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身份地位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对于当事人来说,难免要承受心理的落差。
就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他的一生经历了皇帝到平民到战犯再到政协委员的多重身份转变,可谓是经历坎坷。
而当这位曾经的九五至尊晚年以一个平民身份买票回到自己的“老家”——已被改为博物院的故宫时,在中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居然让历经风浪的溥仪脸色大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又与溥仪坎坷的人生经历有什么牵连呢?
三岁登基,六岁退位
1908年,操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和已经沦为傀儡的光绪皇帝先后病逝,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遵循慈禧太后临终前的遗命,醇亲王载沣的长子,当时年仅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被册立为皇帝,取年号为宣统。
尚在襁褓中的溥仪自然没有处理朝政大事的能力,实际权力由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把持。
然而,革命的浪潮越来越猛烈,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最终席卷全国,清王朝的灭亡难以挽回。1912年2月,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了退位诏书,年仅六岁的溥仪失去了皇帝身份,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
北京政变,逃至天津
根据民国政府通过的《清室优待条件》,溥仪退位后仍然居住在紫禁城中,并且保留皇帝称号,一切开销用度均由国民政府负责,每年可以拿到400万两白银,所以在这段时间溥仪的生活过得还算舒服。
1917年,不忘清朝统治的军阀张勋带领五千辫子军进入北京,胁迫溥仪复辟。然而这场滑稽的复辟仅维持了十二天,张勋就被声讨下台,溥仪则回到了故宫继续做一个富贵闲人。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仅囚禁了当时的总统曹锟,还以革命为由,取消了民国政府许诺给清皇室的优待条件,派遣鹿钟麟带人逼迫溥仪离开紫禁城还掠走了大量财物。无奈之下,溥仪与一帮清朝遗老逃到天津,被日本领事馆收留。
复辟变傀儡,战败成囚犯
北京政变给溥仪的一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溥仪不甘心自己失去了优待条件并遭到了侮辱,开始谋求复辟。
恰逢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渐高涨,溥仪有着清朝皇帝的身份,被日方认为可以加以利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夺取了东北地区,扶植溥仪成为所谓的“满洲国”皇帝。一心以为日本是帮助自己圆梦的溥仪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日本扶植的傀儡,不仅没有皇帝的尊荣,还备受凌辱。
就这样,溥仪做了十余年有名无实的皇帝。日本战败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关押,成了一名囚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溥仪才被引渡回国。
特赦成公民,买票回老家
溥仪回国后,经历了几年的劳动改造,于1959年被特赦出狱,成了一名新时代的中国公民。恢复自由身的溥仪先是在一家植物园工作,后来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资料员,成了一名政协委员。
晚年的溥仪出于对“故乡”的惦记,买票进入了阔别已久的紫禁城。就当溥仪重回故地,伤感往事的时候,中途撞见的一位白发老人让溥仪愣了几秒后脸色都变了。
原来,溥仪偶遇的白发老人正是当年参与北京政变并将自己驱逐出紫禁城的鹿钟麟。对于这位当年的敌人,溥仪难免会有一些害怕。
而鹿钟麟看到溥仪之后也认出了他,回想起自己当年的做法,鹿钟麟也有些过意不去,就表示愿意买票请溥仪回紫禁城参观,算是对当年的事情做一点补偿。鹿钟麟的心意将溥仪逗乐了,本来尴尬的气氛一下就缓和了。
溥仪拿出了手中的门票,说现在自己也是一位普通的公民,想进紫禁城也必须得买门票了。两人交谈了许久,算是对往事的追忆。不过从此以后,溥仪就再也不愿去故宫参观了。
小结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如果溥仪还是位高权重的皇帝的话,自然还会记恨鹿钟麟当年的所作所为。而溥仪愿意与鹿钟麟冰释前嫌,平等交流,说明这位末代皇帝已经认识并接受了自己身份地位的转变了。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