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国时期从我省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不仅重新精心制作了浑天仪,而且让圆周率的数据更为精确。但他又性情耿直,不肯巴结佞臣,甚至只因一场宴会而导致丢了性命。
比肩张衡的天文学家
我们今天说到远古时候的天文学家,一般都会想到张衡。其实在三国时期,我省也出了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名字叫王蕃。
据史料记载,出生于公元 227 年的王蕃自幼博览多闻,才识卓越,特别是精通数学和天文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考据论说。例如,在天文学上,王蕃根据张衡的浑天说和自己长期观察天象的实践经验,在张衡原来的基础上经过周密设计,重新精心制作了浑天仪。这个浑天仪比张衡的灵巧,张衡以四分为一度,圆周长 1.461 丈,他以三分为一度,圆周长 1.096 丈,移动方便;而且此仪可以标明天球与日月星辰的运行,从而说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节气,以及何时昼长夜短,何时昼短夜长,何时昼夜相当,由此可以制订历法。
在此基础上,王蕃还撰有《浑仪图记》、《浑天象说》等书,在《浑仪图记》中,他分周天为 365.25 度,立黄道与赤道交角为 24 度 。黄道是太阳运行的轨迹,黄道与赤道相交的两点是冬至日与夏至日。王蕃还根据《周礼》记载,推测太阳距离其下临之地为 8 万里,用勾股术弦方法算出太阳距离地中阳城 之距离,再以阳城为中心,以阳城与日距离为半径,求得周天长度。
而在数学方面,王蕃修改并发展了张衡的天文数学,经过无数次科学验证,修正了张衡球体积公式中取用 π 的圆周率。在他的论说中,求出圆周率为 3.1556,显然比刘徽求出的较大 ,比张衡求出的为小 ,与 200 年后祖冲之的 " 祖率 " 非常接近。要知道,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了不起的数学成就。
王蕃的非正常死亡
有人说,懂科学的人都不太懂政治。这话似乎在王蕃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精通天文、数学,但同时也性情耿直,不愿对昏君俯首听命,不肯巴结佞臣,甚至只是参加了一场宴会,而导致丢了性命。
据陈寿的《三国志 · 王蕃传》记载,吴建兴元年 ,年仅 25 岁的王蕃投奔东吴,拜见吴主孙亮。孙亮见其一表人才,学识渊博,即拜为尚书郎,在朝中协助处理日常文案政事。但干了不久后,性情刚烈的王蕃看不惯宫廷内争权夺利,士大夫之间明争暗斗,于是愤而辞官返乡。
公元 258 年吴景帝孙休即位后,对王蕃的人品与才识十分欣赏,决定启用他。特召拜他为散骑中常侍,加驸马都尉,让他与诸名士同列朝中,为自己的亲近大臣。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孙休曾特派王蕃为和蜀使节 , 代替自己会见后主刘禅 , 申达吴蜀联兵抗魏之意。他圆满完成了使命,由于出色表现,甚至连蜀国人都很称赞他。返回东吴后 , 王蕃即被委以重任 , 为夏口 监军。
永安七年 ,凶顽残暴的孙皓即位,王蕃又入朝担任常侍。与王蕃担任同样职务的还有一人叫万彧。此人与孙皓有旧交,但他为人鄙俗,仗势侵辱王蕃,说王蕃自我轻贱。而当时孙皓宠幸的近臣——中书丞陈声也多次在孙皓面前诋毁王蕃。加上王蕃一贯高风亮节,性情耿直,不能低声下气看人脸色行事,有时也违忤孙皓的意旨。慢慢地孙皓也讨厌王蕃了。
据史料记载,甘露二年 ,大臣丁忠出使西晋回国,孙皓召集群臣大摆宴席。王蕃因为不胜酒量而大醉,当即倒地不起。本来孙皓就不喜欢王蕃,认为王蕃这样倒地不起是对自己的不敬,因此非常不高兴,于是让人把他抬到外面去。王蕃被抬到外面不久,吹了冷风酒醒了一些,醒过来以后请求回到宴席。
王蕃的酒虽然还没有完全醒,但他还是竭力控制自己,表现举止自若,一点没有失态。孙皓看到这一幕以后,勃然大怒,认为刚才王蕃是在欺骗自己,对自己大不敬。喜怒无常的孙皓竟不顾有些大臣的求情,喝令手下人就在大殿之上将王蕃斩杀了。王蕃死时年仅 39 岁。
王蕃之死,在朝野震惊不小,诚如事后丞相陆凯在上奏中所说," 常侍王蕃内修美德外明事理,知晓天道了解万物,处事朝中正直忠心,是社稷的重臣。从前他奉事吴景帝,进谏献策于左右,景帝钦佩赞赏他,赞叹他卓越超群。而陛下恼恨他说话刺耳,厌恶他直言对答,将他斩首于殿堂,抛尸于野外,国内人民为他伤心,有识之士为他悲悼。"
王蕃籍贯之谜
在介绍王蕃的不少史料中,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说王蕃是今潜山人,有说王蕃是今宿松人,还有说王蕃是今庐江西南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史料中介绍王蕃是 " 三国时庐江郡人 " 说起。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庐江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始设于汉朝。而根据《安徽省志 . 建罟沿革志》记载:汉朝时郡治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二十里;汉末徙治,在今安徽潜山县;到了建安十九年 ,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 ,魏庐江郡阳泉 ;而到了晋朝之后,庐江郡治所也都在今天的霍邱、霍山、合肥、庐江等地一带。而庐江郡所辖区域范围也包括今天的潜山、宿松及庐江等地。所以,从地域管辖范围的变化来看,说王蕃是今潜山人、今宿松人、今庐江西南人,都应该有一定的依据。
" 王蕃器量绰异,弘博多通 "、" 蕃一时清妙,略无优劣 "、" 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时或迕意,积以见责 "、" 处无妄之世而有名位,强死其理,得免为幸耳。" 这是后人对王蕃的一些敬仰赞美之句。其实,不管王蕃是哪里人,他是我们安徽人,这是无可辩驳的。要知道,在 1800 多年前,安徽就有了这样一位优秀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程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