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这种“伪努力”的学习方式害人不浅!

巴菲特:这种“伪努力”的学习方式害人不浅!

巴菲特:这种“伪努力”的学习方式害人不浅!

201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在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举行,大会上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买了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课程,却还是学不好?

巴菲特认为,这个问题除了你付出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有没有真的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效果差,因为你只是在“伪努力”!

一般人在学习上,常常会陷入一些学习的思维误区,这些学习的思维误区,大概有三种。

1.以为消费等于学习

很多人以为花了钱,就觉得自己好像很努力了,买了很多课程、很多书,觉得自已应该收获了很多东西。

但是,消费才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接下来做了什么?

每一个课程你是否有仔细听完?听完之后有没有实作?有没有深入研究?你有没有每天坚持的学习?

很多人可能常常买了某些课程之后,三天两头就拖延一下,或是根本没去上课,这样当然不会进步。

知识付费,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有花心思在这些知识上。

2.以为知道等于知识

这第二个学习的思维误区,就是以为知道就等于收获了知识。

很多人以为自己知道了某些东西之后,就以为获得了知识。其实不是,任何你派不上用场的知识,都是无用的知识。

你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你知道某个资讯,但你完全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派上用场,当你看到有人去用了这些知识之后,你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在这个地方。

也就是说,你知道某个资讯,跟你实际派上用场,这中间,还有一段距离。而很多人以为自己收获了某些知识,其实他们只是知道而已,但是还无法实际用在自己的生活里。

这就是第二个学习的思维误区:以为知道就是知识。

巴菲特给了这种现象一个建议,他说,我们要学会把知识进行迁移、连结、总结、输出,当你发现这些讯息结成了块,才算完成从资讯到知识的转变。

知道某个东西,代表你收获了资讯,但从资讯要变成知识,这个过程,才叫做“学习”。

3.以为花时间就算学习了

第三个学习的思维误区,就是以为自己花时间在上面了,就算是自己学习了。

其实,有效率的学习跟没效率的学习,这差别是很大的。

一个人要有老师教导或有人督促才阅读,这叫“被动的学习”。一个人愿意自己找书来看,这叫“主动的学习”。

我们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有所启发、增加自己的“理解力”。而一个人所增加的理解力,与自己是否“主动学习”,呈现正相关。

学习是一种活动,既然是活动,就一定有主动投入的活力,完全被动,就学习不了。同样是看同一本书的两个人,收获却可能天差地别,原因就在于主动投入的程度。

知道某件事发生了,这叫“吸收资讯”;但想要被启发,就要去理解、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当你比另一个人更主动一些,你在学习上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也更多一些。

要提升学习的效率,就必须主动学习,主动学习跟被动学习,差别是非常大的。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买了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课程,却还是学不好?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常常陷入上面提到的这三个学习的思维误区,而自己不知道。

这三个思维误区,我们可以总结为一种“伪努力”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以为自己花时间、花钱了,就代表有收获到东西了。

其实,花时间、花钱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主动学习了?你是否真的有花心思在学习这件事上面?

要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就必须提升自己主动学习的程度;你的所学多寡,与你的主动投入程度,呈现正相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61 字。

转载请注明: 巴菲特:这种“伪努力”的学习方式害人不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