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姬延也称为“王赧”,周赧王姬延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周王朝最后一任周天子。东周在后半期时,周天子已经是名存实亡。此时是诸侯各自为敌、相互征伐吞并,各诸侯国为了图强生存为此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这个时期称为“战国时代”。王赧于公元前315年登基即位,王赦在位时期,国势益弱,周王室已经十分衰败,同时加上内部争斗不休,周王室以至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各自为政,周赧王迁都西周。
周赧王其实最初是居住在东周(成周,现今河南洛阳),在公元前307年,此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武王,秦武王想举东周的周鼎(秦武王天生有神力,从小就喜欢气力方面的游戏,最终也是因举鼎意外而亡),于是秦国的右丞相樗里疾(也可称为赢疾,是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便率兵去了东周国以作试探,樗里疾的试探遭到了周赧王的拒绝,周赧王并且做出严词批评,丞相樗里疾为此大怒,便直接将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行将周赧王迁到西周公国的王城。
此时先不说周赧王的最后的结局,就但看这一点,周赧王是周王朝的君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虽然东周后期周天子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最高统治者。而此时看周赧王,哪里还像什么天子,还算什么天下之主呢!都被秦国的一位丞相强行驱逐出王宫,并搬迁居住地,这么一看,周赧王这位在周天子过的确实是“窝囊”!秦国的国君秦武王在位四年后,因和大臣比赛举“龙文赤鼎”,最终出现意外,英年早逝,秦武王去后,秦昭襄王即位秦王。
此时在各大诸侯国中,秦国迅速称霸,逐渐凸显出一家独大的形式,周赧王在位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更是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周王朝此时已经够衰弱了,周赧王还不消停,可能周赧王在后期是忘了在秦武公时期被丞相樗里疾赶出王宫,强行迁移居住地的事情了。周赧王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背叛了秦国,周赧王合纵其它诸侯国,率兵攻打秦国,秦昭襄王为此发怒,便发兵攻打周王朝,而周赧王此时虽然是天子,但已经将所有的土地都分封出去。
周赧王此时是一个没有领地的周天子,说是“光杆司令”也不为过,周赧王是寄住在周王朝分封的西周公国所在。周赧王之前是住在周王宫,因秦国丞相樗里疾的强行逼迫,周赧王为此居住到了西周公国的王城,而西周公国也参与了东方各诸侯国的合纵伐秦,周赧王是“光杆司令”不好整,秦国就发兵攻打西周公国,结果可想而知,西周公国虽然处于最高分封的爵位公爵,但土地、人口却很少,为此实力太过于弱小,最终西周君投降,前往秦国叩头认罪。
西周君将其城邑36座,人口3万余人全部献给秦国,秦昭襄王接受了西周君的所献给的城邑和人口,然后将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此时虽然游街示众的不是周天子周赧王,而秦昭襄王的对西周君的做法无异于打脸周赧王,西周君有封地,有人口,有军队,都是这个下场,而秦国要是对周赧王这样,周赧王也无法逃脱,秦昭襄王最终将西周君贬为庶民,后将其释放回西周。
在同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在极度抑郁不平中,气愤而亡。此时我们来看,作为周王朝的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周赧王,一生过的真是太难了。从其两件经历就能看出周赧王作为一国天子,过的确实是“窝囊”啊!早年先是被秦国丞相驱逐出王宫,最终合纵各诸侯攻打秦国还失败了,西周君被迫投降献城献地,还被秦国羞辱,虽然周赧王没有这样的遭遇,但最终的结局却也不好,是在极度忧愁、郁闷中而导致离世,结局说是“窝囊”也不为过。
接下来细看周赧王“悲惨生活”,周赧王姬延是周慎靓王之子,是东周第25位君主,周王朝最后一位周天子。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奴隶制王朝,周朝是夏朝和商朝之后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所创建,享国共计近800年,周王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宫湦即位周天子,周幽王也就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周天子,周幽王极为宠幸妃子褒姒,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为此便有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
周朝时期设有烽火台,烽火台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是古时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如有遇到侵袭,便白天施烟,夜上点火,然后一座座烽火台台台相连,用来传递消息。周幽王点燃烽火,用来博取褒姒的一笑,诸侯率兵赶来之后却没有发现敌人,而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却笑了,为此,周幽王之后又多次点燃烽火为博取褒姒一笑,褒姒虽然笑了,但是诸侯却渐渐的不来了,而周幽王点燃的烽火台也逐渐失去了防御作用。
