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年纪轻轻,为何“一元化”主持东北?六条理由硬邦邦

日本投降以后,我军与蒋军开始抢占东北,双方都很清楚:得东北者得天下。

在1946年4、5月间的四平保卫战之前,东北战局并不顺畅。四平失利以后,6月16日,毛主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联总司令兼政委,彭、罗、高、陈为东北局副书记兼东联副政委,5人组成班子,东北“一元化”领导形成。

为什么年纪轻、资历也不如其他人的林彪后来居上,能够主持东北全局?以下6条理由足以说明问题。

理由一:农村包围城市,林彪战略有眼光

在东北,彭真的资历更老,1943年6月成立的晋察冀分局,书记就是彭真。

1945年9月13日成立的东北局,彭是书记。10月9日成立的东北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政委彭真。10月23日,总指挥部指示东北局:竭尽全力,夺占全东北。但是,随着蒋军不断进入,东北“独占”变为“平分”。四平保卫战失利后,平分东北也不可能了。

彭真主张占领大城市,林彪采纳黄克诚的意见,主张建立根据地长期斗争。两人在发展策略产生了分歧,其实林彪的思路,才符合刘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得到高的支持。

这才有了6月16日的决策。7月7日,林彪主持通过《东北的形势和任务》决议,强调创造根据地是工作的第一位,主要内容是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加自卫战争,建立不可战胜的阵地。

10月底,土改和剿匪取得突破,东联整编为34万人,其中主力14万人,武器装备大为改善。不久,在东北,林的大幅画像,和毛、朱一起挂在了墙上。

林彪年纪轻轻,为何“一元化”主持东北?六条理由硬邦邦

东北民主联军臂章

理由二:天助自助者,林彪是无可争议的军事天才

毛主席善于使用人才,战争时期的林彪更是人才中的人才。

林彪19岁从黄埔四期毕业,南昌起义是周士第25师的一个连长,在井冈山被朱老总发掘,被毛主席信任和培养,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三打永新,28团1营营长林彪亲率“敢死队冲锋,表现生猛。龙源口战役,林彪与兄弟部队配合,以弱胜强歼敌一个团、溃敌三个团,被誉为“战神”。

从井冈山开始,林彪凭借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从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到军长、军团长,成为朱毛麾下的著名战将。抗日战争时期,仅仅一个平型关战斗,让林彪在一夜之间成为“常胜将军”,随后又指挥115师和129师一部,在广阳伏击战再次重创日军。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主持东北,仅仅用了三年,就把13万东联发展到83万东北野战军,辽沈决战、平津决战、渡江追击和解放海南岛,“狗皮帽子”部队让蒋军闻风丧胆。

林彪年纪轻轻,为何“一元化”主持东北?六条理由硬邦邦

青年林彪

理由三:英雄也问出处,出身经历很重要

1928年5月4日,朱毛会师庆祝大会在砻溪河的河滩上举行,陈毅给毛主席介绍红28团一营营长林彪。当得知林彪是林育英、林育南的堂弟时,毛主席兴奋地在他肩上轻轻拍了两下。

在毛主席麾下,林彪从未担任副职,一跃成为红军中最年轻的高级将领。毛主席对林彪一直非常偏爱,王某回延安后,在一次会议上说了林彪几句好话,却引起毛主席不快,说王是有意想挖他身边的人。

林彪的职务飙升得快,固然因为他的才能和战功,也但得益于他的两个堂兄林育南、林育英。林育英还是毛主席战胜张某的关键,援西军和129师政委,张浩逝世后,毛主席唯一一次给自己的战友抬棺。

理由四:干一行爱一行,林彪打仗有高招

作为高级将领,仅有军事天赋是不够的,还要有“压箱底”的绝活。

黄埔四期的林彪军事素养真不是盖的,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单独列举了三位红军将领:毛、朱,还有一个就是林彪。埃德加•斯诺称林彪是“才能出众、战无不胜的战术家”。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也把林彪誉为“红军中年轻的雄鹰”,“胆量和善用疑兵超过任何人”。

抗日战场上,平型关、广阳等几个战役,反映了115师的战斗力。

东北黑土地,林彪在三年多时间里,系统地发展了自己的战术思想。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猛战术”、“四组一队”……

从东联到东北野战军,再到第四野战军,林彪的部队成为王牌主力。

林彪年纪轻轻,为何“一元化”主持东北?六条理由硬邦邦

抗战时期的林彪与聂荣臻

理由五:不拘一格降人才,林彪用人有一套

有人喜欢把刘、彭、粟的用人和林彪相比,他们各有千秋,但都不拘一格。

大革命时期,林彪红一军团,既有肖克、粟裕这些南昌起义的部队,也有左权、刘亚楼等留苏学生;既有陈奇涵这样的黄埔教员,也有李聚奎这样的平江起义人员;既有周昆、陈光、朱瑞这样的同龄人,也有杨得志、邓华、韩先楚这样的后起之秀。

抗战时期的115师,以红一、三军团为主,也有部分红四方面军、红25军的官兵。

解放战争中,林彪在东北用人大刀阔斧,标准很简单:能不能打仗,能不能干好活。说到底,要能力不要资历,看绩效不看亲疏。刘亚楼是林彪亲自提名要的人,称赞一个参谋长顶三个。东野六纵司令员陈光曾经代理115师师长,三下江南表现不佳,被洪学智代替。钟伟打仗厉害,被林彪从师长破格直升12纵司令。韩先楚是一员战将,作战时纵队副司令可以指挥两三个纵队。

林彪年纪轻轻,为何“一元化”主持东北?六条理由硬邦邦

抗战时期的林彪

理由六:从不人云亦云,善于独立思考

毛与林,自1928年井冈山相识直到全国解放,从师生到战友,合作默契。

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意见分歧,但对林彪而言是成长的代价,是对毛主席理论的完善,也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井冈山时期,林彪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毛主席撰文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征途中会理会议,林彪认为四渡赤水“尽走弓背路”,毛主席批评林是“不懂事的娃娃”。到达陕北,毛主席策划东征,林彪却闹着去陕南打游击,毛主席让林彪回来,左权代任军团长。洛川会议,毛主席采纳刘伯承、张浩的“山地游击战”,林彪主张打运动战,搞大兵团作战。但随着战争深入,林彪接受了山地游击战的方针。有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末武元甲访华,希望听听林帅对越南战争的高见,林彪只说了一个字“熬”,就是打游击战和持久战。

当然,除了以上这六条理由,毛主席的信任至关重要。

早在1932年宁都会议,毛主席被王、博等人撤职,林彪是唯一写信支持他的人。1933年“邓毛谢古”事件,林彪是少数几个上门看望毛主席的人。

1960年10月,毛主席会见埃德加·斯诺时,回答说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在1935年长征途中过草地与张的斗争,林、彭支持保护毛主席到了延安,主席的信任度更是无人能比。

事实证明,林彪主持东北大局不负众望,将四野打造成了我军的王者之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25 字。

转载请注明: 林彪年纪轻轻,为何“一元化”主持东北?六条理由硬邦邦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