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异国不敢造次,只因中国有他这样的猛士

大家好,我们的博易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西边的异国蠢蠢欲动,朝野上下早就看在眼里。但范仲淹却没有想到,在一场三川口大败之后,年过五旬的自己会被派往西部边陲,严阵以待如狼似虎一般的西夏。
早在数十年前,宋太宗就决心要消灭盘踞在西北的党项族李继迁势力,但用兵却没能成功。之后一意求稳的宋朝君臣,就此眼睁睁坐看李氏一族逐渐壮大而不可制。公元1038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即位称帝,国号大夏。
早有图谋的李元昊,称帝后急不可耐地把矛头对准了东边的大宋。1040年正月,西夏军攻占了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北的保安(今陕西志丹),驰援延州的宋将刘平在三川口陷入西夏军伏击圈,最终全军覆没。
三川口大败,震惊了亲政仅仅七年、不到三十岁的宋仁宗赵祯。作为败军之将,镇守延州的范雍被降职他调。时在陕西为官的韩琦向仁宗力荐:起用范仲淹。
边陲异国不敢造次,只因中国有他这样的猛士
当时因为被诬结党,范仲淹已被贬往越州(今浙江绍兴)为官。韩琦为打消仁宗的疑虑,立下军令状:如果因为盛传的结党,而最终耽误军国大事的话,他情愿被诛三族(若涉朋比,误陛下事,当族)。
于是范仲淹就从惠风和畅的绍兴,一路奔向朔风凛冽的西北。他和韩琦同时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总管陕西一路的军政民政——更重要的是,对付近在咫尺、虎视眈眈的西夏。
虽然大败之后,朝廷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论调空前高涨,但范仲淹到延州之后,经过详查敌我情势,很快就确立了以守为攻、防御为主的战略。他给仁宗上书:
听说许多人建议兴兵五路大举进攻西夏,我觉得未可轻举妄动。太宗朝时以精兵良将前往征讨,一番干戈之后都未能收复。现在我方承平日久、精兵良将都不如以往,而一旦贸然举兵深入,举国安危就都在此一举了。所以,希望陛下“缓而图之”。
范仲淹的理由很简单:宋军当时的战斗力,还远不足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大规模的深入歼灭战,而只能面对现实、先着眼于持久的防御战。他到延州发现虽有二万六千军士,但既缺乏训练又军纪散漫。问麾下军官西夏来进攻该如何抵御?他们除了“出兵”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边陲异国不敢造次,只因中国有他这样的猛士
于是范仲淹首先精练士卒。当时规定宋军的部署可以率领万人、钤辖可率五千、都监可率三千。一旦敌军来攻,职位低的军官先出战,接战不利职位高的军官再继续——范仲淹认为这样太机械,注定要吃败仗。他把一万八千人分为六部,选拔六名军官分管麾下三千将士,要求对麾下士兵的了解指挥要做到如臂使指。
除整顿军队之外,范仲淹还严饬军纪:克扣军饷的、冒功领赏的,统统处斩示众。而这一切,西夏人都看在眼里,他们把宋朝的知州称作“老子”,说范仲淹这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
然而仁宗毕竟还是年轻气盛,巴不得今年派遣边将、明年就听到西夏溃败李元昊被俘的喜报。主上好大喜功,逼得臣下也不得不加快进攻的步伐。1041年,当西夏军进攻怀远(今宁夏固原)时,主攻的韩琦派遣大将任福率军一万八千出击。
虽然出征前韩琦一再嘱咐小心为上,但轻敌的任福还是中了西夏人的诱敌深入之计。他被西夏人丢下的牛马骆驼所吸引,孤军深入穷追不舍,终于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陷入西夏军主力的伏击圈,最终又是任福战死、全军覆没的败局。
好水川又一场大败,还是没能打消庙堂之上急于求成的妄念。朝廷准备表面上与西夏罢兵讲和,暗地里却密谋进兵偷袭之计,问范仲淹士卒的勇气如何?说不畏懦便可趁机进兵、一举而建功。
范仲淹上书,劝朝廷不要作不切实际的进兵打算,他说如今“守犹虑患,岂可深入?”正确的对敌策略,是在可筑城寨的要害之地加快筑城进度,派士兵和弓箭手固守。西夏人来得多就坚守,来的少就歼灭。边城若守得固若金汤,不予西夏可乘之机,进击才谈得上有成功的希望。
但在要害之地筑城,又哪有那么容易。
庆州西北的马铺寨,是西夏通往内地的要道。但由于此地地势险要,只有一个小寨子,宋军即使占领了也无法长期守御,所以西夏人虽然派兵提防,但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反正就算宋军拿了去,西夏人也有信心再夺回来。
