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小说派”和“史实派”之争

三国“小说派”和“史实派”之争。“小说派”主要以小说《三国演义》(又有罗本、毛本之争,但不严重,本文不谈)为依据表述观点,而“史实派”则以史书(主要是《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对“小说派”的观点进行澄清和批驳。

浅谈三国“小说派”和“史实派”之争

我的观点是:

一、史书也未必完全可信。

三国志》,一般认为是陈寿(233~297年,原蜀国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于吴亡(280年)后开始撰写的,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他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由陈寿自采资料。魏、蜀、吴三书,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裴松之(372~451年),南朝刘宋初官中书侍郎,奉命作《三国志注》,元嘉六年(429年)奏上。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陈寿的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裴注搜罗广博,引书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但是,史书也是人写的,是人写的,就必然要受个人情感的影响,也必然要受当时所处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影响。从上述看出,《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以当时已传世的两国史书为基本材料,而蜀书因没有现成史书,由陈寿自采资料撰写。裴注则是100多年后,由裴松之收集其他各种史料所作的注释、补充和修正。

浅谈三国“小说派”和“史实派”之争

这就有几个可以探讨的地方:

1、魏书、吴书以当时已传世的两国史书为基本材料,也就是说这两国的史书应该是在魏国、吴国未灭之时写成并存世的。在统治政权未更迭之前所作的当朝史书,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必然要打个折扣。

2、蜀书是陈寿自采资料撰写。撇开历史上对陈寿写史职业道德的诸多争论不谈,仅是其所采材料的可信度就是一个问题。

3、由裴松之收集其他各种史料所作的注释、补充和修正,又在100多年以后了。

请教各位几个问题:

1、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距今仅70年,但当时具体有哪些人参加,现在还无定论,你说为什么?

2、李自成兵败后,是在九宫山被当地武装杀了,还是隐居出家了?

3、雍正是正式继位呢?还是篡位?

所以,真正的历史已经湮没在浩瀚烟云之中,后人无法知道它完全真实的面目。即使当时的当事人健在,由于记忆、动机等原因,不同的人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版本。因此,史书只能提供历史的大致脉搏和走向,至于细微处,疏漏与谬误在所难免。

浅谈三国“小说派”和“史实派”之争

二、“史实”真那么重要吗?

三国是因为小说而广为流行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小说而喜欢三国,喜欢三国里的武将谋臣的。

所以,三国里的人物虽是历史人物,但对三国迷来说,主要还是一个文学形象,就像《杨家将》里的杨六郎,《说岳》里的岳云,《水浒》里的林冲。我们喜欢的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人,而是小说里的那个人。

包青天你喜欢吗?你相信在那个时代真有这样一个敢于铡驸马、不惧天威、权力如此之大的臣子吗?估计没多少人会相信,但这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崇敬和憧憬,因为他寄托了人们心底一种深沉的渴望。

三毛你喜欢吗?以前有一个人曾拼命要“揭露”三毛的真相,但我不在乎真实的三毛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书里的三毛率真、善良、简单、朴素、无拘无束,她影响了我的一生,这就够了。

同样道理,雷锋你喜欢吗?有人说雷锋是综合包装出来的,许多关于他的事迹是将别人的事迹拼凑到他一个人身上,包装出一个完美、大而全的榜样形象。也就是说,我们所理解的雷锋,其实是一个在真人基础上经过完美加工而形成的一个艺术形象,真实的雷锋远没有那么高大完美。《雷锋日记》?有人说那是假造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尊敬,这一形象也确实影响了几代人,而且可能仍会继续影响下去。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霍元甲,比如黄飞鸿,历史上的他们究竟是何面目,谁知道?重要吗?在我看来,并不重要。

所以,我说:三国里豪杰辈出,吕、关、张、马、黄、赵、孔、瑜、操、韦、褚、嘉等等都有各自的拥护者,这不是很好吗?你有喜欢某个人的权力,但没有必要非要别人跟你一样喜欢这个人,更没有必要为了拥护自己喜欢的人而去贬低别人。相信我:别人和你一样,难以说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00 字。

转载请注明: 浅谈三国“小说派”和“史实派”之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