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时期的重臣,这两人都是湖南人,而且同属于湘军,曾经一度关系非常好,但最终却走向了失和,史称“曾左交恶“。
左宗棠曾经力邀曾国藩出山组织团练,曾国藩推荐左宗棠带兵打仗,两人曾在1860年春天密谈了20多天,尽管二人在用兵和用人之上有一定的纷争,但总体来讲,他们还是相互尊重和支持。而且左宗棠还曾经带兵帮曾国藩化解了祁门危机,曾国藩也曾力保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
1864年6月,湘军一举攻破南京城,持续了多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终于落下帷幕,此时清廷上下都沉浸在兴奋之中,曾国藩更是被封为一等毅勇候,成了文官中第一个封侯的人。
而此时左宗棠却背后插了一刀,一道奏疏弹劾曾国藩战报造假。左宗棠说太平天国的幼主洪天贵福并没有被抓住,而是在攻破南京城时趁乱逃出,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迎入湖州府城,还打着幼主名号,召集太平军余众,而曾国藩却说洪天贵福已经自焚而亡。
左宗棠在这种关键时刻上书弹劾,真正是打了曾国藩一句响亮的耳光,慈禧太后勃然大怒,让曾国藩必须给一个合理的解释,把说谎的人抓出来严重处罚,并且把给予的赏赐全部追回。
这真真是把曾国藩给逼急了,毕竟都是湘军兄弟跟着自己打了多年的仗,现在战争结束了,好不容易领到赏赐,可以凯旋故里了,却要因为这个事情受到处理,还要交还赏赐,自己又如何给兄弟交代呢?
情急之下的曾国藩决定把朝廷的这个旨意给顶回去。
曾国藩一方面积极为自己辩解,另一方面他也举报左宗棠当年打下杭州城时,也有数万人逃出去,而他上报时说只有几千人。
左宗棠一看曾国藩的奏折,也气不打一处来,他当即指出曾国荃围了南京城两年,而我打杭州的时候并没有形成合围,所以有少量的太平军逃出是正常的,而且整个杭州城也不过2万的,哪儿来的数万人逃出。
二人的对骂,就像小孩子吵架一样你来我往。最后慈禧太后下旨说,左宗棠如实举报属于公事公办,曾国藩应该向他学习,两人就此结下梁子,二人从此不再往来。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以道德文章而闻名天下的大臣,而且两人一直以来都感情深厚,左宗棠为何要在这时候出来,打曾国藩耳光。
其实从后来左宗棠和曾国藩同为晚清重臣且都得善终可以看出,这二人的吵架更像是一种演戏。
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曾国藩,“三千里长江上下,无一不挂曾字旗”,他的手下也曾经有让他拥兵自立,对此清廷不免忧虑重重,而且当时大清朝的军事力量几乎都控制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三个人的手中,而且李鸿章曾经是曾国藩的学生,如果曾国藩再和左宗棠关系匪浅,联合三人的兵力足以让清廷改名换姓。
对于“功高震主,过河拆桥”的道理,曾国藩和左宗棠都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之间的不和,反而让清朝更放心,也是一种互保的之道。
表面上曾国藩和左宗棠势同水火,但实际上二人却是互通款曲,后来左宗棠率八万大军平定新疆,曾国藩把刘松山、刘锦棠等老湘营交给左宗棠,给了左宗棠很大支持。
曾国藩评价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左宗棠平定西捻时则曾上书清廷:“臣以此服国藩知人之明,谋国之忠,实非臣所能及。”
左宗棠曾在给儿子左孝威的信里说:”他以前和曾国藩虽然经常有争论,但总是会将上奏的奏章送给彼此看,这其实也说明两人互参的内容彼此都是知晓的,并不会因此而大动干戈。
所以二人表面上说为吵架,实际上却是在相互保全,曾国藩也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功成且全身而退之人。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赠送挽联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毋负平生。”见到曾国藩的儿子曾纪鸿,还“以三百金赠之”。
现在回头来看,左宗棠在关键时刻插刀的做法,也是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左宗棠一向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眼里揉不得沙子,自称“今亮”(诸葛亮),曾多次跳脚大骂曾国藩。
曾国藩兵败跳水自杀被救起后,一蹶不振,被左宗棠一通大骂。曾国藩借口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先斩后奏径自回家,又被左宗棠连去五封信痛骂,这颇有一种恨其不争气之感。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