗不应该。由此可见,华佗死的确与曹操有关,但绝不像《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纯粹出于曹操的多疑、进而滥杀无辜,而是华佗的性格触碰了曹操的底线,别忘了,华佗死于公元208年。
没错,罗贯中把华佗的死亡时间搞成了曹操临死前,这也是假的。华佗死的那一年,曹操刚刚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还废除了三公,独揽大权,正是要树立权威的时候;而且他刚平定北方,准备南征,华佗在这种时候不给他面子,千呼万唤不回来,岂不是让堂堂丞相颜面扫地?
所以曹操杀华佗,是杀一儆百,明确告诉所有人,挑战他的地位和尊严就是这下场,跟治病无关。所谓“乱世用重典”,曹操要南征要保证后方朝堂不出乱子,就必须以铁腕手段震慑住所有人,这时候华佗骗他相当于自寻死路。这桩近2000年前的公案哪像《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的那样单纯,是我们误会曹操,把事情简单理解为你善我恶了。
把曹操当成一个凭喜怒做事的人,这是文学的思维,不是历史的思维。文学是用来引导人心的,历史才是让人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