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连长,却亲手枪毙了军长李服膺,在行刑前对军长连说了三声对不起。他为何要枪毙军长,又为何要说对不起?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37年8月中旬,日军沿着平绥铁路西犯,与第13军汤恩伯部在居庸关展开激战。大战打响后,第68师改编为第61军,军长为李服膺,归傅作义指挥。
李服膺
当时战况紧急,傅作义亲率第35军一部和第61军两个团赶往居庸关增援。但当傅率部东进到距离张家口附近的孔家庄时,与大股敌人遭遇。晋绥军不敌日寇,且战且退,于8月下旬退到天镇。
天镇是雁北东部的门户,天镇是否能够守住关系整个雁北战局,傅作义于是命令第61军固守天镇,务必挡住日军的进攻,减少居庸关战场的压力。接到命令后,李服膺立刻派兵进驻天镇,在以天镇为中心的地带建立起了阻击阵地。
第二天,日军大股部队就紧随而至。日军集中兵力猛攻李家山、罗家山阵地,以飞机、大炮进行轮番轰炸。第61军坚守天镇,完全是仓促之间迎战,完全来不及挖战壕、修筑工事,而且事先承诺好的补给也一直没有送达,因此打得非常艰苦。
李服膺年轻时的照片
坚守在天镇的第61军遭到日军近万人围攻,只能用血肉之躯与日军做拼死战斗。由于没有掩体工事,各部伤亡很大,但没有一人轻易后退阵地。仅第425团在李家山、罗家山阵地就坚持了4天4夜,到第4天时全团1300余人仅剩下了600人,全团9个连长,阵亡3个,重伤5个。
各线阵地情况危急,李服膺给司令部接连发起了18份求救电报。然而,日军进占迅速而援兵又久久不至。各线阵地在坚守4天4夜之后逐渐被日军攻破。第5天时,盘山主阵地失守,日军大举扑向天镇。天镇城内的守军坚持2天后不敌日军,被迫撤出天镇,丢了这个战略要地。
日军
天镇失守后,第61军撤往阳高继续阻击日军。但即使是军部所在的阳高城,城墙破破烂烂,最薄处仅有一二尺厚,城墙仅有一二丈高,城墙下的砖土堆得与城墙成了斜坡。这样的工事,这样的城墙如何抵挡日军?但即使如此,第61军在阳高坚持了三个昼夜,杀死杀伤日军600多人,最后被日军打破攻破城墙不得已撤退。
天镇、阳高失守,雁北战局急转直下,日军通过天镇攻击居庸关的守军,从南口撤退下来的居庸关守军遭到日军追击,损失惨重。正是因为如此,汤恩伯便跑到阎锡山处状告军长李服膺擅离职守,要求将他法办。
坚守
几天之后,李服膺就被抓到了太和岭第二战区指挥部行营。当时看押他的人是警卫营连长康增,康增的父亲与李服膺是旧交,康增以前也在李的手下当过兵,虽然时间不长,但毕竟是自己的长官。康增见到李服膺后,心情变得很复杂。
10月3日晚上,阎锡山在省府大堂公开审判李服膺。李服膺站在审判台前,整个人站得很笔直。阎锡山问罪李服膺:“从你当排长那天起,我就待你不薄,你却这样待我?第一,你做的国防工事不牢,导致坚守不力;第二,叫你死守天镇、阳高,你却退了下来!”
日军攻城
听到此,李服膺终于按捺不住说道:“你第一天给我下的命令,第二天我就去守城了,第三天日军就来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做工事,而且我没有材料做工事。我发了18份电报也没有任何消息,我的人死伤过半,坚守了4天4夜,在阳高也坚守了3天3夜,全都是用血肉之躯去填的!”
在说到从天镇、阳高撤退时,李服膺说道:“从天镇、阳高撤退,我是奉命行事,你发给我的电报我有留存。傅作义长官也知道此事,他手里也有这份电报的!”
阎锡山
此时已经无法再审下去,阎锡山给李服膺说了最后一句话:“你的家人,孩子我会接济,你不要顾虑。”李服膺听到这句话后,再也没有什么话说,只掉了两行泪后向周围的人点了一下头,然后径直走了出去。
李服膺被打成死罪,傅作义和李的部下多人不服,傅作义听说后往回赶来救李,李的一些部下则准备去南京告状。在这样的情况下,阎锡山决定提前处决李服膺,快刀斩乱麻。
当时的报纸报道
第二天一大早,李服膺被押往刑场。李服膺下了车后,昂着头往一个山坳处走去,康增和李达三两个行刑的士兵跟在他的身后。当李服膺走到山坳尽头时,发现早已经有一口棺木摆在了那里等着他。
他走到棺木旁边站定,背对着康增和李达三。康增此时的心如同乱麻,要他亲手击毙自己的老军长,他是不愿意的,更何况军长也有可能是蒙受了不白之冤,但军令难违,监督就在附近。康增没有办法,在犹豫了半天后对着李服膺说了三声:“军长,我对不起您了!”
李服膺坚守的天镇城墙
一声枪响过后,李服膺倒下了,子弹正好从他的后背击穿心脏。李服膺之死成为了康增一生难以忘怀的事情,他总会回想起当初行刑时的情景,想起那天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