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近期对一批中职违规招生行为彻查严处,通报了8起违规违纪典型案例,涉及部分中职学校、初中生源学校和社会中介招生贩子相互勾连的问题,并取消了相关学校跨市州招生计划。(7月15日《半月谈》)
中职违规招生乱象让人触目惊心。湖南通报的这几起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还只是中职违规招生乱象的冰山一角,民办中职院校招生乱象早已是“病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招生贩子”全面渗透,通过多种渠道违规招生,如有的会在学校门口蹲守孩子,忽悠孩子,以免费参观,餐费全免来诱惑孩子,当把孩子拉到学校之后,就想尽办法让孩子交纳“学位预订金”,初三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在这些老道、狡猾的“招生贩子”面前,就如“羊入虎口”。
另外,一些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与招生贩子串通一气,买卖生源,老师从中获得了好处费,而且“人头”往往不菲,比如有业内人士透露:“一名三年制中专生,最高开到2.6万元,一名五年制中专大专连读生,价格已开到6万元。”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老师为这些招生难的民办中职“站台”,卖力推销。老师沦为招生贩子的“招生工具”,由此带来的恶果将更为可怕,因为学生及家长比较容易听从老师的“建议”,选择特定民办中职就读。
这对学生往往造成双重伤害。一方面,学生被忽悠到这些名不符实的学校读书,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甚至可能误他们终生。另一方面,在丰厚利益回报的刺激下,一些初三老师可能会故意降低教学质量,当差生越多,选择民办中职就读的人就可能更多,这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对整个教育生态会带来恶劣影响,在无形中严重损害学生的受教育权。
中职违规招生乱象针对的主要是农村学生,农村孩子本就是弱势群体,在中职违规招生的层层盘剥之下,他们通过读书、通过学一门手艺改变命运的计划,就会较难实现。亟待斩断民办中职院校招生乱象背后的灰色利益链,不能让农村生源成了不法分子们围猎的“肥肉”,榨取的“财源”。
对此,要能标本兼治、打防结合。一方面,要能提高违规招生相关方的违规成本,要加大对违规招生的打击力度,对于教师参与违规招生,也要严查、严惩。另一方面,要遏制违规招生乱象,还要规范招生制度,要督促各地建立健全统一的招生录取平台,严格规范中职学校的招生信息发布、录取管理、学籍管理等。
还要看到,民办中职违规招生现象严重,也是在民办中职“招生难”之下衍生的恶性竞争。所以,要能从根本上化解民办中职“招生难”,就要帮助民办职业教育走出发展困境,民办职业教育有了出路,就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民办中职招生成了“黑心买卖”。当然,发展困境不是恶性竞争的借口,民办中职违规招生乱象,侵犯了底线,对教育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严重侵犯了广大学生合法权益,对此要彻底斩断中职招生乱象背后的“暗黑通道”。
文/戴先任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