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究竟是什么触动他们,将教育作为毕生事业去坚守,去奋斗?一个大家庭几代人,有的甚至出了十几位教师。这样的家庭里,是什么样的氛围,传承着怎样的家风?

  本报记者在教师节前走访了一些教师世家,他们位不高名不显,各有各的故事,但似乎也有着强烈的共性——深入了解这些家庭会发现,为师之志、为师之道,成为这些家庭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马寒英:五代传承 祖辈期望不敢忘

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图说:马寒英(前排右二)家庭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天下事入手易者,其所得必浅;入手难者,其所得必厚而固”,这是当年马寒英的外高祖父叶潄润鼓励学生“知难而进”的信条,也成为这个将教育事业延续五代的家庭的职业信念。

  上世纪初以来,马寒英家族连续五代共18人从事教育工作。他们中有中共党员、有民主党派,也有普通群众;有大学教授、学校创办者,也有普通一线教师、特殊教育工作者。无论世事变迁,良好的师德师风在马寒英家族世代相传。

  马寒英在上海市金山区健康幼儿园工作,她还记得自己当年准备报考松江师范时,祖父马昌焯教导她:“在校学习要‘自强不息,敏则有功’,要从师范学校学习起就用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她1997年师范毕业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祖母叶雅明说:“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和‘扶持’,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父亲马履冰说:“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马寒英牢记祖辈和父辈的期望与嘱托,24年来始终耕耘在教育工作第一线。

  特殊孩子的成长比普通孩子更为艰难,马寒英全心全意为每一位幼儿、特别是为特殊幼儿服务——为脑瘫儿童按摩、训练,对自闭的孩子重复成百上千的指令,一步步温柔靠近,坚定地相伴、相助,等待着孩子的点滴进步。

   杨立:四代从教 育得桃李满园芳

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图说:杨立(右二)家庭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立家族,走出过十多位教师,他的外公、爸爸、妈妈、姨夫、姑父和哥哥都是教师,他的妻子、长子也都是教师。上世纪80年代,杨家收到了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一块“教师世家”匾额,以表彰这个家族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在所有长辈中,父亲杨炳南对他的影响最大。杨炳南担任过历史名校无锡后宅中心小学校长一职。“父亲一生热爱讲台,告诫我们要多读书、写好字”,杨立因此也喜欢讲台。

  近十年来,杨立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多门课程,共授课超过1000学时,育得桃李满园。他深受父辈家风影响,坚守“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的人生信条,他把这种人生观传播给家人——妻子邹雷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思政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子杨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的医生,也是一名教师,承担着外科学理论教学和临床技能带教。小儿子邹添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

  杨立家中至今挂着一幅父亲手抄的《朱伯庐治家格言》,其中写道:“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清秀工整的小楷,映照着杨家四代人的心路历程。

  翁肇桢:三代接力 基础教育勤耕耘

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图说:翁肇桢(右一)家庭

  翁肇桢是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原校长,在基础教育一线勤奋耕耘了39年。家族熏陶,耳濡目染,让翁肇桢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也是一位优秀的校长。

  翁肇桢的父亲翁绳祖,曾是奉贤区庄行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以“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家训教育子孙后代。他的一家人中,姑母、大哥、大嫂、大姐、二姐、妻子、女儿和侄媳都是教师。除了大姐在北京的小学工作,侄媳是医科大学教师,其余8人都在奉贤从事基础教育。一家三代最多时有12人从教,几十年如一日守着三尺讲坛,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在当知青插队期间,翁肇桢曾当过村小的代课老师,和孩子们相处有一份天然的亲近感。后来,他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正式投身心仪的教育工作岗位,更是牢记翁氏家族的家训,以父亲和大哥大嫂为榜样,当一名称职的优秀的人民教师。“以诚待人,以爱执教;以仁治校,以心换心”是翁肇桢的教育格言。

  榜样的力量在这个家庭传递。现在,教育的接力棒传到了女儿翁柳手上,她毕业后就职于奉贤区汇贤中学,除了任教美术学科,还兼任学校拓展课教研组长,开发开设了30多门学生喜爱的拓展型课程。

  庄启昕:三代育人 多在大学当老师

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图说:庄启昕(后排右二)家庭

  “奉献,教师的品质;认真,教师的态度”,这是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庄启昕教授的座右铭。他自1994年从教以来,获得各种奖项无数,深受学生喜爱。

  庄启昕出身教师世家,一家三代出了7位教师。庄启昕的祖母陈福和,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一生兢兢业业;父亲庄思永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编写专著和讲义6本,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母亲杨蓓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在华东理工大学主讲“医学卫生和急救知识”课程;叔叔庄思聪,是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岳父龚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岳母王文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主讲大学英语,曾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学奖。

  善于以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开展育人工作,热心关爱学生成长,是这个家庭对教育本质跨越时代的坚持。

  冯奇:三代追梦 一生一师一课堂

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图说:冯奇(三排左一)家庭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语学院院长冯奇从教已有44年了。从父母这一辈算起,到儿媳这一代人,加上姑姑、姑父和堂妹,冯奇家族共有15位教师。

  在这个教师大家庭,三代都是教育追梦人,坚守着同一个梦想:一生一师一课堂,一人一业一辈子!他们分别执教于大学、中学、小学,有教授、副教授、讲师、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有博士、硕士和学士,有学校书记、校长、院长、年级组长,有教汉语、外语、数学、物理、材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中国近现代史、美术。每逢家人团聚,话题总离不开学校、教学、读书和学生等。

  父亲冯茂兴有很强的事业心,爱校如爱家,办学成绩斐然;母亲陈玉莲从教38年,一心扑在教学中,坚持在教学中改革创新,是全市有名的教学能手。父母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学生、家长、同事中留下了极佳的口碑。从小耳濡目染师风师德,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冯奇四兄妹的心中播下热爱教育的火种。

  “母亲戴着大红花受表彰的情景我至今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每每回想起来,我心中就会涌现出无比的自豪感。”冯奇说。

  新民晚报记者易蓉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728 字。

转载请注明: 走进申城教育世家|永续家风 谱写教书育人华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