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解放战争来到了关键的节点,国内的情况和以前相比变化很大。国民党军队的实力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了,战斗力也被削弱了不少。而人民解放军和刚开始战斗的时候相比,反而装备更精良,实力也更强了,在装备上已经有反超趋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解放军果断选择由防御转为进攻。根据对敌我的情况进行研究,决定要攻其要害,剑指中原,决定了“三军配合、两翼钳制”的战术。让刘邓大军也就是中原野战军,集结发起进攻并且挺进大别山,设立革命根据地。
自刘邓大军艰难渡过黄河后,大别山与他们当时所在的鲁山存在1000多里的距离,这遥远的路程中不仅要克服多种自然障碍,还可能被敌军围追堵截,危险系数极大。
在艰难渡黄河的同时还遭遇敌人的进攻,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领军人于前线进行指挥,并不断鼓舞士兵作战,邓小平进行指挥时说道:“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过去!”。战士们被此话鼓舞,更加坚定不移进行作战,并在英勇无畏的精神扶持下突出重围,刘邓大军正是靠着顽强作战的抗战精神,20多天里,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战斗,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最终他们也成功到达大别山,并联合其他军队进行了新的中原解放区的建立。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为之后的战争起到了很好的影响,大别山有优良的地理位置,连通了三个省,战略意义大,大别山还是革命老区之一,方便得到群众的支持,也不会受到敌方势力的影响,并且我军要是成功控制大别山这个要塞,得到的结果就是达成东威南京,西对武汉的良好效应,直逼敌军的两个核心城市,能对敌军起到威慑和压制的作用。
再加上大别山地理环境复杂,现代化的队伍在这样的地方也讨不到什么便宜,可谓是易守难攻,大别山离长江也近,便于之后进攻计划的实施。我们的这一战略还有效拖慢了国民党部队的进度,让他们需要派兵到大别山和刘邓大军周旋,也就缺少兵力去完成对山东和陕北的进攻,于是这两个地区安全了。
很多人应该都曾看过这部电影。它的名字是《挺进大别山》,事实上,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就是鲁西南战役的经过,在这场战役中,我军采取了南北牵制,宽大正面、多地段强渡黄河,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创造更多的机遇,威胁敌军尽快就范,把攻城与野战、分割与围歼进行了很好的组合,最终以15个旅的兵力一举击败了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5万余人的敌军部队。进而让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全盘崩溃,为之后的全军挺进大别山做好了铺垫,正式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之后的获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这场战役中我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不久之后就成功的与西兵团汇合,但此时的西兵团也是元气大伤,而此时刘邓大军又接到了新的命令——攻进大别山,两军才刚体会到重逢的喜悦就又要经历分别了,而刘邓大军迅速将大量重武器进行
为什么西兵团始终不携带中野的重武器呢?一是为了促进中野根据地的更好发展,西兵团拿出一部分战场上会用到的物资,弹药,还有一部分兵员都交给了中野。虽然交接完毕后依然有数十万人,但对于当时的境况还是比较困窘的,他们每天脚下踩着的都是沼泽地,腿部以下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伤害,致使战士们的整个情绪都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如果再负担上重武器将对军队造成极大的影响。
第二,西兵团主要负责拖延国民党军队,首要目的就是以游击战的作战方式为主,将国民党得军队搞得一团乱,破坏国民党军队原来计划的作战行程,但一定要避免长时间的纠缠导致陷入敌军的包围中。而这个时候重型武器的存在,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哪怕与敌军正面对战也很难胜利。那么他们就只能将重型武器进行掩埋以减轻负担及时完成撤退。
也有人这样假设过,若中野12万大军,事先没有挺进大别山这样的计划,而选择的是挺进豫皖苏这样的地区,并利用分段式跃进的方式,向敌军的腹地出击,是否会更好一点。但这个想法你能想到,其实当时的解放军指战员也一定想到过,不得不说这是一奇招,但采用这种方式将带来更多的危险和困难,豫皖苏敌军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其身后鲁西南又面临的是国民党的大批军队,若选择分段式跃进,来自于身后的压力则需要耗费大量兵力去分担,于是还得要削减追兵数量,而已经承担了但部分压力的西兵团,如果还要在原基础上增加负担,这只会适得其反,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想很多读者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挺进大别山这个重大的战略任务会交给刘邓大军来完成?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几乎都在战场上,没有剩余兵力可供使用,其实原计划是从中原,华东这两只部队中各派一部分出来进入大别山。然而整个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第三野战军被国军围困,没有余力完成挺进大别山的任务,此时的刘邓大军面临的局面还算轻松,能够与国军周旋,所以此时刘邓大军是完成这个战略转移的首要选择。
当年的毛主席曾说,华北的取胜,要记功,中原起码应该得到一半,朱德也说,我们常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在夺取恐了华北,东北等地区以后,还能得到中原地区,就意味着得到了整个中国。而控制了大别山地区,就等同于在蒋介石的头上悬了刀子,直击国民党最致命的要害,比如南京、武汉等地。而在挺进大别山之前,虽然解放军也取得了多场战争的胜利,但是这也无法改变解放军当时一直处于被动防御阶段的事实。我军选择进入大别山,除了缓解防守压力,更重要的就是给国民党军队来另一个措手不及,突然间战略状态的转变,让国民党军队不得不选择立马调兵回防,并使得我军能够拥有更多的战略时间和空间。
单看刘邓大军的数据变化,可能有人会说在挺近大别山时,士兵人数就减少了6万,为此还亏损了很多火炮武器。这样是否值得?可是我们应该明白,如果国民党部队没有被拖延脚步,黄百韬和黄维所带领的兵团,邱清泉带领的兵团,李弥的第八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这些兵团无一会袖手旁观,都将出动,且他们都是国民党军队中实力比较大的几支兵团,那么我军势必在之后的对战中更加困难。
也正是刘邓大军的这次挺近大别山的行动,将所有剩下的国军精粹兵团吸引到这,为淮海战役做好准备,也推动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总结来说,没有挺近大别山这次行动,也就不会发动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也不知走向怎样的局势。
如今,大别山一役的场面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却,它是我国战争历史画卷的一小部分,却描绘和记录着革命先辈们为我们抒写下的壮丽史诗。甚至还曾有诸多不知名,默默无闻的英雄战士为了战争而献身,这些战争历史和英雄战士们总是能带给我们感动和启发。让我们深受感动的,或许不单单只是战争细节和革命烈士的战斗精神,更多的是让我们意识到了,人民才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都逃脱不掉的宿命,所以我们才说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