在公元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虽然点燃了烽火台让诸侯救援,但是因之前周幽王多次“烽火戏诸侯”,最终诸侯没有前来救援,之后周王朝的都城镐京陷落,犬戎攻入西周,并杀死了周幽王姬宫湦,西周灭亡。之后便有了“平王东迁”,周幽王被杀后,诸侯打退了犬戎,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秦国也是因为当时护送周平王东迁而被周天子重新赐予封地,秦国从之前的附属国正式成为了诸侯国,也为之后强大的秦国打下的基础。而周王朝在周懿王时期,因戎狄逐渐兴起,周王朝就已经开始由盛转衰。周王朝在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的权威已经转变,差不多已经是一个摆设。周王朝在周武王姬发建立后,开始实行的是分封制,周武王将天下大部分的土地都分封给与天子同姓的兄弟、儿子,以及异姓功臣,或贵族等。
入地一旦分封出去,实际直接掌管者就是各个诸侯国,而周天子是间接管理,是不能直接干涉诸侯国的朝政的,周天子被尊为天下共主在周王朝初期是名副其实的,在宗法制和礼乐制的规制之下,周天子的权威确实是很大的,但是土地是有限的,而周天子逐渐分封诸侯国,到了西周晚期的时候,周天子几乎已经没有多少土地可以进行分封了,而人的欲望又是无限贪婪的,加上礼乐制度的崩坏,周王朝对诸侯国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周王朝到了东周之后,周天子的几乎已经快无法约束各诸侯,而东周又“三家分晋”为节点,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国时代的到来,原来周王朝初期,春秋初期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几百年的诸侯争霸兼并,在战国初期只剩下几十余家,其中有中原大地以西的嬴姓秦国,东边的姜姓齐国,中原的姬姓三晋赵、魏、韩,南部的芈姓楚国,北方的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随后各国经过变法图强、武力征伐逐渐强大后,开始先后称王,秦国在秦孝公之后,秦孝公的儿子赢驷开始称王,是为秦惠文王。赢驷是在公元前325年称秦王,而周赧王是在公元前315年继位周天子,周赧王继位之时,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已经是相当强大了,而周王室此时已经十分衰弱,公元前311年,秦国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儿子秦武王继位,秦武王继位后,想举周鼎,便发生了前文所述情况,周赧王被秦国丞相驱逐王宫,强迁西周公国之事。
秦武公在位四年后,23岁便意外身亡,周赧王继位周天子8年的时间内,秦国就先后离世了两位秦王,不过对比周赧王长达59年的在位时间显不得一提,接下来秦国迎来了一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嬴稷,秦昭襄王虽然没有周赧王在位时间长,但也差不多,秦昭襄王在位56年。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将东、西周公国灭亡,并且也是秦昭襄王将周王朝灭亡。
秦昭襄王继位秦王之后,秦国已经攻占了韩国、魏国、赵国的很多地方,周赧王为此忧心重重,害怕秦国将目标瞄向周王朝,而此时当时作为大国的楚国准备抑制秦国,准备合纵攻秦,楚国想以周赧王周天子的名号,号令各国一起攻伐秦国,周赧王为此大喜,便命令西周公凑军队,此时缺少作战用的武器和粮饷,周赧王便和辖地内的富户筹借军资,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此时连几千人军队的武器和粮饷都缺少,真是令人悲哀!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任命西周公率领五千军队同六国一起伐秦,然后最终只有楚国和燕国派兵而来,山东六国的其它四国并未参与攻伐秦国,而周赧王的几千人加上楚国和燕国也就几万人马,对于秦国几十万的兵力无异于以卵击石,最终西周公率军无功而返,周赧王的攻打秦国的计划也泡汤了,而周赧王之前向富户筹借的军资因没有打仗,也没有得到战利品的回报,周赧王此时面对富户的讨债时无可奈何,最终只能躲避在宫中一高台。
这处高台为洛阳南宫簃台,周赧王避债逃于此,亦作“逃责台”。周赧王这周天子做的是真心不如意,一位国君活成这样也真是令人感叹。周赧王是计划没有成功,而秦国却不干了,秦昭襄王下令直接攻打韩国,攻占了阳城,斩首了4万人,又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几个西安,斩杀俘虏九万余人,之后直扑东周王城,秦国将周赧王掳到秦国,之后就是发生了前文中所说的西周君向秦国叩头请罪之事。
西周君将所有的土地献给秦国后,秦国之后将其放过,此时秦国还没有把事情做绝,周王朝用来祭祀周王室太庙保住了,而周赧王回国后则“寄居”在东周公国。周赧王此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加上受了这么大的打击,还欠着富户大量的军资,可谓是快活不下去了,最后郁愤而终,之后西周君也离世,周赧王死后,秦国将象征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九鼎等贵重器物带回了秦国。
西周公死后,也在未立新王,西周公国灭亡,而享国近八百年的周王朝也自此走向了终结。在七年后,公元前249年,东周文公与诸侯密谋准备攻打秦国,而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已经于两年前去世,秦国新任国君秦庄襄王获知消息后,便命吕不韦率军攻灭东周国,至此,周王朝最后一点残余势力也被秦国铲除,周赧王成为周王朝最后一位周天子,八百年的大周王朝彻底成为了历史。
周赧王姬延中的“赧”字并不是褒义,“赧”字的基本字义是因羞愧而脸红,形容难为情、羞愧的样子,而周赧王中“赧”字也自然是这个意思,周赧王在位时期,空有周天子的名号,而手中的权力却所剩无几,自己都是寄住在周王朝分封的东、西公国之中,姬延这位周天子是看紧了诸侯的脸色,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过的却是“悲惨不过”的生活,他无法抗衡日益强盛的秦国,也守不住周王朝历代先祖留下的基业,心中虽然仍想维持周王朝昔日的荣耀,但奈何最终还是郁愤而终!
大家认为周王朝最后一位周天子周赧王活的“窝囊”吗?对周赧王姬延的结局怎么看?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史记·周本纪》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