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你丑你横穿、你胸大你先说 然后大家都特别听话

  「你丑你横穿」此类交通标语效果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补充说明:

  【交通标语改成“你丑你横穿” 横穿率直降三成】日前,厦门大学的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对比效果。结果显示,祈使语气的传统标语效果最差,“简单粗暴”的标语效果却最为显著,行人横穿率直降三成。

知乎日报:你丑你横穿、你胸大你先说 然后大家都特别听话

知乎日报:你丑你横穿、你胸大你先说 然后大家都特别听话

  这个现象可以用心理学解释么?

知乎日报:你丑你横穿、你胸大你先说 然后大家都特别听话

  知乎用户,宅与宅之歌

  “你丑你横穿”是唯一给出行为原因的标语。

  《影响力》中写到一个行为实验,内容是实验员去某个队列里要求插队。在对照组里,实验人员会和对方说“请问我是否能排在你前面,我有急事。”而在实验组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实验人员说的是“请问我是否能排在你前面,因为我有急事。”大概大家也能猜到了,实验组插队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原数据记不清了抱歉,有兴趣的可以找书来看看,推荐看老译版,不要看人大出版社那个版本)——而这仅仅是因为插队的人多说了一个“因为”。

  通过这个实验能够看出,在说服行为中,给出行为原因能够有效地增加成功率,而这个原因是否合理并没有显著影响。

  回到这个案例,让我们再看一下 3 条标语:

  “请走天桥”没有告诉行人“why”,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发出“do it”的指示。

  “仅多花 9.4 秒”的问题在于太拐弯抹角,没有很直观地说明“why”。在这里要强调直观是因为标语首先应该具备这一要素,特别是在一个如此短暂的情景当中。

  “你丑你横穿”则清晰地表明了行为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故而是最有效的。我觉得用“自我概念”去解释比较合适,自我概念既包括正面的自我认知,也包括负面的自我认知。下面我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有个人从内心里真正觉得自己非常丑恶,那么我认为,他在看到“你丑你横穿”时横穿的概率会增加,因为如果他遵守交通规则反而违反了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形象认知。

  但是这种假设比较极端,是因为根据“自我服务偏见”,我们内心里都是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包括最丑最坏的人也不会认为自己很丑很坏,这是进化造就的心理机制。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警示实际上是制造了某种社会规范,或者某种对世界的解释,在这种解释里面,横穿马路的行为和丑陋联系在了一起,或者说,横穿马路成为了丑人的行为方式。于是为了避免威胁到自己不丑的自我概念,人们会改变行为。

  实际上这种策略并不少见,商业广告里面用的很多,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就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 XX%的人会怎么怎么样”,“根据研究显示,在 XX 人群中,有 XX%的人有怎样的行为或者表现”。这种都是在制造一种社会规范和身份差异,无论是虚构还是夸张的,目的都是通过威胁人的自我概念来影响其行为。

  最后说一个和我专业相关的事情,就是曾经有一个国外的科技媒体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IE6 的用户的智商最低。

  当然,这个报告后来证实是杜撰的,但是这个报告出现的原因是,因为 IE6 是很古老的浏览器,对 web 标准支持很差,为了兼容它,网站开发增加很多难度,所以在业内基本上都非常痛恨老版本的 IE 浏览器,这个新闻之所以制造出来,就是为了阻止人们再用 IE6 浏览器。

  其实这个新闻和题目上的新闻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在制造某种虚拟的或者真实的社会事实或者社会规范,通过威胁人的自我概念,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

  第一,社会规范。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乱穿马路是不好的行为,要获得社会认同,就要遵从社会规范。如果现场有足够数量的“目击者”,在“安分守己”者的众目睽睽之下,大多数人迫于群体性压力,都不会乱穿马路。然而,如果现场没有目击者或目击者数量较少,就不能有效形成群体压力,违背社会规范的心理成本将大大降低,路人就会产生乱穿马路的动机。此时,设置标语的作用,就在于强化社会规范,提供来自虚拟目击者的社会规范判断,从而有效填补了现场目击者数量过少引起的群体压力减退。

  第二,对“自我”的维护。个体认知有维护“自我”并保持连贯性的倾向,即对自身一切行为或意念,无论其合理与否(社会或第三人的判断标准),均能作出符合自身逻辑的合理解释。因此,乱穿马路的人总能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使其看起来具有合理性,不与自我道德规范相抵触。但此时标语提供了一个心理暗示和直白的意象连接,即“丑”与“横穿”,从而使得个体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重新决策,为了维护“自我”,降低“自我”受到伤害或道德审判的风险,个体往往会放弃乱穿马路的行为。

  以上两个标语之所以不如“你丑你横穿”来得有效,涉及到特定文字所产生的特定心理效应,前二者像是给了一个无关痛痒的建议的好好模范生,后者由于一个“你”字展露出强权和威严,而人们都是倾向于服从权威的。

  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禁止通行”、“禁止践踏”、“禁止乱扔垃圾”,但这样带有强制性警戒的标语,效果可能却是最差的。

  例如,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A: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允许公开发表反民主的演说?

