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一年能读几千字的新闻让我们感到惊讶。一些家长把它作为帮助孩子学习阅读的榜样。一个还没上幼儿园、才三岁的孩子就能认识这么多字,妈妈的"智慧方法"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这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家长让孩子从小学习古诗、识字、算术甚至英语,当孩子都会的时候,家长还沾沾自喜,逢人就介绍自己的孩子多么优秀,却不知道家长是在害孩子。
家长总是以知识的多少、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孩子的聪明与否,所以地让孩子学习,不知道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不知道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对孩子来说是完全错误的教育。一些家长也强烈要求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和学前班,让孩子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玩。
让我回去看看。先进的教育是放在一个三岁的孩子身上。这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对孩子的大脑和记忆力真的有好处吗?今天我们就来超前教育,告诉家长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
一是"超前教育"等于育苗。
1.只看到教育的优点,没有看到教育的缺点。
家长急于求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让孩子背古诗、学算术、报各种兴趣班让孩子学习,孩子还小就会经历这样的摧残。只看到是教育,却不考虑教育的对象,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接受超前的教育就等于是在拔苗助长,不仅不会增长孩子的智慧,还会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出现倒退的现象。
2.影响儿童身心发展
0-6岁的孩子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还不完善,我们可以想一想,古诗连小学的孩子都不太会,更何况一个大脑不完善、记忆力不健全的孩子去强行背诵古诗、学习算术,孩子的大脑能承受得了吗?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孩子的小学学习。
孩子身体各方面机能也比较脆弱,皮肤娇嫩、骨骼生长,就去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导致孩子身体承受不了而影响其身体发育。而孩子真的愿意学习这些东西吗?在这个阶段,孩子玩是他们的主要特征,家长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
先进的教育在家长眼里还是好的教育吗?总是不顾孩子的身心特点地给孩子传达知识,孩子们真的愿意接受这些吗?小学教育孩子好不好?
2.在家长的威严下学到了很多知识,却埋下了"学怕"的隐患。
1.孩子厌学、不愿学。
孩子上小学后会厌学,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忽略了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去让孩子学习,学习过程直到小学阶段才去学习,孩子会有一种疲惫的状态,小学的知识和教学形式也会变得困难。这驱使孩子不想多学,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知识的兴趣,超前的教育也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兴趣。
2.孩子们失去了探索的欲望。
孩子在学前阶段充满了好奇心,对一切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当父母用枯燥的方式向孩子传授知识时,孩子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感受不到任何乐趣。孩子在小学阶段要学习知识,孩子已经学过了,孩子没有想要探究知识的欲望,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乱哄哄的。孩子上完小学吃老本后,学习习惯会越来越差,学习也会越来越差,这就是家长所说的超前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不要因为孩子小,不能抗拒,就一直灌输一些孩子不想学的知识,或者在家长的威严下学习,家长这样要挟是让孩子学习知识,也伤害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超前教育的危害会在孩子后来的发展中慢慢显现出来。
3.学习不能强迫,让孩子"玩中学"
1.共同将学习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
我们要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一天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环境。首先,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结合孩子的吃饭、上厕所、洗漱等行为,让孩刻保持干净、卫生。其次,让孩子多接触身边的事物,比如数一数苹果有多少个,家里有多少人等等,让孩子初步接触数字和数量关系。
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玩耍,多接触自然,自己去探索、发现自然的奥秘。孩子们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交流,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们可以在共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
2.让孩子在玩中学,减少刻意学习。
儿童的学习也是儿童的课程,我们强调课程的游戏化,不是说所有的课程都是游戏,也不是说课程中有一些游戏,而是课程承载了游戏精神。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是一种愉快、快乐的体验,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而不是所谓的只学不玩。孩子学习的内容并不深奥,但基于特点可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对于有些知识只是初步接受,以防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听不懂的现象。
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正确对待幼儿教育,真正理解幼小衔接。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知识,家长认为超前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但这已经在危害孩子了。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用担心。
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