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燕云十六州(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自唐代以来燕云十六州就反复易手多次,大大小小的政权因它发生战争,同时也有许多历史事件由它作为引线,或者以它来收场。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在某一时期,燕云十六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就是险要之地,是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从地势上说,燕云十六州北高南低,横垮太行山山脉和燕山山脉,桑干河,拒马河两条河流流淌其中。这些天然的防线对于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骑兵来说是天然阻碍,除此之外,长城也在十六州境内,要知道中原政权修建长城就是为了阻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对维护中原王朝的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燕云十六州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关口,是北方民族到达中原的必经之路,北方游牧民族多是骑兵,而中原王朝则骑兵不是很墙(个别王朝除外)。所以燕云十六州是一个良好的防御阵地。
如果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就相当于把中原大地直接暴露给了北方的敌人,北方的游牧民族经过燕云十六州可以一直打到黄河,甚至直接打到长江流域,严重威胁到了中原政权。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得要骑兵。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
燕云十六州是进入中原的便道,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交通运输也是不便,而北方游牧民族运输能力比中原差,一旦与中原政权爆发战争,如果战线过长兵力跟不上,那么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政权面前就处于被动局面。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而如果有了燕云十六州作为后方补给地以及缓冲地带,则可以节省运输兵力以及粮草的时间。因此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它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
后汉刘氏政权没有收复的欲望,而到了后周世宗时期,世宗想要收复燕云失地却英年早逝。到了宋朝,宋初两位君主都有收复此地的想法,为此太宗赵炅发动了两次北伐,可惜都是失败,自己腿上还挨了一箭,之后的君主都没有收复的雄心与欲望,直至南宋灭亡也没有被收复。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纵观有宋一朝从来没有掌管过这一地区,辽兵通过此地,凭借骑兵优势可以轻松突破防线,打到黄河边,直接威胁国都汴梁,北宋朝的统治者们为此非常担忧。
除了军事上的优势,燕云十六州在经济上,也有极大帮助。燕云十六州所处的纬度,温暖湿润,降水充足,适合农业发展。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区。这里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条件都不差。即便北宋时,江南地区逐渐发达。但是燕云十六州的实力,依然位居全国前列。
仅燕京析津府一地,户口数量就达三十万。辽国契丹得到燕云十六州后,实力大增。他们的兵源、财政赋税,基本都要靠燕云十六州的支持。
南宋灭亡后,少数民族元朝入住中原,但是元朝没有很好地实施汉化措施,因此很快就灭亡了,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建立汉人最后一个政权大明。公元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在稳定新建立的政权之后,派徐达,常遇春等人收复了元大都。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当他们进入元大都的时候,失去四百多年的燕云失地再次被中原政权所掌握,有利地维护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后来朱棣把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以天子守国门的姿态去守住燕云之地。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宋朝是最能体会到的。而且,北宋后来的体制、国策,乃至最后的结局,都受到燕云十六州在他国手中带来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12 字。

转载请注明: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后晋以后为什么历代都以收复燕云失地为目标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