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创建“魏武卒”的吴起,曾有希望长留魏国,但他却没把握机会
春秋末年,韩、魏、赵三国分晋,由此开启了"礼崩乐坏",诸雄割据的局面。
此时,一名卫国人脱颖而出,先后辅佐鲁、魏、楚三国君王,取得不世之功。
然而,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却因为变法得罪楚国守旧贵族,惨遭杀害,此人还一手创建了大名鼎鼎的"魏武卒"。
想必说到这里,同学们应该都知道了,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军事、思想家吴起。
吴起辅佐魏文侯期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吴起本有机会长留魏国,实现心中的鸿鹄之志,可是却因为一个小人,让吴起不得已逃亡楚国,最终落得"身死志陨"的下场。
那么,为何吴起没有把握住长留魏国的机会呢?
吴起出生于公元前440年,青年时期的他曾经花了不少钱到处奔走,希望能谋求一官半职。
然而春秋末年,各个诸侯国皆由数个大家族把持,吴起家中虽有积蓄,但却始终无法跻身上流贵族阶层。
结果吴起到处奔走,弄得倾家荡产还是一事无成,甚至邻居还笑话吴起"志大才疏"。吴起为此十分气愤,离家之前一口气杀了30多个曾经嘲笑他的人。
临走之时,吴起对着母亲立下重誓"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公元前412年,吴起受到鲁穆公任用。当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觉得吴起在军事指挥方面颇有建树,希望他能领兵击退齐国。
可是吴起的妻子乃齐国人,让鲁穆公始终无法放心将大权交由吴起。吴起为了功成名就,居然将结发妻子杀害,向鲁穆公证明自己对鲁国忠诚。
可即使是这样,鲁穆公还是不放心吴起,兜兜转转之后,吴起于公元前409年投奔魏国,并得到魏文侯重用。
吴起多次领兵帮助魏国击溃秦国、齐国,内政方面,吴起将所属辖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改革了魏国兵制,创立"魏武卒"。
总而言之,吴起曾受魏国两代君王魏文侯、魏武侯的重用,他也不负所托,帮助魏国成为战国初期风头最响,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可是吴起在魏国待得时间久了,他的存在让魏国守旧贵族感到不安。
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
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387年,魏国相国公叔痤忌惮会被吴起取而代之,因此设了个毒计,让吴起在魏国待不下去。
根据幕僚建议,公叔痤先在魏武侯那里吹吹耳边风,希望让魏武侯把一个女儿嫁给吴起,这样吴起绝不会生二心。
当魏武侯邀请吴起、公叔痤到王宫内赴宴时却发生了变故,原来公叔痤的夫人也是魏国公主。
宴会上,公叔痤的夫人表现得很没有礼数,行为举止放荡,这也让吴起见识到了魏国公主刁蛮,认定魏国所有公主家教都特别差,并不适合当自己的妻子。
由于吴起拒绝了魏武侯赐婚,却埋下他今后出逃楚国恶果。
大家想想,吴起虽然婉拒魏武侯的赐婚,但是魏武侯的心里便开始怀疑起了吴起。吴起明面上是拒绝了赐婚,实际上,他的这种举动让魏国统治者认为,吴起不会长留魏国,而会继续到其他国家实施变法。
魏武侯自然不可将吴起这样的人才拱手送给他人,便渐渐对他起了杀心。吴起也感觉到了魏武侯对他的怀疑,所以才连夜跑到了楚国,放弃了他在魏国打下的基业。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朋友会觉得:看来吴起只会领兵打仗,居然拒绝了魏武侯的赐婚,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笔者认为,这场事件当中,相国公叔痤才是罪魁祸首。因为公叔痤害怕被吴起取而代之,才采取了幕僚的这条毒计,目的就是为了赶走吴起,好让他在魏国一家独大。
公叔痤夫人便是魏国公主,他千方百计地让吴起产生对魏国所有公主的恶感,这样吴起就不想当魏武侯的驸马。
即便吴起并不想离开魏国,毕竟他当时在魏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说到底,还是公叔痤用了一些阴谋毒计,将战无不胜的吴起就这样逼出魏国,连夜逃往其他国家。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其实公叔痤这条权谋十分高明。老话说得好"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公叔痤这条计谋首先没有任何副作用,无论吴起愿意娶公主还是不愿意娶,与公叔痤没有任何关系。
此外,公叔痤故意让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目的就是为了恶心吴起。
这下可好,吴起不愿意娶公主,就是因为公叔痤的夫人丑态百出,可是贵为魏武侯的金枝玉叶,怎么可能会如此不懂家教呢?
公叔痤却将他的目的达到了,成功逼迫吴起出逃楚国。退一步说,吴起真的娶了公主,公叔痤也有的是机会施展阴谋再来逼迫其就范。
公叔痤这条权谋实在让人防不胜防,"惜哉吴起,英雄不识权变,败于竖子之手,不亦悲乎?"这句话,也很好地囊括了吴起为何大张旗鼓的变法,却落得个惨死当场的悲惨结局。
吴起这种不善权谋的人,其他方面本领再高,稍有不慎便会遭到小人攻击。公叔痤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消除自己心头一大毒瘤。
这则故事,是笔者从《资治通鉴》中摘取的一小段。总的来说,这些权谋并不是特别正大光明,却异常实用。
《资治通鉴》通过描写这些大人物之间的阴谋,还有明里暗里之争,深刻揭露出了权谋对于人生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了解这些阴谋诡计,并不是要想着害别人,而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避免一些看不见的麻烦。《资治通鉴》绝对是一本让我们少走弯路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