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来说,作为取代元朝统治东亚大陆的王朝,明朝应该拥有庞大的军队数量。其规模远超此前蒙古皇帝所拥有的各类武装总和。同时,作为首先遭到近代西方崛起冲击的王朝,明朝也应该拥有了比之前朝都出色的军事科技水平。
但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一探究竟。
今天,大部分粉丝心目中的明朝军事与科技水平进步形象,源自王朝中到衰退的最后一百多年。拜大航海时代所赐,明军史无前例的用上了部分源自欧洲技术的新式火枪和大炮。虽然有些武器本身只是欧洲中世纪战争的产物,但放在当时的东亚却已经是了不起的技术提升。
然而,且不说明军从未真正吃透这些新装备的全部技术,就是在其他层面都没有显现出跟上世界前进步伐的迹象。哪怕是同之前的蒙元时代相比,明朝的很多军事技艺都没有突破,甚至还在不断退化之中。
要了解明朝的军事水平究竟如何,就必须看看之前的时代已经有了怎么样的水平。很不幸的是,只要稍加分析便会发掘,明朝各方面的水平都不会超过之前的元朝。很多人会津津乐道的明军骑兵、优质盔甲、发达火器和大型战船,无一不是之前的蒙元时代就已经大量存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也是反映帝国军事与科技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例如被视为王朝重大科技成果的火器,就直接继承自元末。在朱元璋立国后的100多年的独立发展中,从未取得过更上一层楼的革命性突破。早在西方人抵达南方海岸之前,明军就早早的尝试引进越南人的土质火器。不仅通过缴获来进行防仿制,还直接从当地寻觅到了制作火器的大师,送往北京的作坊负责督造。朱棣在篡位后创立的纯火器部队--神机营,就大量装备这种南蛮技术的早期火器。
地方部队却很少能用上这些“精密武器”。依旧以蒙元时代留下的技术为蓝本,使用聊胜于无的粗糙产品。
明军的战船也是如此。东亚最早的船只普遍缺乏支撑整体结构的龙骨。在唐朝后期,部分工匠开始通过在船体内增设夹板框架的方式,造出了勉强符合海运需求的船舶。到了宋朝,龙骨技术才在沿海穆斯林商人的指导下,出现在新建海船当中。但真正普及,还要等到元朝。
因为没有配套引进地中海与印度洋地区的肋骨技艺,仍旧需要加强复杂的内部支撑来保证强度。这便是后来被误认为最早水密隔舱的设计。但实际上只是船只技术欠佳的无奈之举,更因此严重限制了船体本身的内部容积,非常不利于贸易时运载更大更多的货物。明初曾经建造的大型宝船,就是迫于远程航行需求与结构缺陷的妥协。
好在当时的火药武器也大都比较玲珑,可以成功安放到这些结构是硬伤的战船上去。这又让很多人误以为明朝水师领先世界平均水平,大踏步的蹦入火器时代。实际上在朱元璋立国之前,很多火药武器就出现在了欧洲等地的战船上。这个差距在明朝建立后还在不断拉大。而元朝水师一样可以把不输于后来明朝的土质火器,安置在战船上使用。
最终恶果便是明军所造最大船只,火力可能不如欧洲或阿拉伯人的一艘商船。也因为前面所说的火器技术落后,使得造大型战舰成为意义不大的事情。郑和的船队中就专门以中小船只作为战斗舰艇,拱卫效率低下的官造大船。实则也是被技术限制想象力的表现。
历史上的元朝曾经出动大规模舰队远征日本、占城和爪哇。等到明朝确立,这种大规模海上部署能力便迅速消失不见。不谈明武宗与嘉靖皇帝不敢用水师去帮助藩属马六甲复国,就是开国太祖朱元璋也只能对砍了自己使节的幕府,选择忍气吞声。
当然,对于大部分士卒而言,火器并非上战场的必选。一套能够实实在在保护自己的盔甲,才是更为紧迫的需求。
明军开始批量使用的锁子甲技术,其实是蒙元帝国时期大量引进的。这种盔甲技术最早在汉朝时就已经小批量的传入中原,之前却始终无法在本土工匠群体中得到补充。明清两代将领广泛穿着的布面甲,也是蒙古人输入的光荣传统。这种外面是布袍而内层是铁板的特殊甲具,一直带着浓郁的蒙古风格。
