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城市报
劳动课将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独立课程!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截图来自教育部官网。
什么是“劳动课程”?《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任务群中的项目实践情况单节排课或2—3课时连排。
《课程标准》中提到,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截图来自教育部官网。
教育部教材局田慧生局长表示,本次课程方案的修订,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此外,课程标准修订方面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1—2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比如在烹饪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课程标准》还提出,劳动周设置建议。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并且劳动周与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不能相互替代。
同时强调,劳动周要注重劳动内容的衔接。按照学生知识、技术能力的已有基础和发展进阶设置劳动任务。从1—2年级开始,劳动内容难度按照“简单—复杂—综合”逐渐提高。
■来源综合:教育部官网、新华网、澎湃新闻
■朱俐娜整理