  B: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禁止公开发表反民主的演说?

  表面上看,这两个问题 A 和 B 都是谈的同一个问题,但回答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当问道,“是否应该允许公开发表”时,62%的人选择了“否”;但是当问道,“是否应该禁止公开发表时”,此时同意的比例却下降到了 46%。

  这个问题,是鲁格(Rugg)于 1941 年在美国做的民意调查[1]。后来又有人于 20 世纪 70 年代重复了三次,都得到相同的结论。

  那么同样的意思表示,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局呢?原因就出在两个显然不同的用词——“允许”和“禁止”。这四次调查同时证明,当出现“禁止”时,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表达。这种“禁止”所带来的差异,还表现在其他的话题中,如西普尔和诺伯特.施瓦茨就发现,在偷窥、限制级影片、高速公路用盐化雪等许多问题上,“禁止”的强制选项弱于陈述句式的“允许”。[2]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强制性的标语,往往采用“禁止”可能带来反效果[3]。

  这让我扪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禁止”句式会带来反效果?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禁止”一词,暗示了对某些自由的剥夺,因此人们更渴望追求自由的表示,这充分说明人们心中有一种“逆反效应”的存在。对之所以产生这种逆反效应的原因解释,精分的解释可能是一种攻击欲望;而我觉得它可能反应了将人们纳入“损失和获益”的框架效应中。

  人们对于损失的规避欲望(在“禁止”的句式中表现为对某种权利的剥夺),大于对道德规范的遵守。根据卡尼曼的经典前景理论中提到的人们对损失的敏感,为几乎为同样获益的 2.25 倍(100 美元)。

  比如,1986 年的英国的一项民意测试是:“自己国家拥有核武器,是否让他们感觉到安全?”结果,40%是,50%否,10%无明确意见。但是换一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自己国家拥有核武器,是否让他们感觉更加安全?”将“安全”换成“更加安全”,结果就变成 50%是,36%否[4]。

  我觉得“更加安全”与“安全”相比,有失去某些东西的暗示——虽然失去的是“核武器”。所以人们本能的不想失去,就选择“是”。

  所以“禁止”带来的权利剥夺可能使得人们倾向于做出与之相反的决策。

  对“损失和规避”的框架效应的解释和描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照下面几个答案:

  为什么人类对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收益的快乐?

  为什么人类对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收益的快乐?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类有喜爱赌博的天性?

  最后,谈下题主描述的部分。

  首先是按照排行。

  “请走天桥”比“无标语”效果好,这一点容易理解,“请走天桥”是一种社会规范的提醒,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所以比“无标语”好。

  “仅多花 9.4 秒”,是一种比“请走天桥”更加偏行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换句话说,它可能更人性化,而且指出了耗费的时间并不多。

  另外一个,可能是我们的关键。为什么“你丑你横穿”的标示效果拔群?

  我觉得原因也挺简单的,它唤起了个体,自己行为可能被其他社会成员评价的意识。这使得穿越马路这件小事儿不再成为一件个人方便的事儿,还要考虑社会其他成员潜在的评价。一些研究指出了这一点:当一个人被告知他的成绩有被他人评价的可能时,他更可能采取偏向社会鼓励的方向。

  另外,这个标语鲜明的指出了“丑”的社会评价,它也将另一个部分——逆反心理更多的抑制[1]。因为很少人会傻着逆反一个明显被称为“丑”的标准,当结果是坏的这个结论清晰可见时,它就会对初始的逆反行为进行抑制。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去考量这个问题,如果有一条捷径——指横穿马路,那么怎样阻止人们走这条捷径呢?只有唤起道德规范,让人们察觉到这条捷径是错的,或者这条捷径存在着另类的风险——比如安全,以及行为被其他社会成员负面评价的风险。

  最后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样的标语下仍有 40%的人横过去呢?

  一种解释还是,逆反心理——“我丫就跟你杠上了,怎么着”;

  还有一种解释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看标语。你看标语吗?反正我是直接横过去的.....

  [1] Rugg , D. (1941) . Experiments in wording questions : II .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 91-92

  [2] Hippler, H. (1986). Not forbidding isn't allowing : The cognitive basis of the forbid-allow asymmetr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50, 87-96

  [3]如果在中国重新做这个实验,我觉得禁止未必会引起反弹,因为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的问题,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文化背景对于个人自由更加看重,东亚集体文化可能更加重视权威和社会规范

  [4] Lelyveld, J.(1986, October 5). Britain heads for nuclear war at polls. New York Times, p. E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237 字。

转载请注明: 知乎日报:你丑你横穿、你胸大你先说 然后大家都特别听话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