明朝比元朝差距更大的方面,还是骑兵部队。蒙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就仰仗于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出色的骑兵水准。但在蒙古四大汗国出现分裂之后,草原本土成为了新旧势力争夺的焦点。元朝皇帝一面加以抵挡,一面将不少人口从当地迁出。
此后,为了提升骑兵部队的战斗力,蒙元皇帝也会尝试向其他汗国借兵。这些人的后裔尽管已经腐化堕落,却还可以通过短期的加强训练来恢复少许战力。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开始了大量任用蒙古骑兵后裔,继续充当军队的骑手。这为明朝练就了一支堪称破产版的蒙古帝国骑兵部队。
当发现这些人也已经不堪使用之后,喜欢使用骑兵作战的朱棣又从边境部落中招募兵源整编。在他建立的京军三大营中,就有一支专门由蒙古人组成的骑兵营。依靠这样的兵源水平,明朝根本无法建立起蒙元帝国时候才有的优秀部队。后来的皇帝和将领们,也会定期从草原招募新的部落民来替代前人,只是规模要小了不少。这些人的后裔也继续自己的战力退化路径,逼的明军在无法裁撤老兵的同时,必须超额募集更多帮手。结果自然是兵力居高不下,战力一落千丈。
在攻城技术方面,明军从未将元朝留下的火器提升到足以轰开城墙缺口的地步。反倒是由蒙元引入中原地区的配重投石机--回回砲,被明军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忘却如何正确制造。于是在中世纪欧洲城镇都能集资买大炮自卫的年代,攻打北平的明军已经向建文帝报告:城墙结冰了,俺们爬不上去!
几十年后,早期的射石炮技术已经传入中亚腹地。当被明朝人视为蛮夷的中亚部落,用枪炮攻击对手的城池时,明军经常为了攻城而跨省寻觅那些号称能够制造投石机的能人。但相关记录往往在临省官员的举荐后便戛然而止。至于明军使用回回砲的效果究竟如何,基本略去不表,也不知道是在遮掩什么问题。这种事情放在蒙元时期,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哪怕是一座浙江省内的小城,都可以用自制回回砲与朱元璋的部队纠缠许久。
最后,我们不应忘记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常常被认为限制了明朝发展的卫所军户制度、手艺人匠籍制度,都直接继承自蒙元帝国。但为何蒙元帝国的技术没有出现迅速的退化,倒是在明朝就飞速的发生了呢?
原因就在于蒙古人执行这些强调家族世系往复的职业限制政策,是为了保护具有某项特殊才能的人群。虽然某人在出生后就被限定了一生的职业方向,却丝毫不会因此而感到地位低下。相反,蒙古人对具有特殊技术和武功卓著者,往往会高看一眼。至于对方究竟说什么语言、信仰何种宗教、来自何种族群出生,都不是要紧的事情。
这个制度到了明朝是留下了一个极其类似的外形,却又在实质上有了千差万别的不同。原本并不居于最高位置的儒家士大夫们,开始被扶持为皇权之下的一个特权阶级。蒙元的统治者可能并不欣赏他们,但也烂的去干涉他们或歧视他们。但总是自比国师的儒生,却需要有空间来指点江山。如果此志向不得要领,就容易产生幻灭感而怨恨在心。他日被明朝皇帝扶上正统,自然要对蒙元欣赏的一切都加以压制和报复。
于是,依然存在的军籍和匠籍人口,便被儒家意识形态和明朝皇权一起打压为社会底层。其卑贱程度在理论上要远低于农民。但恰恰是他们维系着王朝的军事力量与技术水准。所以明朝在各方面的衰退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