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西域王子,投唐后成为双枪将,单挑斩杀敌军大将,被封郡王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这一年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四个年头,虽然叛军方面出现了内讧,大圣燕王史思明杀掉了大燕皇帝安庆绪,自立为帝。但李唐王朝的平叛脚步也是举步维艰,先是相州之战,六十万唐军因为指挥无方,一败涂地;紧接着在前线跟叛军作战的行营元帅郭子仪,遭到宦官鱼朝恩的恶语中伤,从前线被调回京师,剥夺军权。
唐军因此士气大沮,接连打了几个败仗,史思明的叛军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东都洛阳。代替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兼领朔方节度使的李光弼,权衡利弊,认为自己兵马太少,防御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实在是捉襟见肘,不是叛军的对手,便下令东都洛阳官吏百姓迅速撤出洛阳避难。
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史思明带兵攻入洛阳城内,东都洛阳刚光复两年,再次失陷敌手,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史思明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安禄山
而李光弼在撤兵时,坚壁清野,没有给史思明留下一点能够使用的物资。反而将铁、油料、粮秣等物资运往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准备依托城防据守,此时李光弼麾下的兵马不过两万人,如果跟叛军在平原上硬碰硬,恐怕不是史思明渔阳骑兵的对手。
史思明拿下洛阳后,又横扫郑州、滑州等城,欺负李光弼人少,便驻军于白马寺南,并在河阳城南边空地修筑月城,跟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唐朝将军
史思明多次派出兵马前去攻城,但李光弼坚守不出,叛军徒增伤亡。于是史思明派出麾下的骁将刘龙仙,到河阳城下挑战骂阵。刘龙仙是叛军中的勇将,骁勇善战。一向轻视唐军的他,带领五千铁骑来到河阳城下,为了逼李光弼出城,刘龙仙出口不逊,问候李光弼的先人。因为仗着自己人多势众,刘龙仙竟然刀入鞘、箭入壶、弓入韬,把右腿放在马鬣上,怡然自得的大骂李光弼。
李光弼
在城楼上巡防的李光弼,自思刘龙仙的辱骂,会影响军心,于是回头对部下们说道:“你们哪个能替我将敌将的人头取来?” 朔方军大将、官拜兵马使的铁勒族人仆固怀恩请命出战,但李光弼认为这种小事不应该让仆固怀恩这种高级将官,以身犯险。
唐代将军
从低级将官中,走出一名青年军官,这个人便是白孝德。白孝德是西域胡人,龟兹王族白氏后裔,其父是龟兹王白莫苾,其兄白孝节在父亲去世后,继承王位。而白孝德从小便生长在龟兹,受到当地唐军驻军的影响。唐风尚武,而且兼容并包,只要愿为李唐效力,不问出身民族,均被接纳。白孝德自幼习武,擅长骑射,马上擅长使用双枪,勇冠三军,在唐军服役,并跟随唐军南征北战。
唐代骑兵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从各处调兵平乱,安西大都护府长史李栖筠从军中挑选七千精骑,入关勤王,白孝德也在其中,并成为蕃将仆固怀恩的部下,因为跟随郭子仪克复两京,白孝德因军功升为裨将。
李光弼询问白孝德,需要带多少人马。而白孝德坚持自己一人出战,但李光弼想到敌军有五千精兵,怕白孝德不能全身而退,于是一再坚持让白孝德带人做帮手。白孝德只带五十名骑兵当后援,开城门,直取刘龙仙。
唐代骑兵
白孝德渡河后,手持双枪直奔刘龙仙而来。刘龙仙看到白孝德单枪匹马,没把他放在眼里,等到白孝德到了近前的时候,才准备迎战。而此时白孝德却神秘兮兮的对刘龙仙招手,没有单挑的意思。刘龙仙以为是李光弼让他来下书,便没有拔出武器迎战。
双枪将并非董平一人
而白孝德直到距离刘龙仙十步之内,才开口说话,并问刘龙仙是否认识本将。刘龙仙破口大骂,白孝德突然大声疾呼,挺枪发难。刘龙仙猝不及防,只能策马狂奔,向本队跑去,白孝德紧随其后。刘龙仙骂战半天,人困马乏,速度不及白孝德,被一枪挑于马下,白孝德复上一刀斩落刘龙仙的首级。
唐代将军
刘龙仙麾下的五千骑兵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自己的主将就被唐将单骑斩杀,又眼睁睁的看着白孝德带着刘龙仙的首级扬长而去。气急败坏的史思明下令攻城,却被唐军箭矢挡了回去。史思明为取河阳,多次施计,却被李光弼见招拆招。
还原的唐代士兵
而那位白孝德,也在之后的平叛战事中屡立战功,先是被擢升为都知兵马使,后来一路高升成为镇西、北庭行营的节度使。再后来进入朝廷担任吏部尚书,封爵昌化郡王。白孝德66岁去世时,被唐德宗追赠太子太保,荣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