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阏与城。赵王急忙把大将廉颇、乐乘召来。商量对策。
赵王问道:两位将军,你们说,阏与城还有救吗?两人都说:道路遥远,而且十分险峻,容易被打埋伏,恐怕很难救。赵王听了,不以为然。
赵王又让人把赵奢叫来,再问赵奢能不能救,赵奢回答说:道路遥远险峻,这不可怕,这种情况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撕咬打架,勇敢的那只才能取胜。
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赵王于是下令让赵奢率领赵国军队前去救援阏与城。赵奢这个人好像喜欢偷懒,才离开邯郸三十里就不再前进,他还下令军中说:如有人谈军事,不管是谁一律处死!
秦国军队驻扎在武安城西,列阵大喊,擂鼓助威,向赵国军队挑衅。武安城内房顶上的瓦片都被震动了,赵军中一个军官忍不住提议要进攻秦军,被赵奢立即斩首示众,从此赵军中,再也没人敢请战!
赵奢的军队坚守二十八天不动,反倒增修营垒。秦军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决战,于是派了一个间谍潜入赵军,去了解赵军的真实情况!
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赵奢对军中的人和事都太熟悉了,秦军间谍混进赵军,赵奢早就知道了,只是赵奢故意装作不知,还用好吃好喝招待他。
秦军间谍自认为没有被发觉,回去报告秦军大将,秦军大将高兴地说:援军离开邯郸三十里就再也不动,还增修营垒,阏与城一定不是赵国的了!
赵奢放走间谍以后,下令部队立即卷起盔甲,毫无声息的前进,一天一夜急行军,赶到距离阏与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秦国军队听说后,吓了一跳,但是他们披甲迎敌。
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不怕死的人啥时候都有,赵奢军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不许提出军事建议,但是一个叫许历的军官,说他有打败秦军的方案,赵奢于是让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军会到这里,他们来势盛气凌人。赵将军你一定要集中兵力排出战阵对付,不然你一定败。
赵奢说:好,听你的。
许历说,我违反了军纪,请处死刑。赵奢忙说:且慢,现在大敌当前,处分的事,以后再说!
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许历便再次提出建议说:先占领北山的人必胜,后到的必败。赵奢点头,立即派出一万人前去北山,秦军后到,争夺北山无法攻上。
于是,赵奢指挥全军猛击秦国军队,秦军大败,撤去对阏与城的包围,退兵返回秦国。赵王因此封赵奢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等地位;又任命许历为国尉。
参考《资治通鉴周纪5》
评论
说两个问题。
第一,赵奢为什么要跟廉颇乐乘提出不同的意见?
原因是廉颇乐乘都是老将军了,手里的军功很多,这次秦军包围 阏与城 不见得就很容易能够打下来,再有打不赢的话,以前积累的军功和名声都会受到损伤,得不偿失,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才说不好打。
赵奢之所以说能打退秦军,解除对那座城池的包围,是因为他太需要这份军功开证明自己,只有啃了硬骨头,拿下别人认为不好拿下的业绩,他们才会另眼相看,赵奢是想一炮而红,所以才这么做的,好在他真是个胸有成竹的人,也因为运气好,打了了这次救援战。
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第二,同样的军规为什么先军官提出意见被赵奢说违反军纪被砍了,后军官许历再提意见,赵奢却不杀他?
原因是因为时机不对,先军官提出要跟秦军拼命,这样做固然自己爽了,解气,但是整个赵军会因为他的莽撞而被秦军消灭,得不偿失。
后军官许历提出的意见,虽然也违反军纪,但是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敌人,为自己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赵奢对他很是尊敬,最后不仅没有治罪,反而给他升了官职。
所以说话,做事的时机很重要。
就说这两点,别的暂时不说了。
对这两点,大家怎么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68 字。

转载请注明: 赵奢,一个想一炮而红去啃硬骨头的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