1042年3月,范仲淹令19岁的长子范纯佑和番将赵明率军进占马铺寨,自己却亲率大军往西夏人的腹地前进,一副大举进攻之势。西夏军正严阵以待,范仲淹却突然发令:在马铺寨就地动工筑城。由于事前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其到位,不仅西夏人蒙在鼓里,就连宋军自己,也不知道携带了筑城工具和筑城材料。仅用十天时间,马铺寨就变成了一座城。
“深在贼腹中”的这座城,让西夏人非常难受,这座要害处的城堡直接断绝了西夏和当地其他民族的往来途径,而这些民族大多是暗中助夏的。西夏人恼怒至极,派遣三万精兵来攻。却发现宋军已经以此城为中心,构建起了堡寨呼应的战略防御体系。
西夏攻城,范仲淹亲率士卒据城坚守;西夏攻城不下,便佯装败退引诱宋军来追,范仲淹不为所动,依旧坚城固守。西夏军无计可施,又怕久待于此被宋军悄悄地断掉后路,所以只有悻悻退兵。
边陲异国不敢造次,只因中国有他这样的猛士
筑城成功的消息传回汴梁,宋仁宗大为叹赏,亲自赐名“大顺”。而当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士子张载,也为此作了一篇辞赋,“深矣如泉,高焉如山。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此后数月,范仲淹又兴修了槐安城、五交城、白豹城、定边城、平戎城、凤川城、甜水堡、安塞堡、业乐城、肃远城、乌仑城等28座城寨,形成捍卫边境的重要屏障。西北孤城,兵革不息,作为一方统帅的范仲淹不能不兴之于怀,于是便有了这一阙《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终宋一朝,几乎再没有第二首边塞诗词能与盛唐边塞诗相提并论。范仲淹以军功而得名当时,却因文采而取誉千秋。
筑城虽重要,但范仲淹更重视人才。他曾作《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以为贤者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座城池。
张载是陕西本地人,一心要投笔从戎为国效力,向范仲淹献上军事策论《边议九条》。但范仲淹与之交谈之后,却发现他在学术上更可能做出大成就来,于是劝他不必更改初心,“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并赠其一本《中庸》,鼓励他将儒学发扬光大。张载后来也果然不负所望,成为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一代大儒。
而对出身普通行伍的狄青,范仲淹却是另一番激励。当时狄青作战勇敢,临阵之际常常披头散发、头戴面具,西夏人视之如恶鬼。范仲淹十分赏识狄青的勇敢,但却赠他以《左传》和《汉书》,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狄青也深知要成就大功绩,绝不是战场上的一己之勇可致。他从此于战斗之余苦读史书兵书,最终以小兵出身当上掌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在扬文抑武的宋代,狄青是绝无仅有的奇迹。而没有范仲淹的赏识激励,也就没有后来的名将狄青。
善于知人察人的范仲淹,提拔后进并非为了自己结党营私,而是希望人才辈出足以保卫社稷苍生。至于他自己的际遇,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从陕西边境被调回汴梁时,他和韩琦曾几度上书求仁宗撤回诏命,理由是经营数年大致已熟悉边情,如今离去则继任者未必能比他们更适合戍边。但此时仁宗的主意已从当初的求战变成了和议,把范仲淹和韩琦调回汴梁,正是对西夏方的示好之举。
范仲淹终于从艰难经营的西北,回到了歌舞升平的汴梁,并且被任命为枢密副使。但之后仁宗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又受牵连,贬官去了邓州(今河南南阳)。
边陲异国不敢造次,只因中国有他这样的猛士
1046年,他的好友滕子京在岳州重修了岳阳楼,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于是五十八岁、始终未登楼的范仲淹,就此留下了一篇传诵千古的名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1052年6月19日,一生尽忠为国、先忧后乐的范仲淹闭上了眼睛。在他之前一千余年,汉高祖刘邦赋《大风歌》,感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有匈奴、宋有西夏,中国的西部边陲从来都不乏异族觊觎,也从来不缺为国戍边的猛士。如今范仲淹远去将近千年,今日之猛士,当更砥砺而奋然前行。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271 字。

转载请注明: 边陲异国不敢造次,只因中国有他这样的猛士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