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可以说是李世民一生的巅峰之战,在此战中,李世民一役擒两王,不仅创造了堪称教科书式的骑兵突袭,还为大唐统一了北方。此战后,大唐才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此战中李世民的军事指挥确实可圈可点,确实称得上是卓越的军事统帅。而窦建德的实力并不差,也并非没有获胜的机会。那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又是打着怎样的算盘呢?本篇着重分析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三人的心理博弈,看看他们三人各自打的是怎样的小算盘,李世民是从中如何取得胜利的?
人们的心里博弈一般和形势有关,那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形势。
李世民在打败了薛举、宋金刚等敌人后,唐朝也迎来了安定的后方环境。
在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其中有李世民教科书式的神勇,李世民带着一部分人去侦察,结果被发现,对方大队人马冲来。李世民让他的士兵们先走,自己留下断后,张弓搭箭,一箭一个,堪称教科书式的射箭技术。其中单雄信领着一部分人追来,李世民差点就要被擒了。有的影视剧中是有十三个少林僧人手持棍棒救下李世民,也就是后世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真实历史上是身边的人拼死保护,在加上唐军大队来救,还趁机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燕颀。
玄甲军形象
究其原因,李世民带的都是精锐,也就是“玄甲军”。所以他们才能在王世充的大队人马面前坚持很长时间,足以等到唐军支援。在后续的战争中,这支玄甲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几场交锋中,胜者一方都是精锐勇武的唐军。王世充的手下看到唐军如此神武,于是纷纷投降。王世充没办法只好向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得到消息后,怕唐朝拿下洛阳后,自己也没办法抗衡。所以领着十多万大军来增援王世充。
至此,三方的心理博弈开始了。
一、王世充只想解围
王世充被李世民打得龟缩在洛阳不出,仗着洛阳城防坚固死守以待援军。李世民日夜攻打,虽然没有攻下,但是洛阳城里人心不稳,有些人想做唐军的内应,但是都被王世充发现而处决了。
王世充影视形象
虽然王世充处决了这些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看好王世充,人心浮动。有个大臣郑不愿就出家为僧来躲避祸事,不得不说这位大臣的名字起的很有意思。王世充的国号是“郑”,而这位大臣的名字是郑不愿,看来是真不愿做王世充的官啊。王世充知道他出家后很生气,这是摆明了不看好王世充,于是将他处斩。其他大臣虽然嘴上没有说,但是心里多少都是有所担忧的。
再加上军队都在城中,每日的粮食消耗也很大。
这个时候,王世充最想的就是唐军赶紧解围而去,然后自己马上安定人心,收复失地,先把洛阳这一亩三分地经营好了,然后在趁机图谋天下。
二、窦建德想“渔翁得利”
窦建德其实之前和王世充有仇,因为王世充曾经攻占了窦建德的黎阳,窦建德为了报复,攻占了王世充的殷州,两国的关系从此就开始到不想往来,只想要命的程度了。
但是窦建德接到王世充的求救后,马上召集军队,就开始增援了。这是为什么呢?
德中书侍郎刘彬说建德曰:“天下大乱,唐得关西,郑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势。今唐举兵临郑,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郑地日蹙,唐强郑弱,势必不支,郑亡,则夏不能独立矣。不如解仇除忿,发兵救之,夏击其外,郑攻其内,破唐必矣。唐师既退,徐观其变,若郑可取则取之,并二国之兵,乘唐师之老,天下可取也!”
窦建德影视形象
窦建德的中书侍郎说出了窦建德的心声。唐朝拿下王世充后,那么窦建德日后也免不了被唐吞并的命运。与王世充内外夹击唐军,可以解洛阳之围。到时趁机拿下王世充,到时可以进攻唐,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天下.
所以窦建德想的就是先让李世民和王世充拼个两败俱伤,然后自己“渔翁得利”,打退唐军,趁机拿下王世充的地盘。
这也是为什么窦建德不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进攻长安,来迫使唐军回援。反而说这个策略是妇人之见。因为进攻长安只是个幌子,让唐军解除洛阳之围。窦建德然后就只能撤退了,如果继续进攻长安,怕是会被唐军包了饺子;如果进攻王世充,那么很有可能会被李世民和王世充前后夹击,偷鸡不成蚀把米。窦建德用这个策略,一点好处都没有。
窦建德带着十多万人不远万里的跑到洛阳,总要捞些好处回去吧。总不能带着十万多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公款旅游吧,这样的话,窦建德会心疼死。
因为王世充那边只想解围,所以王世充的使者只会催促窦建德赶快攻击李世民来解洛阳之围。
所以窦建德选择增援王世充,没有选择最高效的围魏救赵之计。
三、李世民目的明确,信念坚定
李世民在出征前唐朝上下就立下要拿下洛阳的决心。李渊对李世民的使者说不拿下洛阳,绝不回兵。攻下洛阳后皇室所用车仗、图书收回,其余金银珠宝全部封赏给将士。
在得知窦建德率军救援后,虽然手下请求退军到台州来观看形势。李世民却看破王世充和窦建德心里打的什么算盘,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先拿下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然后趁机就可以拿下王世充。无论是谁都不可以阻拦我拿下洛阳。
李世民影视形象
于是让李元吉、屈突通等人继续进攻王世充,自己率领3500玄甲军进驻虎牢关,阻拦窦建德。
可能是窦建德只想“渔翁得利”,他的手下对此战也不是很重视。加上自己十多万大军一摆,王世充那边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所以李世民看到夏军军纪不严明,并趁机生擒了窦建德。
王世充一看,也只好乖乖投降了。此战,李世民信念坚定,指挥有度,一役擒两王,为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也为日后玄武门之变奠定了基础。
王世充和窦建德两方合作,本来比李世民是要有些优势的。但是由于两人各自心怀鬼胎,导致双方不能尽力对付共同的敌人。而李世民目的明确,信念坚定,充分把握战机,抓住敌人的漏洞,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也是为什么战国时六国联合进攻秦国而失败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心机,导致不能合力,虽有优势而把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