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俞丽拿,
大家都会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她是功成名就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也是《梁祝》最早与最权威演奏者。
从1962年大学毕业就留校从教
俞丽拿仍坚守在上音的教学第一线
然而,一场疫情彻底改变了
她早已习惯的教学方式
年迈80的她如何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
海上畅谈特别呈现
“新时代她对话”
徐汇慧女神汇精彩暨科妍文化沙龙
让这位“宝藏女性”告诉你~
▼ 点击下图收听完整音频
疫情让我尝试了许多不可能
期待更好的音乐教学直播软件
从2月份开始,我就开始上网课了。那时,学生都关在家里,没有返校。但停课不停学,我就在5平方米的教师宿舍里,在床上摆个折板桌,手机架着上网课。
我对上网课,真是又爱又恨。首先要找到合适的软件。一开始,我们用微信,但动作和声音有延迟,更麻烦的是,凡是拉到高音就没声儿了。但是,音乐课最讲究动作、声音、功法,对不对?
微信行不通,又换成腾讯云。建了个房间,加了所有学生账号上课。但这软件一直有各种更新、升级、维护。没一会儿,我手机就不适配了。那时真是急死了,马上到上课时间了,上不去怎么办?
最后我找到一个工具包,安装之后才进到房间。昨天又进不去了,我弄到晚上12点都没睡。最后,换了钉钉,再建群,邀请所有学生,今天早上上课才能如期进行。所以对这东西,真的不能要求到很完美。
我希望市场上出现一款专门为了音乐教学开发的直播软件,在这里请大家帮帮忙。
除了教学,还有学生的演奏会、毕业考、招生复试、初试......等其它任务。这些都是多少年的秩序了,不能因为疫情就被打乱。索性,我们一一克服了困难。
比如演奏会,除了学生清拉小提琴,还需要老师的钢琴伴奏。但疫情期间,老师和学生是不能见面的,我们就试着在网上合伴奏。因为有延迟很难合,所以只能靠钢琴伴奏带,这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需要小提琴手配合钢琴,而不是钢琴配合小提琴。
因为网络,也出现了不少之前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云考试,我们是让学生录视频给我们。有的学生谱子背不出来,就把谱架摆在镜头画面外偷看。最妙的是,有时候还能看到别人帮他翻谱的影子入镜。还有一些学生,力求完美,录了好几遍,再把弹的最好的几个片段剪接在一起,结果视频里好几次画面跳帧,哭笑不得。
针对这些,我们定了规定,演奏一遍过,不能看谱,不能剪辑,合伴奏带......力求评分公平。
我们搞艺术的人和搞科研的人都是一样的,认准一件事,坚持把它做到最好。
1960年,我才20岁,通过文化部的选拔,代表国家到德国柏林参加弦乐四重奏比赛。而这个时候,我们国家都还没有弦乐四重奏。
五个月时间准备所有比赛曲目,最后靠背谱直接上场。像当时的体育运动员一样,都是为国争光才上去。虽然拿了第四名,但回来的路上,带队队长说了一句话,你们回去可不要散了。你们散了的话,中国还是没有弦乐四重奏。
就为了这句话,为了让中国要有弦乐四重奏这个理想,我们坚持了30年。用教学之余全部的业余时间,自费出去演出、教学,一直到我们的学生在国际上拿了奖,一直出现年轻一代的四重奏演奏家,才觉得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我从头到尾都围着一把小提琴生活。怎样让中国人喜欢小提琴,怎样有弦乐四重奏,怎样成为一个好老师......这个过程当中,伴随着我的结婚生子。
如今,我80岁,身体和家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先生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发起脾气简直不受控制。为了兼顾事业和家庭,我招了个全职保姆,还得力尽所能请她留下去。这样我才能继续我的教学工作。
但即使这样,你们看到我永远都是开开心心的。毕竟对于我们年纪大的人来说,精神最要紧,精神垮了什么就都垮了,精神提了你做不到的事情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