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都是用兵器作战,拳脚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说过这么一句话:“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意思就是拳脚功夫就和现在的军体拳、广播体操差不多,主要作用是锻炼身体,总不能撸起袖子,靠拳头抡死穿着铠甲的敌人吧?
冷兵器作战时代特别强调军队的阵型,对于古代的军队来说纪律比武艺重要的多,《荀子》里有这么一段记载:“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齐国的技击军打不过魏国武卒,魏国武卒又打不过秦国的军队,为什么山东大汉打不过中原大汉,而中原大汉又打不过陕西大汉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军纪律严明,悍不畏死。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士兵靠着敌人的首级可以获得丰厚的奖赏,在他们眼里,敌人的头颅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戚继光写了两本——《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兵书都注重实际操练,不同于《孙子兵法》注重理论为主。戚继光这两本兵书拿过来就能用,其中《纪效新书》这句话道出了古代大军团作战的核心:“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大兵团作战所有人都必须整齐划一,连步伐都必须要一致,即便是武林高手也不能一看到敌人就冲上去和别人拼命,否则就和越塔送一血没什么区别了。
真正作战时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乱枪戳来,乱枪戳去,乱刀砍来,乱刀还他,就看谁戳得狠、砍得凶,要是有丝毫的闪躲后排的战友可就遭殃了,像武侠小说里那种冲出军列踩着对方的盾牌的场景根本就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真要这么做面临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嘉靖年间大批日本流浪武士来到闽浙沿海,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居民,这些流浪武士就是所谓的倭寇。史料记载这些倭寇个个武功高强,有记录说官军“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空手把弓箭接了下来,这功夫怎么着也算是武林高手了。但是有句俗话说得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戚继光创立的戚家军以十二人为一小队,摆出“鸳鸯阵”经常以接近零伤亡的代价消灭数千倭寇,鸳鸯阵也成了倭寇的梦魇。
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有些人甚至在参军之前只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连长枪都没摸过,更谈不上会多少武艺了,就靠着一个动作——戳,就戳死了数千倭寇,这都归功于戚家军那严酷到变态的纪律,古代打仗强调阵型是因为打仗不是个体的事,而是集体的事,上千个人动作统一的就和一个人似得,个人根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如果把鸳鸯阵拆分出来,让戚家军士兵一个个和这些倭寇剑豪单打独斗,那么戚家军会死得非常难看。普通的戚家军士兵根本就没有什么武艺,有蛮力有胆子就够了,都是普通人,但是这些普通人却是戚继光战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这些普通人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近代以来土耳其军队和欧洲军队的对比,土耳其军队纵横睥睨,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并且一直打到了维也纳城下,差点攻下维也纳,但是最终却失败了。失败的原因要归结于土耳其军队的纪律,那时候的土耳其军队每个人都是武林高手,每个土耳其士兵都是能熟练使用斧头、战刀、弓箭和火枪的全能特种兵,欧洲的士兵只会使用滑膛枪和刺刀,但是却击溃了土耳其军队。没有有效的战术,土耳其士兵个人武艺再高强也无法去冲击军阵。训练一个土耳其全能士兵可能需要从小培养,耗费十几年,上战场一颗子弹就没了,再训练一个又需要多长时间呢?而欧洲士兵只需要训练三个月就能上战场。
既然战场上不靠武术取胜,那么古代武将,没有一点武功行吗?其实,古代对武将的要求,并非都需要十八般武艺,也不一定个个武艺超群。一名合格的将领,大概具备有以下三点就够了:
1.弓马娴熟:在西周时期,贵族教育体系当中,贵族子弟,必须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就是射箭技能。而“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到了后来马镫和马鞍发明以后,就是骑马射箭的基本功。比如汉朝将军李广出击匈奴时迷路,被匈奴围困,最后孤立无援,被匈奴活捉。他半路装死,趁匈奴兵不注意,夺了对方的马,并用弓箭射杀了敌人,逃回了汉朝。
在唐代的武举考试科目当中,武举人必须拥有骑马射箭的能力,并不是武侠小说当中,飞檐走壁,武艺超群。所以,古代武将能骑马能射箭就够了,不需要你上战场和别人单挑拼命。真正的大将在战场上引弓射箭射死敌人的都是少数,明朝大将李如柏箭毙三名倭寇,就这件事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一笔,由此可见这级别的军官几乎很少在战场上拉弓射箭的。
2.体力充沛:中国古代所有武将的画像基本都挺着个将军肚、膀大腰圆,岳飞、关羽哪一个不是大腹便便?还从来没见到哪个武将有八块腹肌的,一场大战,从早打到晚,中间不能吃饭,就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更甚者被围困几天几夜,渴饮刀头血,困卧马中鞍,要是没一身脂肪根本顶不住,八块腹肌早就饿死了。
估计很多人听说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故事。战国后期的赵国屡次被秦国围困,赵王想启用老将廉颇,但是又怕他年龄太大,不能胜任。于是派使者去了解情况,廉颇为了报效国家,当着使者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虽然后来廉颇被诋毁,从这件事来看,廉颇饭量大,那么就保证了战场上充沛的体力。所以,战场杀敌,体力充沛也很重要。
3.指挥能力:这是对大将最重要的要求,上战场和敌人拼命只是匹夫之勇,《三国演义》里几万大军排好阵势,各派一员大将出来比武斗将,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小说更好看才这么写的。在《史记李将军列传》当中,还有记载:李广曾经任上谷太守,匈奴天天来交战。而李广也不示弱,带兵冲锋陷阵。典属国公孙昆邪被这种阵势吓着了,对朝廷上书哭着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他仗恃有本领,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失去这员良将。”朝廷于是调他任上郡太守。可见,古代是不希望做将领的冲锋陷阵,万一死了,就少一个人才。
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后一个可以斗将的名将是明初时期朱元璋麾下的常遇春,朱元璋不但没有夸赞反而很反感常遇春这么做,身为大将这么跟敌人拼命可太掉价了。真正在史书上有记载在战场上大将亲自杀了敌方大将的只有这么一件,那就是关羽斩颜良,陈寿的《三国志》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那个时候的关羽只是投降曹操,在曹操麾下只是一员偏将军,没什么实际指挥权,打仗的时候跟在张辽身边,所以才能这么干,如果是具有一定级别的大将是不可能在战场上拿着刀砍人的。
匹夫之勇可杀几人?刘邦手下的樊哙算得上万中无一的猛士,史书记载也就砍了二十几个人,军队需要大将做指挥官而不是做个莽夫,“将在谋而不在勇。”因此武林高手上了战场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武艺高超,还需有勇有谋才行。像韩信这样的人,他估计没有上阵杀过人,但是其指挥才能绝对是天下无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